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S276线沿线30多公里的道路装上路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恩平市大田镇人大始终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以学史力行强化时代担当,紧盯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文/图 吴健争 张雪瑶
推动老大难问题解决 偏远老区村道实现硬底化
大田镇朗北村委会是革命老区,基础设施较为薄弱,5条自然村村道因未实现道路硬底化,坑坑洼洼,雨天泥泞难行,晴天沙尘滚滚,对群众出行造成极大不便。其中,教子山自然村,常住人口640多人,由于村内道路未纳入行政规划建设,村民各自在门前空地进行了硬底化,导致道路高低不一,车辆通行不便,群众意见很大。湖岗自然村常住人口140多人,村内道路未进行硬底化,村民出行“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多次向村、镇两级政府反映情况。大田镇早已谋划建设朗北村村道,然而由于财政紧张,筹集资金困难,项目迟迟未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田镇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学党史、讲党史、提建议、勤履职”活动,发动代表从群众身边的困难着手,积极履职,提出建议。
江门市人大代表张彧、镇人大代表梁添浓等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为群众发声,提出了“关于大田镇革命老区朗北村委会村内道路进行硬底化的建议”。该镇人大办第一时间将代表建议转交镇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同时,张彧将该项目以建议形式向江门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并被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列入首批民生“微实事”项目。
大田镇有关部门实地察看了朗北村委会的集凤岗、教子山、湖岗、下信、玄山五条自然村的村道情况,并召开专题研究会议,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项目建设作出了部署和安排。江门市人大常委会也多次过问并进行督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终于,总投入70多万元(其中江门支持资金50多万元)的朗北村委会5条自然村村道开工建设,捣制道路总长806米,受惠群众170多户、640多人。目前项目已完成建设。从代表提出建议到项目完成,仅仅用时一个多月。
项目完成后,教子山村村民梁景湛专程到朗北村委会,对村干部说:“感谢党委政府,帮我们解决了村中的老大难问题。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以来,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扎实履职办实事
30多公里道路亮灯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大田镇人大代表积极履行职责,从群众身边的“微实事”着手,积极建言献策,包括推进省道S276线路灯建设、开展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驻地旧址(励英学校)及周边环境整顿提升工程等。省道S276线是沈海高速恩城出口通往大田山泉湾、锦江温泉两个温泉景点的主通道。长期以来,沿线路灯缺乏维护、维修,长期不亮,市民、游客夜间进出景区甚为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大田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联系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推动路灯项目的落实。在恩平市委的高度重视下,项目获得优先实施,S276线沿线30多公里的道路亮灯。经常到山泉湾温泉游泳的谭女士表示,终于不用“摸黑”到大田游泳了。
励英学校位于大田镇朗底圩,是恩平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是政府部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教育部门开展研学活动的主阵地。励英学校属于砖墙木瓦结构,长期缺乏保养,环境较差。大田镇各级人大代表了解情况后,积极推动励英学校及周边环境整顿提升项目迅速落实,开展加固、防水、修缮等工程,并重新布展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史、恩平革命斗争史等珍贵历史资料。
此外,大田镇人大推动落实多项重要的民生项目,如圩镇及村道硬底化建设、革命老区改水工程、旱厕拆除、锦江碧道及配套设施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