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恩城街道人民享受的社会服务及生活环境得到质的提升。 王健鹏 摄
恩城街道送戏进社区,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传颂了革命精神。
湾区风起,锦江潮涌;魅力恩城,扬帆启航。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形势,恩城街道上下同心同德,奋发进取,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这场硬仗,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重点聚焦“五个建设”,打造“五个发展新优势”,在恩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示范城市中彰显更大作为。
文/图 周晓营
徐泳恒(署名除外)
聚焦“党建堡垒” 建设
A 发展新优势
打造党建引领
恩城街道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坚定不移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恩城街道党工委荣获“2019年江门市先进党组织”称号。
思想引领“浓氛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街道党校及村(社区)教学点、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活动室等为主阵地,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宣讲活动,连续三年开展党员大轮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一批重点工作和民生工程在主题教育期间落地推进、取得实效。
品牌引领“立标杆”。丰富社区“大党委”内涵,实现从“党建活动”向“精细服务”和“菜单式”服务的转变,10个社区“大党委”累计开展党建服务活动200多场次,惠及群众2万多人次,这一案例在恩平市基层党建优秀案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同时,开展江门市“三个三”基层党建品牌示范工程创建工作,获评江门市基层党建示范镇(街),恩城街道锦岗村、米仓村、石联村、石青村、小岛社区和新塘社区被评为江门市基层党建示范村(社区)。其中,新塘社区“党建引领作‘导航仪’,开创党群共治社区新路径”城市党建案例登上人民网。
制度引领“促提升”。在江门地区率先开展村级干部“一人一档”工作,落实“一村(社区)一组织员”工作机制。推行社区“十个十”民生微实事工程。统筹党员红色力量参与基层自治,在全街道村级党组织推广复制锦岗村“党员带头设岗定责”项目,彰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成效。
B 聚焦“城市经济”建设
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立足城市核心区功能定位,推动城市品质提升、产业提级,是恩城街道始终不变的追求。
以提质扩容为重点,打造新格局。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用好用活恩平大道周边土地资源,推进港华陶瓷厂“三旧”改造项目。加快推进朝阳路一带征地工作,盘活鳌峰名苑后侧片区。完善“四好农村路”县道X831线恩城茶坑牛皮仔至良西那湾段建设,打造样板示范路。加快完善恩平新汽车客运站片区的配套建设,配合做好恩平大道东线、御锦珑湾至绵湖大桥桥头道路规划,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道路环境,推动一河两岸景观升级改造。用“绣花功夫”做好城市微改造,抓好老城区品质提升,让旧街区焕发新活力。
以重点项目为支撑,推动发展大提速。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健康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聚焦智能装备、演艺装备、小家电、新材料等领域实施精准招商。抓好碧桂园世纪城、嘉宝新城等商住项目和恒威汽车动力转向器、鸿安建材、奥美电子、金丰织染等工业项目建设,推动投产达效。努力突破发展空间局限问题,用好“工改工”政策,盘活闲置用地、低效用地,支持现有企业升级改造,实行零用地增资扩产,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城市商业综合体,鼓励御景湾等大型综合体举办美食节、夜间集市等商业促销活动,全面提升消费活力。
以营商环境为抓手,推动服务提效能。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服务企业机制,深入开展“暖企业、促投资”行动,当好企业“娘家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到疫情防控、保障生产“两不误”,为企业提供畅通的融资渠道,落实减租政策,缓解企业资金难题。
C 聚焦“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优势
恩城街道牢牢抓住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方面,突出抓好产业振兴。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积极扶持簕菜、牛大力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大力支持发展综合种养、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加强对恩平簕菜文化创意园的规划引导和培育,打造“三产融合”生态自然教育体验式基地。盘活乡村资源,利用塘劳、禄平村片区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占地8.5平方公里的农业生态创业园,多措并举发展全域旅游。
另一方面,突出抓好环境提质。打造了桄榔一村、乐安村、新安村、沙片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奖补机制,撬动社会资金300多万元参与乡村建设。以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为抓手,累计完成整治1848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保洁长效机制得到完善,乡村振兴成果不断扩展延伸。积极推进“厕所革命”,94座农村公厕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37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85个自然村农村雨污分流整治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对辖区540公里的渠道进行加固防护、清淤疏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牢基础。
D 聚焦“优美生态”建设
打造可持续发展新优势
恩城街道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让恩城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
深入推行河长制,实施重点河流治污工程。中南活禽批发市场污水处理池升级改造工程投入运行,猪肉湖河截污工程和牛庙河(六湾河)截污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完成排污口截污整治17个,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开展企业环保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加强网格化监管、常态化巡查,保持“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开展腾飞街片区餐饮行业油烟治理和南堤东路南片区室外经营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E 聚焦“幸福民生”建设
打造和谐稳定
发展新优势
民生改善,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务必念兹在兹、常抓不懈。恩城街道把推动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
推动精准脱贫,措施更“暖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个,“造血”机能不断增强。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154户城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八有”退出标准,脱贫成效持续巩固。落实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帮助13户家庭实施危房改造,让群众住上“安心房”。
办好民生实事,服务更“走心”。推动宜居社区建设,完成西门新村综合升级改造。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效,积极探索城乡接合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保洁长效机制。在中心城区清理闲置地块256块,大部分改造为临时停车场,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题。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契机,将新塘社区、西门社区打造成江门市“双联动”试点,提升服务市民的水平。
优化社会治理,群众更“安心”。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法治建设“四级同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10个“枫桥式”社区警务室,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开展“五大攻坚行动”为主线,在打击整治上聚焦发力、显现成效。抓好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和餐饮业食品安全提升工程,让人民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潮涌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回望过去,恩城街道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展望未来,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恩城人将把握机遇、日夜兼程,为恩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示范城市的壮丽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