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恩平飞行主题馆,学生沉浸式学习航天航空各类知识。
②恩平青少年在夏令营中学习操作无人机。 梁伟贤 摄
③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是恩平第一大新兴产业,盼与无人机产业“强强联合”。
8月10日在深圳举行的“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故里无人机产业对接会暨2022恩平(深圳)投资推介会上,恩平市人民政府与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结成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携手共谋发展。同时,本次投资推介会上,28个项目现场签约,累计投资总额超130亿元,其中10个为无人机产业项目,恩平无人机产业发展掀开崭新篇章。
这是恩平市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贯彻落实江门市委“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胡伟杰(署名除外)
牵手“中国无人机之都”
优质营商环境吸引深企投资
无人机产业无疑是本次活动最引人注目的一大关键词。
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工业跨越式发展新引擎。重点培育工业、服务及抢险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推动伺服电机、传感器、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技术加快发展。
作为“双区”连接粤西地区和辐射大西南的重要门户,恩平市积极贯彻落实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加速布局发展无人机产业。
恩平用好“冯如故里”这张名片,积极对接航空领域知名企业、专家,大力弘扬冯如精神,通过“深圳研发+恩平生产”的发展模式,将无人机生产装配行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立下一条心来干”,同时,探索引入无人机培训、操控、测试等,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跟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恩平无人机产业发展搭建了对接企业、技术、人才的优质平台,夯实了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据统计,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12000多家无人机企业,行业总产值达到870亿元。其中,仅深圳就有1500余家,产值近60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无人机之都”。
在世界无人机大会执行主席、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创会会长杨金才看来,恩平是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首选之地,双方将合作打造恩平的无人机产业园。
两个月前,杨金才来到恩平,参观了冯如故居,走访了解恩平城乡建设情况和人文历史,一下子就爱上了这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杨金才说:“我去了一次之后,老想去。恩平的山水、人文历史都非常吸引我。我相信,所有有航空梦的人,都想去看一看航空之父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杨金才表示,深圳无人机行业协会之所以选择恩平,不仅因为这里是冯如故里,更因为这里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他说:“深圳最缺的是什么?是土地,是空间,是空域。”而这些恰好是恩平的优势所在。此外,恩平的投资政策非常优惠,土地价格便宜,各项条件都高度适配无人机产业发展。
活动现场,杨金才还呼吁深圳无人机企业关注恩平、支持恩平,在深圳无人机行业协会的带领下,抱团到恩平发展,携手打造无人机产业发展新高地。
对于与恩平的合作,众多深圳无人机企业表示了期待。
“这无疑是无人机企业发展的新机遇。”深圳市荣力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东升说。他认为,恩平市人民政府与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带动行业发展和推广,培育更多行业专业人才,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据悉,深圳市荣力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主营无人机人工智能系统开发,以及无线影音传输产品、电子产品、拍摄装备、摄像机产品、安防产品的技术开发与销售等。
梁东升告诉记者,自己之前对恩平并不熟悉,通过实地考察,他被恩平优质的投资营商环境和“随叫随到、说到做到”的贴心服务吸引。“恩平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是著名侨乡,营商环境有口皆碑,而且,有‘冯如故里’品牌的加持,我看好恩平,选择在恩平投资。”梁东升说。
着力构建“一园三基地四平台四空域”产业格局
恩平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诞生了张瑞芬、梁汉一等众多航空名人,是中国人实现飞天梦想的“诞生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航空基因”。
按照相关规划,恩平着力构建“一园三基地四平台四空域”无人机产业发展格局。“一园”规划选址在恩平园区大槐集聚区,承载无人机生产、装配、维修产业。“三基地”即无人机应用基地、科普基地、试飞基地。“四平台”即无人机检测认证公共服务、通航机场综合安全监管、智能航空器安全应用示范、共性技术等4个平台。“四空域”即泉林直升机场空域、恩城簕菜园航空飞行基地空域、大槐服务区空域、牛江长岗里空域。
为充分利用恩平的历史人文赋能地方发展,推动蓝图变成现实,近年来,恩平围绕航空航天文化开展招商,成功引入和开发建设了恩平启程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恩平飞行主题馆等项目。
其中,恩平飞行主题馆已经成为恩平独具航空特色的一张名片,主要开展无人机科普、培训、考级等业务。今年3月,恩平飞行主题馆科普教育基地被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4月,恩平飞行主题馆成功获批全国青少年无人机科学素质等级考务中心,成为全国第三批获得此资质的单位之一。
恩平飞行主题馆负责人李长城表示,目前,该主题馆具有授权地区审核、管理考点及推广并开展无人机考级活动的资质,并积极开展青少年无人机培训及考评。青少年可在此学习无人机飞行基础理论、相关参数设置,掌握航拍方法等。
“恩平拥有深厚的航空文化背景,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有底蕴,更有前景。”恩平启程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恩平通航产业项目主任刘斌说。
在刘斌看来,江门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区位优势明显,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速,能为无人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提供良好土壤。
目前,恩平正加速布局发展无人机产业,构建“一园三基地四平台四空域”产业发展格局,更为无人机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契机。
其中,试飞基地对于恩平无人机产业未来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目前,恩平初定在牛江镇建设一个无人机试飞基地,项目处于规划立项阶段。建成后将承接无人机产品试飞调试、智能航空器安全应用示范、无人机驾驶培训考试等。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恩平飞行主题馆承担科普基地的作用。无人机应用基地还在规划中。
四大空域都有专门的运营方向。其中,泉林直升机场空域主要用于发展低空旅游,开展航空科普活动;恩城簕菜园航空飞行基地空域主要用于开发运营航空体育运动;大槐服务区空域主要用于开展粤西地区高速公路应急救援工作;牛江长岗里空域主要用于无人机试飞、智能航空器安全应用示范等。
“希望更多无人机企业到恩平来,与我们携手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打造飞行新未来。”刘斌说。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盼与无人机产业“强强联合”
在江门市昊鑫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伴随着马达机器的轰鸣声,一辆辆满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卡车驶出厂区。以这些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的数码电池,将助力完善无人机产业链,扩大恩平无人机企业的市场规模。
近年来,恩平按照“广深莞总部+恩平基地”“广深莞研发+恩平转化”等合作发展模式,加强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对接合作,助力企业优化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今年上半年,恩平完成全年招商任务,招商项目同步快速落地转化,带动工业投资良性增长24.8%,项目落地转化、开工率和工业投资增幅在江门名列前茅。
其中,作为恩平第一大新兴产业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尤为突出。从2018年到2021年,短短四年时间,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在恩平落地开花,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华丽蜕变。2021年,恩平市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达16.9亿元,同比增长42.7%,成为恩平第一大新兴产业、第三大支柱产业。
一个个项目的不断落地、建成、投产,为恩平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配套和基础。
“采购机床、智能机械手、零部件等,企业不出园区就能实现,产业链基础良好。”恩平市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恩平市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协会秘书长熊伟对无人机产业在恩平的发展也充满了期待。熊伟表示,两大产业之间最直接的关联是——无人机的前端硬件生产需要智能装备去加工,这意味着两者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发展。随着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两大产业之间有望擦出更值得期待的“花火”。
一百多年前,恩平人冯如驾驶自行设计制造的“冯如一号”试飞成功,谱写了中国动力载人飞行史的第一页,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如今,敢想敢创敢干的恩平人在深圳向全球发出邀请,期待有识之士来到中国人实现飞天梦想的“诞生地”,携手再“闯蓝天”,加速发展无人机产业,延续冯如的飞行强国梦。
恩平发展无人机产业,其势已成,未来可期!
着力构建“一园三基地四平台四空域”产业格局
一园:
大槐集聚区,包括无人机生产、装配、维修
三基地:
试飞基地:跑道长800,宽40米(牛江镇)
科普基地:泉林航空馆(东成镇)
应用基地:规划中
四平台:
无人机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
通航机场综合安全监督平台
智能航空器安全应用示范平台
共性技术平台
四空域:
泉林直升机场空域
恩城簕菜园航空飞行基地空域
大槐服务区空域
牛江长岗里空域
★亮点展示
按照计划,恩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影响力,创新培训平台,引导并带动无人机系统行业战略性发展和推广,助力地区建设。围绕无人机系统技术研发、产业检测、高端制造、教育培训、应用场景等方面,双方将开展多领域、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落地一批科技项目、汇聚一批专业人才、培育一批创业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