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 村道升级改造后,更好地串联起恩平市蓝田村与阳江市北桂村的优势资源,促进两地旅游产业发展。
改造前
一望无际的红树林、鲜美营养的青蟹,这是许多人眼里的横陂镇蓝田村。如今,蓝田村又多了一个新的“形象代表”——贯穿恩平、阳江两市的村道,打通区域交通瓶颈,实现两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
据悉,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进一步强化履职担当,横陂镇各级人大努力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深入基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和高度关注的烦心事,推动村道C327线蓝田桥至阳江北桂路段路面硬底化工程顺利完工,助力铺平文旅产业发展之路,推动乡村振兴。
升级村道
解决两地群众出行难问题
据了解,蓝田村毗邻北桂村,两地经济生活联系密切,居民往来频繁。两地之间的交流主要靠长约4公里的村道C327线。然而,该道路是一段泥泞不堪的山路,不能满足现代交通需求。
“道路通行条件欠佳,严重影响了两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安全,居民要求实施硬底化工程解决出行难的呼声十分强烈。此外,升级道路也有助于蓝田村的文旅产业发展。”横陂镇人大代表张卫文说。
群众有所呼,代表有所应。为有效解决两地群众出行难问题,横陂镇多名人大代表在认真听取村民意见和实地调研后,与有关部门沟通,使村道C327蓝田桥至北桂路段路面硬底化工程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推动该工程被列入2021年省级“四好农村路”建设储备项目库。工程于今年4月13日动工,7月上旬完工,总投资约394.62万元,建设总长度达3.71公里。
日前,人大代表们乘车来到蓝田村蓝田桥前,视察已经完工的项目,只见一条平坦宽阔的道路映入眼帘,径直通往远处。这是代表们履职尽责的成果,也是代表们践行初心使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实践。
串联两地优势资源
推动旅游业更好发展
阳江与蓝田村仅一山之隔,阳江市阳东县新洲镇知名的皇族村——北桂村就在山的另一边,该村落是南宋皇族后代所建。据史料记载,元朝初期,宋朝的皇族们为躲避追杀,来到了这个藏匿在丛林中且有山有水的宝地,村中多为赵姓后裔。
蓝田村作为横陂镇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村中建设颇有特色,这里的山、水、林、田、湖融为一体,极具乡村原生态美。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蓝田村坚持就地取材:鹅卵石取自附近的蓝田河,蚝壳是从海边收集的,旧砖瓦是“三清一改”时拆下来的,老旧的石条、石板和坛罐是村民无偿提供的,古房子、古巷道、古城墙、古碉楼悉数保留,数百年历史的厚重感在一砖一瓦中尽显魅力。
“蓝田村还有远近闻名的青蟹养殖基地,以及拥有数棵百年古榕的古树公园,有较好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潜力。”横陂镇人大代表吴坚平说。
如今,村道C327线蓝田桥至阳江北桂路段已成为蓝田村、北桂村村民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以蓝田村为中心,往南数十公里是浪琴湾沙滩,往西数公里是皇族古村落,东面则是镇海湾大片原生态红树林。陆路离沿海高速出口仅10公里,水路离恩平港仅8公里,依托有利的区位优势,蓝田村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同时,阳江市北桂村正积极打造皇族主题旅游品牌。道路的升级,有助实现两地旅游资源的互补,促进两地旅游产业更好发展。”吴坚平补充道。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吴健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