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鸢。恩平市林业局供图
牛背鹭与牛和谐共生。 恩平市林业局供图
江门日报讯 (记者/吴健争) 3月20-26日是广东省爱鸟周。恩平林业资源丰富,生态发展良好,是各类候鸟钟爱的栖息地。近日,恩平市在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爱鸟周主题科普活动,吸引不少小学生参加。
活动中,工作人员首先通过播放科普宣传视频,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解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相关内容,并结合红外线相机科普野生鸟类动物监测知识。接着,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到保护区自然教育径参观桫椤、大叶黑桫椤、福建观音座莲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最后,重点物种保护谜题有奖竞猜游戏将活动推向高潮,大家踊跃参与其中,现场气氛热烈。活动营造了浓厚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氛围,引导大家自觉参与动植物保护行动,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近年来,恩平市加大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保护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植树造林,营造水源涵养林,改善江河水质,加强周边环境整治,保护鸟类栖息地。随着生态系统不断优化,恩平市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步入正轨。同时,林业部门高度重视科普宣传,每年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科普宣传活动,设置观鸟亭、科普径等提高市民对鸟类的认识,有效保护了地方生物多样性和鸟类栖息地。在镇海湾红树林、响水龙潭森林公园、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地,珍稀动植物和鸟类陆续回归人们的视线,生态红利产生外溢效应,吸引普通市民走进森林、野外,为旅游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相关新闻
七星坑发现一新物种
生态环境保护显成效,是大湾区物种资源宝库
江门日报讯 (记者/吴健争 通讯员/陈小芸) 近日,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广西植物研究所国家苦苣苔科植物种质资源库等团队,在国际知名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上发表了中国苦苣苔科一新单种属——辐冠苣苔属的科研成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其模式产地。
辐冠苣苔属在形态上具有独特的碗状且辐射对称的花冠,短椭圆形且硬质并密被贴服长柔毛的果实,宿存的花萼和花柱的特征,与苦苣苔科其他属相区别。分子系统学研究显示,该属属于苦苣苔科长蒴苣苔亚科芒毛苣苔族细蒴苣苔亚族,在亲缘关系上与线柱苣苔属、短筒苣苔属、细蒴苣苔属近缘。
这是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发现的首个新属,也是继陈氏异药花之后,模式产地位于保护区内的第二个植物新种。
苦苣苔科植物专家温放认为,辐冠苣苔属极具观赏及科研价值,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新物种的发现,再次反映了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近年来得到有效保护,保护区是粤港澳大湾区不多见的物种资源宝库。
★相关链接
出现在恩平的珍稀鸟类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翅鸢
小型猛禽,身体颜色主要为黑白灰,成鸟有一双红色的眼睛。栖息和活动在农田、红树林和林缘等开阔的地方,主要捕食鼠类和大型昆虫。黑翅鸢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广东各地均有分布。
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牛背鹭
体型略小的鹭类,颈较短而头圆,嘴较短厚。非繁殖羽时几乎全身白色,繁殖期时头、颈、背等变浅黄,余部仍然纯白。经常伴随水牛活动,站在牛背上啄食牛背上的寄生虫,也常在牛背上歇息,这也是其得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