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是广东省内一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土豆米”项目的落地,将显著提升恩平马铃薯的附加值,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
8月14日下午,广东冯如创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冯如公司”)和整素食品科学和加工研究(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整素公司”)签订“土豆米”项目合作协议,将依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团队研发成果,在恩平市牛江镇食品产业园建设“土豆米”生产线,进一步完善恩平马铃薯从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预计年产1000吨“土豆米”。该项目将有力推动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和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
文/江门日报记者 胡伟杰
图/江门日报记者 周晓营
“全食物加工”技术
将粮食“吃干榨净”
据了解,“土豆米”是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通过粉碎、挤压、熟化、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米粒状食品,具有低热量、高膳食纤维、无麸质等特点,可作为传统大米的替代或补充,是一项颠覆性的粮食加工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化学家吴奇带领团队耗时5年多,将新鲜马铃薯加上玉米、莜麦等经熟化加工制成的重组米,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在烹煮方式上,烹煮时长和需水量更少;煮熟后颗粒松散,口感Q弹,做炒饭、烧卖等都有不错的风味;从马铃薯到制成“土豆米”周期仅需两三天时间。相比用马铃薯加工淀粉、薯片等传统工艺,“土豆米”的加工过程更加节能环保,做到“零排放”。值得一提的是,“土豆米”的血糖生成指数低于普通大米,更适合控糖人群食用。
整素公司依托吴奇团队“土豆米”的研究方向,提出“全食物加工”理念,利用大分子物理和高聚物加工,实现“全食物加工”工艺,突破向耕地和亩产要主粮的传统思维,创新实现向加工要粮食、要老百姓喜欢的主粮。量产的“土豆米”技术就是“全食物加工”的典型代表。
“‘全食物加工’工艺,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将粮食‘吃干榨净’,将粗粮变细粮,将饲料变食料,将辅粮变主粮,达到节能减水、增加营养、促进健康等作用。”吴奇向大家介绍“全食物加工”技术,以及“土豆米”“全豆豆腐”等产品,科学阐述“全食物加工”技术的广阔市场前景和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落实马铃薯主粮化政策的推动作用。
打造产业发展示范标杆
促进农业“接二连三”
恩平是广东省内一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马铃薯种植范围遍布全市11个镇(街),是农业农村部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县、国家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恩平现有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农田面积约6666.67公顷(10万亩),每年冬种马铃薯3333.33公顷(5万亩),产量超12万吨。不过,马铃薯水分含量高、储藏难度大,过了休眠期易发芽,如何让马铃薯更易储存、加工并成为稳定粮源?“土豆米”作为一项颠覆性的粮食加工技术,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
一方坐拥万亩良田,一方手握高新技术,冯如公司与整素公司可谓优势互补,一拍即合,顺利达成此次合作。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恩平市牛江镇食品产业园建设一条“土豆米”生产线,预计年产量达1000吨。整素公司主要提供生产线设计、设备采购清单、技术培训,以及辅料供应、技术授权等服务。冯如公司则负责厂房、展厅、冷库建设以及后续运营。
恩平市有关方面表示,“土豆米”项目的落地,将显著提升恩平马铃薯的附加值,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恩平市将以务实举措全力推动项目尽快投产运营,做好产品推广,努力打造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示范标杆。恩平市期待与院士团队、整素公司在技术转化上深化合作,并拓展至大豆等更多领域,促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为恩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生产每吨‘土豆米’可产生一吨半‘土豆汁’,这将是市面上第一款‘消炎’饮料,没有竞品。”吴奇介绍的“土豆汁”饮料让人眼前一亮,展现了产业升级发展的丰富路径。据悉,恩平市将把食品饮料作为重点发展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