培训现场,学员们认真观摩学习。
恩平红十字会培训活动得到各镇(街)大力支持。
生命是宝贵的,但同时也是脆弱的,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为生命保驾护航。应急救护是一门充满大爱且极具使命感的课程,学习、推广应急救护知识,是每个市民的责任,也是“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体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恩平市红十字会根据党委政府加快民生实事工作要求,今年10月20日起分别在恩平全市11个镇(街)举办初级救护员培训班,增强基层干部在面对突发事故时的自救、互救技能,普及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提升干部群众在事故现场及时正确地进行院前急救、保障生命的能力,共培训红十字合格急救员500多人。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吴健争
举办专业培训
提升基层急救技能
培训班由恩平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授课,培训内容丰富多彩。为了增强培训效果,培训班用了专门的急救培训书籍和材料,有助于参训人员尽快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分为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在理论讲授过程中,授课老师用生动鲜活的实例与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员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术,创伤四项(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气道异物梗阻、烫(烧)伤等日常生活中会碰到的突发情况的处理。这些贴近生活的急救知识让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实践操作中,学员们认真、反复练习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及技巧。对于一些不易掌握的操作,老师还进行一对一指导,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够掌握每个步骤的动作要领。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还邀请学员上台互动,演示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环节,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那吉镇党政办工作人员吴炎田参加急救培训后,掌握了心肺复苏的技巧,“很多细节和动作是之前不清楚的,如果不专门学习,真的不懂其具体的要求。希望红十字会以后多举办此类活动,最好将活动送到学校、社区,让更多人学习这些有用的技能。”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54万人死于心搏骤停,其中80%的心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目前,我国院外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不足4.5%,而发达国家可达47.5%,这种情况亟待改善。
培训过程中,恩平市红十字会按照“先骨干、后普及”的方法开展“红十字+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经培训合格后的红十字救护师资成为应急救护工作的骨干,负责救护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如横陂镇组织该项培训的工作人员何机玲,她在之前便接受了专门的急救培训,她告诉记者,希望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职工防范风险意识和面对突发灾害、意外事件等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从而减少伤亡。据悉,在培训中通过考核的学员,成功取得了红十字初级救护员证。
多部门联动
增强培训实效
本次培训班得到各镇(街)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以及大力支持,各镇(街)精心组织部署,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亲自带头全程认真学习,并通过考核取得了红十字初级救护员证。
参与本次培训的横陂镇副镇长吴番求表示,本次急救培训十分实用,向全镇群众普及了急救知识、实操方法,“我听说前不久,恩平一家酒楼发生了一起市民被食物呛到的事故,现场有人用海姆立克救急法成功施救。村民学习急救法,有助于在意外事故发生时,更好把握抢救的黄金时间。”据了解,横陂镇组织了该镇有关部门、村(居)及学校的人员到场学习。
恩平市红十字会除了在乡镇开展急救员培训以外,近日还到恩平市曦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及华新水泥(恩平)有限公司、爱必侬(恩平)泉林酒店、中石化恩平公司、友邦保险恩平公司等企业开展了红十字初级救护员培训班,为促进恩平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近年来,恩平市红十字会多次组织开展红十字急救员培训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急救知识的有效普及,初步建立了一支急救员队伍。随着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各镇(街)、部门都充分认识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提高市民自救互救能力,促进安全生产,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确保“红十字+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项目有序开展。
此外,恩平市红十字会还制定全市“红十字+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实施方案,实行目标管理,加强与应急管理、交通运输、财政、公安、教育、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广新旅体、国资委、总工会、妇联、义工联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统筹协调恩平全市救护培训师资队伍的培训、管理,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校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恩平市红十字会坚持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将应急救护培训与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居家安全、职业培训、义工培训结合,建立保障应急救护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为确保培训质量,恩平市红十字会严格按照“四统一”(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考核发证)的要求,加强对“红十字+救在身边”应急救护培训公益项目的检查和指导,保证项目的实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