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家庭参与文物拼图大挑战。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恩平市博物馆紧扣“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通过趣味互动、深度体验,让文物“活态传承”,让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紧密相连,吸引众多市民踊跃参与,共同探索博物馆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
文/图 梁晓敏 梁柳婵
主题活动氛围浓厚
当天,恩平市博物馆门前广场摇身一变成为大型互动主题空间,巨型主题板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核心,整体色调鲜明亮眼,以抽象化的视觉语言阐释主题内涵。路过市民纷纷被这极具现代感的设计吸引,驻足欣赏、拍照分享,用镜头记录下博物馆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瞬间。
本地知名音乐工作室带来的文物主题乐曲为活动增添浓厚氛围,清脆的古筝声时而模拟陶器的敲打声,时而化作碉楼历经风雨的回响。随着琴声缓缓流淌,观众仿佛穿越历史与未来,感受博物馆在快速变化社会中传承文化、拥抱未来的使命担当。
在文物保护普法课堂区域,工作人员为市民发放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手册,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知识,解答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文物保护问题。同时,工作人员发放《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宣传小册,解释普查对象和意义,引导大家树立保护历史建筑的意识。
趣味互动快乐集章
“你觉得展览内容丰富吗?”“你对博物馆的导览服务有什么建议?”活动现场,一张博物馆满意度调查问卷成为开启奇妙集章之旅的“钥匙”。市民认真思索、热烈讨论,在为博物馆打分提建议的过程中,真诚表达对文博事业的关注与期待。填完问卷的市民能免费获得限量版集章册,他们化身“集章达人”,兴致勃勃地开启探索之旅。
在文物拼图大挑战区域,银发老人戴着老花镜,指尖小心翼翼地挪动拼图;结伴而来的大学生围坐在一起,一边热烈讨论拼图策略,一边分享对恩平历史的见解;孩子攥着拼图,时而歪头思索,时而与家长热烈讨论,家长则耐心引导。当一块块以“三驳桥”“石山摩崖石刻”“恩平市博物馆新馆主体建筑”为原型的拼图逐渐完整,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大家带着满满的成就感,有序排队加盖特色印章,在方寸拼图间,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文物知识快问快答环节气氛火热,大家摩拳擦掌,紧张又兴奋地抽取“文物冷知识”题目。“恩平建于哪个朝代?”“碉楼有哪些防盗设计?”面对问题,有人苦思冥想,有人对答如流,现场秒变激烈的知识竞赛场。答对5题的市民,开心地盖上“智慧章”。
展厅“打卡”寻宝活动鼓励市民发挥创意,凭照片到服务台盖上“探索章”。当找到西汉陶罐、大帽鼓铜鼓等指定文物时,亲子组合摆出搞怪姿势欢乐合影,年轻人则“脑洞大开”,设计出文物拟人化的趣味场景。
集齐4枚不同印章的市民可兑换恩平文物主题文创礼品,为这次博物馆之行留下独特的回忆。
深度体验追溯历史
当天,一群8-12岁的小讲解员成为展厅里的亮点。他们身着整齐服装,化身“文物代言人”,讲述恩平抗战故事时激昂澎湃,讲解陶瓷制作程序时细腻生动,萌趣又专业的讲解风格,让历史故事鲜活地走进人们心中。
红色主题展《长征·粤北突围》通过沉浸式展览体验和主题宣教活动,带领观众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让观众们神情专注,感悟先辈的革命精神;创意“打卡”区里,大家留影定格红色记忆;在知识问答环节,观众踊跃举手,在寓教于乐中感悟长征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陶韵千年对话未来——瓷盘上的文明”青少年陶艺传承与创想实践活动现场,孩子们跟随博物馆讲解员参观展厅,近距离欣赏恩平出土的珍贵陶瓷,聆听文物诉说的历史故事。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子家庭共同绘制专属瓷盘作品,把文化传承与亲子温情定格在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