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城街道西门社区网格员清理排水口。 胡伟杰 摄
那吉镇组织人员和机械清理堵塞桥梁的杂物。 吴健争 摄
恩平公路事务中心组织人员疏通道路排水渠。
大槐镇早安排早部署
坚决守牢防汛安全底线
江门日报讯 (记者/吴健争) 连日来,为积极应对持续性强降雨,大槐镇结合实际,早安排、早部署,迅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下沉到村和重点区域,全力做好防御强降雨及雨后修复工作,坚决守牢防汛安全底线。
强降雨来袭前,大槐镇第一时间吹响防汛“集结号”,全镇机关党员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共200多人取消休假、通宵备勤,迅速开展拉网式摸排,对安全隐患及时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消除。同时,分片落实专人“看管包帮”,进村入户加大安全知识宣传力度,走访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及低洼易涝户等,耐心劝导他们转移到安全点。5月10-14日,大槐镇累计转移群众120人次。
大槐镇防疫、防汛“两手抓”,在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持续加大对国道G325线大槐段、开阳高速公路大槐收费站等4个健康服务点和大槐服务区等重点关口把关力度,实行24小时联防联控,落实司乘人员疫情防控“三个百分百”(即100%体温检测、100%亮绿码出行、100%全程佩戴口罩)。
受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影响,大槐镇部分道路、农田、河道等受到不同程度损毁。为全力保障生产生活秩序,该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组成13支小分队深入各村实地查看,全面摸清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等受损情况,出动机械对道路、农田进行修复,确保道路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平稳运行,共计清理倒伏树木32处,清理道路垃圾、淤泥等56处,疏通河道12处,排涝水浸农田30.13公顷(452亩)。
那吉镇党员干部闻“汛”而动
筑牢防汛一线“红色堤坝”
江门日报讯 (记者/吴健争) 5月11-15日,那吉镇遭遇持续性强降雨。面对汛情,该镇严格压实责任、提前部署,全力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早在5月10日,那吉镇就召开强降雨防范工作会议,传达贯彻恩平市委、市政府强降雨防范工作部署,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应急物资到位。各村(居)和“直联”团队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联合网格员开展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群众转移等防御工作。该镇应急值班室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第一时间发布防汛预警信息。
连日来,那吉镇全体镇村干部迅速行动,对山塘水库、危房户、建筑工地开展隐患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危房户及其他隐患点逐户开展“敲门行动”,截至5月14日,共转移安置群众54人;组织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施工团队停工避险,撤离机械设备及人员;加强水电站监测,14座水库均未超警戒水位、未发生灾情;开展“清路障、通河道、保畅通”行动,加强巡查,防御次生地质灾害。
那吉镇全体党员干部将继续响应号召,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防汛力量优势,切实筑牢防汛一线“红色堤坝”。
横陂镇及时转移群众221人
“五有”妥善做好 后勤保障
江门日报讯 (记者/吴健争) 连日来,横陂镇普降大雨到暴雨,部分道路、村庄遭遇水浸。横陂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落实防御措施,排除安全隐患。
落实值班备勤人员。该镇三支应急队共81人全面备勤,应急指挥中心4人作为信息报送专职人员,镇主要班子成员带队到各村(居)指导防汛工作。
落实人员转移。该镇受影响人数共507人,转移涉险群众221人,并妥善做好转移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住处、有干净水喝、有医疗服务。
做好应急场所物资准备。该镇24小时全面开放25个应急庇护场所,配备充足的食品、饮用水、被子、防潮垫、简易床、凳子、桌子等应急生活用品,并配备防汛编织袋、救生衣、铁铲、雨衣、应急灯、发电机、铁丝和钢管等防汛物资,进一步提高应对强降雨的能力,最大限度减轻暴雨造成的损失。
加强山塘水库防汛排查。该镇对43个山塘水库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有裂缝、涵管封堵情况是否良好、溢洪道泄洪是否通畅等,确保安全度汛。
恩平市水利局压实防汛工作责任
确保安全度汛
江门日报讯 (记者/吴健争) 面对本轮持续性强降雨天气,恩平市水利局未雨绸缪、加强部署,进一步压实防汛工作责任,确保安全度汛。
持续性降雨天气期间,该局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信息报送,并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加密水利工程巡查排险和工程调度,落实落细防御措施;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和水利运行情况,提前预报预警,提醒公众做好防灾避险;落实应急抢险队伍和物资保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5月16日8时,恩平全市大中小型水库蓄水总量为3.55亿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偏多55%,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多18%,其中,锦江水库蓄水总量2.24亿立方米,6宗中型水库蓄水总量0.86亿立方米,78宗小型水库蓄水总量0.45亿立方米。目前,辖区各江河水情平稳,水利工程运行正常。
恩平公路事务中心深入一线排险除患
守护市民出行安全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吴健争 通讯员/林华惠) 连日来,恩平遭遇持续性强降雨,恩平公路事务中心干部职工深入一线排险除患,守护市民出行安全。
5月11日夜晚,暴雨来袭,省道S276线石仔迳水库至蓝田村路段发生山体塌方2处约10立方米,淤泥冲出路面约150平方米,造成极大安全隐患。该中心值班值守人员快速组织4辆养护作业车、13名抢险人员、1台钩机,赶往现场开展清障抢险工作。抢险人员及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做好交通引导,为防止道路长时间堵塞,首先对路面积淤砂石进行清理,辟出车道供车辆通行;之后,用机械清走障碍物,排走路面积水,确保路面安全畅通。为做好持续性强降雨应对工作,抢险人员就着山势避开公路开挖排水沟,巧妙地将积水引至公路边沟流向山脚,避免淤泥、积水再次对公路造成安全隐患,并清理路边涵洞水沟堵塞2处、路肩积水3处,确保公路周边区域排水畅通。
5月13日17时许,恩平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红色,该中心防汛安全检查组巡查至省道S276线双悦岭路段时,发现路上滞留一辆故障三轮车,车后方没有放置任何安全警示标识。该路段为盘山公路,坡度大,来往车辆速度较快,继续滞留可能引发险情。检查人员告知驾驶员危险性,并合力助其推动故障三轮车缓慢平稳下撤。到达山脚安全位置后,检查人员对驾驶员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并详细介绍了附近的交通路线和维修补给地点。
5月13日21时左右,受暴雨影响,国道G325线恩平旧收费站路段形成水浸,路面水深超过30厘米,过往车辆缓慢通行。该中心值班养护人员迅速到现场处置,公安交警也赶到现场协助。养护人员做好警示措施,公安交警做好交通引导,大家想方设法排去积水。至次日凌晨,积水退至路肩,不影响行车,养护人员继续坚守现场做好道路疏通工作。
此次强降雨过程中,该中心共出动养护机械40多台次、抢险人员200多人次,累计处理塌方19.5立方米、水浸路面400平方米、路面淤泥冲积面积150平方米、倒伏路树16棵,清除路面杂物14处,疏通堵塞泄水孔(桥涵)74座,疏通排水沟19处。
恩平凝聚网格员力量,助力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
“小网格”筑牢防汛“大屏障”
江门日报讯 (记者/胡伟杰) 连日来,为有效应对持续性强降水天气,恩平市委迅速响应,恩平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下沉到11个镇(街)指导督促强降雨防御工作,广大网格员闻“汛”而动,充分发挥“小网格”在防汛工作中的“大作用”,助力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筑牢防汛“大屏障”。
汛情防范在网格上宣传。恩平全市网格员每天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向网格群众积极推送气象部门预报的天气信息,及时宣传防汛知识,提高群众防汛的意识和能力。据统计,网格员向辖区群众转发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信息6次、暴雨橙色预警信息5次、暴雨红色预警信息2次,发布决策短信17条共27477人次、公众短信12条共26726人次,推送微信文章44篇、微博43条。
安全隐患在网格上排查。各镇(街)提前谋划,精心统筹部署,组织动员网格员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围绕网格内河道、水闸以及水库堤坝、危房旧房、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进行排查、登记,同时,对易发生山体滑坡、山泥坍塌等地质灾害点进行地毯式、拉网式隐患排查,及时将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给镇(街)进行处置。据统计,网格员共排查山体、危房、内涝易发点、水利设施、户外工地等风险隐患点150多处;115艘出海渔船及157名渔民、54艘内陆渔船及108名渔民100%回港避风、靠岸锚定;排查67个在建工地(大型机械共155台,其中塔吊70台、人货梯85台,建筑工棚104个),危大工程56个(其中深基坑5个、脚手架46个、高支模5个)。通过全方位无死角的排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完成整改,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危急问题在网格上收集。5月10日的强降雨对恩平市横陂镇影响较大,该镇围边村委会围边村、元山村委会新安村从5月11日起开始水浸,139间房屋受浸。围边村、新安村的网格员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报告横陂镇,横陂镇接报后迅速组织出动5艘橡皮艇、20多名应急救援人员,紧急转移被困人员6名,确保了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5月11日9时,围边村、新安村退水,险情解除。
优化服务在网格上落实。恩平全市网格员优化服务,主动下沉做“敲门员”,把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网格员积极进村入户开展防汛宣传,特别是加强对老弱病残孕等群体的走访,贴心提醒群众极端天气不要涉水外出,避免险情发生,并为特殊人群提前准备生活必需品。广大网格员坚持24小时值班制,确保应对突发事件能第一时间反应,力争第一时间为群众解决问题。防汛期间,恩平市专门成立以党员和业务骨干为主的90支应急救援队伍,共有2869人全天候待命、随时出动,确保将有可能发生的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