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恩城街道南堤西路的锦江河边,有一排颇有历史感的建筑,这里是拥有约40年历史的恩平侨联大厦(后更名为侨联大酒店)。在恩平人心中,它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也是海外侨胞支持家乡经济发展的一个印证。
近日,记者从恩平市档案局看到一封上世纪80年代来自委内瑞拉的侨批,记载了当年海外侨胞筹款支持恩平侨联大厦建设的相关信息。改革开放初期,万象更新,海外侨胞大力支持恩平经济社会建设,这封侨批见证了侨胞与家乡共同发展的心愿,对家乡的赤子之心、无私感情。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吴健争 通讯员/李渊深
侨胞筹款助力家乡建设
这封侨批是当时委内瑞拉华侨联合会主席执笔撰写,寄至香港九龙广东省银行。信中指出,旅委侨胞响应筹建恩平侨联大厦而捐款2500多美元,还有东成镇横岗头村和君堂镇石潭村的两位侨胞汇回11000元,悉数用于恩平侨联大厦建设。侨批寄出的时间应为1981年12月3日。
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内政策的支持下,广大侨胞积极捐资支持恩平侨联大厦建设。恩平侨联大厦的建成使用,也有力推动了国内和侨胞之间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据资料显示,恩平侨联大厦始建于1979年,由当时恩平县人民政府划拨土地,数百位华侨捐资兴建,于1982年建成开业。当时,恩平侨联大厦建有餐厅和旅业楼各1幢,以及别墅和相关配套设施。可以看出,当年侨胞为推动家乡经济社会建设付出的巨大努力,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市民伍先生介绍,恩平侨联大厦曾是当地一家园林式的高档酒店,主要经营范围是餐饮和旅业。
在恩平侨联大厦建设的带动下,东成、沙湖、圣堂、君堂等多个镇也设立侨联,并建成侨联酒店。部分镇的侨联成为侨胞共叙情谊、共商大事的聚集地,遇上节日,到侨联酒店相聚也成了部分侨领、侨胞的必备节目。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化,部分侨联酒店由于缺乏维护,已处于停业状态,部分侨联酒店则仍在营业,如东成镇侨联酒店、君堂镇江洲侨联酒店。
大厦有望乘借东风实现转型
2001年,恩平侨联大厦更名为“侨联大酒店”,酒店租赁经营合同期限至2013年6月底,目前处于停业状态。
随着岁月变迁、时代发展,昔日风光无限的侨联大酒店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当年园林式的建筑也失去了华彩。如今,侨联大酒店除了部分场地作为附近医院的停车场,其他场地已基本荒废。
2013年停业后,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侨联大酒店曾尝试转型高级酒店、养老中心等领域,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得以落实。近年来,恩平市人大、政协等进行深入调研,希望盘活侨联大酒店资产。侨联大酒店处于恩城黄金地段,结合恩平城市提质和产业转型发展,借旅游、康养产业发展的东风,其有潜力可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方将画出最大同心圆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