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港路口设置指示牌,方便户外劳动者找到休息场所。
爱心驿站内提供丰富的休闲健身器材。
爱心驿站内设休息场所。
7月29日中午,晴,37℃,恩平港码头的维修工人张素年走进位于恩平港的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坐在凳子上吹着空调,喝上一瓶清凉饮料,长舒一口气说:“真舒服!”
据悉,为改善户外劳动者工作条件,更好服务户外劳动者,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恩平港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近日挂牌成立,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打造贴心的休憩场所。
文/图 胡伟杰
传递温暖
建成全国首个“幸福船员小屋”
据了解,恩平港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是在“幸福船员小屋”的基础上建成的。2020年7月16日,位于横陂镇恩平港横板基地的“幸福船员小屋”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全国第一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幸福船员小屋”,着力打造来往港口船员的避风港、“幸福之家”。
“幸福船员小屋”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内设休息室、活动室、“船员之家”、党员活动室等,配备了乒乓球、桌球、跑步机、健身器等运动健身器材,船员可以在这里看书、看电视、上网、运动健身等。“幸福船员小屋”启用后,由恩平海事处负责日常运营和维护工作,为进入恩平港的船员提供服务。
在“幸福船员小屋”的墙上,挂着一本留言簿,上面写满了曾到访这里的船员们留下的话语。“恩平海事处是我到过最好的海事处——2020年冬至”,这是写在留言簿上的第一条留言。
回忆起这条留言背后的故事,恩平海事处处长李新星记忆犹新。2020年12月21日,恩平港迎来3艘货船,20多名船员来到“幸福船员小屋”休憩。当天恰逢冬至,按照江门习俗,要煮汤圆庆团圆。
看着刚从船上下来的船员,李新星想给他们煮汤圆,让这些漂泊在外的船员好好过个冬至。这个想法得到了恩平海事处同事的一致认同,他们联合“幸福船员小屋”共建单位宝高隆物流有限公司的职工,一起下厨做汤圆、煮汤圆,邀请船员们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后来就放开了,大家谈天说地,聊了很多,一直到晚上10点多,船员们才离开。”李新星说。曾经有7年船员工作经历的他,深知船员的不易和艰辛。“船员出海,通常一走就是一年多,有的甚至六七年不回家。背井离乡长期漂泊在海上,内心充满了孤独感和对家庭的愧疚,特别渴望可以到陆上走走,接接‘地气’,渴望一份家的热闹和温暖,这也是建设‘幸福船员小屋’的初衷。”李新星说。
据统计,“幸福船员小屋”自投入使用以来,累计服务到港船舶483艘次,船员2968人次。留言簿上的每一条留言,背后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讲述着来往恩平港的船员们从这座小屋里获得的“小幸福”。
升级服务
惠及更多户外劳动者
2021年,全国、省、江门市总工会先后下发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建设,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服务项目,推动改善户外劳动者工作生活条件,有效提高服务职工的精准化水平,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
恩平市总工会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工会要求,指导恩平海事处对“幸福船员小屋”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在原有基础上,增添了物品存放柜、健身娱乐器材、防疫用品、医药箱、工具箱、应急发电机等设施设备。同时,在恩平港路口增设“恩平港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标识牌,指引户外劳动者找到这个休憩的好去处。
6月21日,恩平港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正式挂牌成立,贴心的服务不再局限于来往恩平港的船员,而是惠及当地广大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开放时间为每天8时30分至17时30分,免费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指路问询、开水供应、急救药品、爱心雨伞、手机充电、免费加热、休息区、报纸报刊、针线包等服务。
“年叔,来了,先喝口水。”“好咧,多谢!”7月29日中午,张素年轻车熟路地走进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跟工作人员打招呼。因为工作原因,张素年不时要到恩平港进行维修作业,是户外劳动者工会爱心驿站的“常客”,一来二去,慢慢地跟这里的工作人员熟悉起来,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年叔”。
“这真是一个好地方,特别舒服!每次到码头作业,我都会来坐一坐,吹吹空调,喝喝水,有时候还打一下台球或乒乓球。尤其是近期,天气太热了,在外面待久了受不了,还好这里能吹吹空调。”张素年笑着点赞道。
李新星表示,下一步,恩平海事处将把爱心驿站作为提高户外劳动者幸福感的特色项目重点推进,收集户外劳动者意见建议,不断完善爱心驿站建设,让爱心驿站不仅成为户外劳动者的“休息站”“加油站”,也成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服务站”,将其打造成工会服务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