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平泉林飞行主题馆。 钟顺宜 摄
□江门日报记者 胡伟杰
十五运会山地自行车竞体项目将于11月20日在恩平泉林黄金小镇举行。随着比赛时间进入倒计时,“喜洋洋”“乐融融”,以及骑行主题大型壁画、骑行者雕塑等“全运元素”陆续出现在恩平大街小巷,营造了浓厚的赛事氛围。
一座山清水秀的美丽旅游城市,是大多数人对恩平的印象。然而,深入了解这里,会发现更多不一样的惊喜:骑行在青山绿水间,感受到的不仅是赛道的起伏,还有赛道外“每片树叶都有故事”的独特自然生态。恩平的独特,从来不只是“有山有温泉”,而是“绿美与科创的共振”。
绿美兴城
自然生态变成发展红利
清晨的广东恩平七星坑自然保护区,护林员老李控制无人机进行巡查。显示在无人机镜头里的,不仅是一幅让人惊叹的美丽山水画卷,更是一个在科学保护和开发下不断显现经济价值的巨大绿色宝库。
恩平森林覆盖率达58.6%,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拥有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水库——总库容4.18亿立方米的锦江水库,总面积达6660多公顷的七星坑原始森林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330多公顷的镇海湾红树林等优质生态资源。
多年来,恩平用大量实践证明,生态从来不是“保护的负担”,而是发展的红利。
2022年1月29日,恩平市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营业,成为广东省内第一个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以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为核心,恩平逐步建立起了“一库一贷一中心N转化”的创新机制,探索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两山”转化案例:恩平市镇海湾红树林保护碳汇以超198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出,创下全国红树林保护碳汇单次拍卖总价新高;恩平市林业碳汇开发项目总投资1109.45万元,开发总面积约6000公顷,预估收益可达1500万元;七星坑内闲置的60多公顷野生茶园被成功“唤醒”,打造成本地生态茶品牌“恩露竹韵茶”,实现年产值超130万元,为周边村庄提供约5000人次的就业机会……
截至目前,恩平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已存入整合集体经营性用地538公顷、林地54311公顷;摸清全市可转化设施农用地8347公顷、水库200多个、可整合开发的水电站14个。这些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恩平深厚的“生态家底”,为未来绿色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仙气飘飘的温泉池里,另一个生态故事也在书写着新篇章。
恩平地热地质资源丰富,先后荣获“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避寒宜居地”“中国天然氧吧”等“国字号”荣誉。辖区有4个天然地热泉点,有的泉眼温度高达70℃—80℃,含4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元素。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和温泉资源,恩平大力发展康养产业,通过整合180多栋温泉民宿别墅,打造恩泉民宿联盟,制作温泉民宿电子地图,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泡汤养生。每年冬天,很多北方游客都“南飞”到恩平畅享“20℃的冬天”。
恩平,通过盘活开发生态资源,农文旅热了,村民的腰包鼓了;通过建设绿美之城,公园多了,城市美了。如今,自然生态已经成为发展红利,成了人人能享的“绿色分红”。
科创立城
传承冯如精神 赋能产业发展
“‘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段。’弥留之际,冯如依然惦念着航空救国……”近日,在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冯如文史馆,一批来自深圳的游客在导游讲解中了解“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事。
100多年前,怀揣飞天梦想的冯如驾驶自主研发的飞机一飞冲天,震惊寰宇,圆了中国人长久以来的“飞天梦”,拉开了中国航空史发展的序幕,也给恩平植入了“航空基因”,留下了爱国爱乡、崇尚科学、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今,“冯如精神”已经成为恩平驱动产业发展、赋能未来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恩平加快布局发展低空经济:2024年11月6日,总投资5.83亿元的冯如低空经济产业园正式动工,让恩平低空经济发展蓝图有了实体依托;今年7月23日,PGE木质素超高模量碳纤维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达成意向落户冯如低空经济产业园,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提供关键的轻质高强度材料。
此外,今年3月,恩平还与国内低空经济领域领军企业、无人机遥感网行业“独角兽”——广州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合资成立广东冯如云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冯如云图公司”),重点布局无人机全产业链发展。6月,恩平市无人机万人培训计划启动,依托冯如云图公司,在恩平开展中小型多旋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等专业化、规模化的无人机培训,培养更多低空经济产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10月,恩平市无人机遥感网投用,在防蚊灭蚊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套无人机智能基站分布在恩平11个镇(街)核心区,发挥无人机的高空视野与AI的“火眼金睛”,推动基孔肯雅热防控从“人海战术”转为“智慧侦察”。
依托冯如文化品牌,恩平还大力推动航空文化与地方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掀起“航空热”。在牛江镇昌梅村,冯如故居与文史馆成为青少年研学的热门场地,2023年以来接待研学队伍超10万人次;东成镇泉林黄金小镇飞行主题馆,通过VR、AR等技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太空飞行。
走进恩平市恩城街道米仓村的簕菜文化创意园,园区负责人李劲新正和团队成员研究新产品簕菜啤酒,并搭配本地农家烤肉。簕菜,这个原本生长在恩平大山里的野菜,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创新实践中,成为了助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金叶子”。
簕菜在恩平作为蔬菜和药材的历史久远。20世纪90年代开始,恩平人将簕菜进行加工,开发出独具特色的簕菜茶,开启了簕菜产业化的道路。2015年,恩平簕菜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18年,李劲新带领团队创建恩平市簕菜文化创意园,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路,成为恩平文旅的亮眼名片。簕菜文化创意园把簕菜制成茶、发酵成酒,并研发出簕菜雪糕、簕菜饼干、簕菜濑粉等20多种产品。目前,李劲新与合作伙伴开发的簕菜类深加工产品及米仓生态甄选产品,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亿元。今年6月,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走进江门,出镜的恩平簕菜成功“破圈”,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来到恩平“抢鲜”试吃。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簕菜文化创意园累计接待游客超6000人次。
绿美与科创的共振,重新定义着恩平的未来。
七星坑自然保护区内,采茶工们在茶园里忙碌地采茶,经炒制后成为“恩露竹韵茶”推向市场;山泉湾温泉城里,一群来自东北的客人舒服地泡在温泉里享受着暖冬的快乐;恩平城区上空,无人机正在进行巡逻;冯如低空经济产业园里,专业试飞跑道等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中……
因绿而宜居,因科创而可期。恩平的独特,在于绿美给了它“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科创给了它“面向未来的底气”。随着全运会赛事的举办,亿万观众将通过赛事转播镜头,看见恩平更多的美丽秘密。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