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造水稻正式进入收获期。
进入7月以来,恩平市牛江镇逐渐进入农忙时节,今年早造水稻正式进入收获期。
记者了解到,今年是恩平市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年建设的最后一年,也正是产业园发挥效能、推动“恩平大米”全面升级发展的重要一年。在产业园的带动之下,今年恩平市早造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加工效能也比往年有所提升。
文/图 周晓营
扎实打好基础 实现多元化发展
在牛江圩镇,恩平市丰江农业有限公司新建的大米加工厂区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所有主体工程,正好赶在早造水稻收割前正式投入使用。
恩平市丰江农业有限公司是恩平市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实施主体之一,前身是恩平市丰江农业专业合作社,该社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马铃薯市场的发展,从最初的种植发展到现在成为本土马铃薯龙头供销商。
恩平市的马铃薯享誉内外,在广东省内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在恩平市,也只有冬种生产才适宜马铃薯种植,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高端农产品的市场输出,丰江农业被列入恩平市丝苗米产业园后,也开始扩展农产品种类,往高端富硒米、有机米方向进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扶持之下,该公司投入资金建设面积7000平方米的加工厂房以及6000立方米库容的冷库、面积1000平方米的机库,并购置了128套农业生产装备。其中,大中型轮式拖拉机3台、联合收获机3台、插秧机3台、植保无人机2台、6台120吨的谷物烘干机和一条日产能60吨大米生产线。2020年,该公司为恩平市农业行业提供了约666.67公顷(10000亩)的社会化服务,其中包括水稻种植技术输出、农机器械和田间飞防服务。目前,该公司合作社员发展至174人,并辐射带动超过300户农户发展种植水稻及马铃薯,助力恩平市增强农业综合实力。
“我们的大米生产线从这个月开始正式上线,这意味着我们在农业服务和农业领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该公司负责人冯健华给记者介绍,在恩平本地,拥有6000立方米库容的冷库是他们最大的市场竞争力。在冷库技术的支持下,他们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存谷种;另一方面,他们还可以利用冷库调动和吸引更多外地的农业货源进入,从而达到在恩平及周边地区实现“季节差异”分销产品。“有足够的冷库储存可以更好地保存我们农产品的品质,例如当下我们水稻正在收割,存放在冷库和在普通厂房存储,温度的不同会对大米的品质有影响。”他说。
冯健华还介绍,在恩平市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及牛江镇富硒小镇等诸多平台及地方自然优势的“助攻”下,许多大城市的优质公司主动找上门寻求合作。“我们这边有稳定的货源和品控,还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度,年内我们会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大米高端品牌,专供大城市。”当前,冯健华对公司即将推出的大米品牌有了初步的形象搭建,包括重新设计卡通农民商标,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全新的真空包装和礼盒包装,以牛江镇富硒小镇以及原生态有机种植为卖点,高起点做大做强恩平大米。
全面升级品牌
助力农民增收
据了解,恩平市今年早造水稻种植面积13580 公顷(20.37万亩),其中,恩平市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面积比重超过50%,面积达7000公顷(10.5万亩)。预计水稻产量将达到3.7万吨,分别占全恩平市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约27%和30%;产业园内丝苗米产业总产值达8亿元,占产业园农业总产值76.2%。其中,一产产值2亿元,二产产值5.2亿元,三产产值0.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二产)与农业总产值(一产)比例达到2.6:1。
当前,该产业园内已入驻本地农业龙头企业16家,地市级以上以大米仓储加工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按照我们产业园建设配套,能实现大米年加工预计在10万吨左右,大米加工转化率100%,形成了8亿元产值的水稻种植加工全产业链。产业园还有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将成为产业园建设的主力军。”恩平市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广东丰穗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国良说。
当前,该产业园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约6413.3公顷(9.62万亩),农机总动力超过16万千瓦时,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3%,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正稳步提高。产业园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以镇农技站为主,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性主体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其中,镇级农技推广站共有科技推广服务人员25人,积极推动农技推广信息化、农技推广联盟和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基层农技人员进入合作社、龙头企业和专业服务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产业园富硒稻米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此外,在产业园的资源统一整合和优化下,该产业园的“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比重达到40%。其中,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有机农产品11个、绿色食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23个。
该产业园还通过“企业(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社会化服务增收带动模式,将企业、合作社、大户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前者负责产前投资、产中技术和产后销售等高风险环节,农户负责生产管理,确保群众发展产业“零风险”,带动农户致富增收。
其中,恩平市沙湖镇合源粮食加工厂成立了“恩平市合利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走“加工厂+合作社+农户”一体化经营模式,承包约3.3公顷(50亩)水田种植优质水稻,带动周边526户农户科学种植优质水稻100公顷(1500亩),户均增收3030元。
恩平市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社会综合服务、模式化管理、市场和资源整合以及创品牌等方式有效实现了恩平丝苗米产品的增值,其实施主体还以“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流转”“吸纳就业”等模式带动超过5000户农户从事丝苗米产业,种植丝苗米已成为产业园区域内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巩固脱贫不返贫。产业园内农民人均收入达19876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