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张叶青) 近日,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劳茂昌带队前往广西崇左市大新县考察对接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打赢脱贫攻坚战重要指示精神,就两地齐心协力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完成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进一步交流对接。
在江海—大新粤桂扶贫协作联席会上,大新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卫东介绍了2020年大新县脱贫攻坚成效、粤桂扶贫协作成效,并就下一步工作计划与江海区粤桂扶贫协作工作组深入研讨。
劳茂昌表示,现在脱贫攻坚到了关键决胜阶段,两地党委政府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全力以赴啃下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要拓展产业协作,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效;要继续加强交流协作,进一步提振信心、只争朝夕,聚焦剩余贫困人口精准施策,加快补齐“三保障”短板,携手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会后,劳茂昌代表江海区向大新县捐赠102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粤桂扶贫协作对口帮扶。随后,劳茂昌前往大新县和乐城安置点住房区慰问黄浪东和农振兴两户贫困户,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叮嘱他们保重身体,有困难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反映,并送上慰问金。
当天,劳茂昌还前往广西绿优鲜农产品有限公司、广西东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富丰矿业有限公司、明仕田园民宿等扶贫协作项目实地考察,了解项目生产经营情况、扶贫成效以及存在困难等,并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他指出,接下来双方要深化产业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江海区将积极引导广东有实力的企业到大新县投资兴业,通过吸纳就业和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全面增强大新县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活力。
江海区挂职大新县委常委、副县长丑继明等参加活动。
相关新闻
江海区对口大新县开展粤桂扶贫协作结硕果
奏响致富增收奔小康“协奏曲”
广西绿优鲜农产品有限公司的分拣中心里一片忙碌,一箱箱百香果、柑橘、木瓜被迅速装上物流车。自大新绿优鲜公司与江门市江海区电商服务团队(江门溢翔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以来,销量逐年稳增。来自大新县盆山村的贫困户梁秀婷正忙着给木瓜包上保护膜,她满意地说:“我现在就近‘上班’,每个月还能拿3000多元工资。”
近日,记者跟随江海区粤桂扶贫协作工作组来到广西崇左市大新县,见证了一个个发生在大新的脱贫致富故事。自2017年9月江海区对口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开展粤桂扶贫协作以来,大新县脱贫攻坚工作高效推进,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得广西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扶贫成效考核“好”的等次。去年4月,大新县成功脱贫摘帽,同年,大新县在国家组织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以优秀成绩通过。
一张张脱贫攻坚的高分“答卷”背后,是两地人才交流的日益频繁、劳务协作规模的逐渐拓展,更是两地扶贫项目的高效推进,产业扶贫协作向纵深发展……
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扶贫项目成效凸显
在大新,像梁秀婷一样,上班就在家附近、收入日益可观的贫困户越来越多。当天,记者来到位于大新城南新区的和乐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遇见刚从江海—大新电摩配套产业扶贫车间下班的零剑勇。
零剑勇介绍,2018年之前他在广东打工,每个月的工资也不多,基本花在吃穿住行上,得知老家建设江海—大新电摩配套产业扶贫车间后,赶紧回来应聘。由于他在广东打工时就从事摩托车配件生产,有一定工作经验,目前已就任该车间主管。“我现在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儿子在旁边的城南幼儿园上学,幼儿园减免了学费,每学期只用交1600多元。”他说。
据了解,和乐城小区建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6栋967套,小区内建有江海—大新电摩配套产业扶贫车间、大新明洁公司电子加工扶贫车间、大新壮家呗侬彩色糯米扶贫车间等9大扶贫车间,配套建设201间商铺,周边有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能全面满足搬迁移民生产、生活、就医、就学及文娱需求。
和乐城里的幸福生活,只是江海区对口大新县开展的众多扶贫项目成效凸显的缩影。2017—2020年,江海区共落实财政援助资金1.3652亿元,实施35个扶贫项目,致力于让搬迁移民过上“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幸福生活。
依托山水优势
推动旅游发展与扶贫有机融合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大新县堪圩乡明仕村,金黄色的稻田一望无际,清澈的明仕河缓缓流淌。走进明仕·那里酒店,远处青翠的山峰倒映在院子的水池里,微风吹过,稻田里稻浪滚滚,阵阵稻香飘进院子。
江海区挂职大新县政府办副主任刘洋介绍,明仕·那里一期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粤桂扶贫资金投入400万元,酒店利用明仕村闲置土地,通过对原村委会旧办公楼、水管站房屋改造,打造成包括住宿、餐饮、娱乐等业态的民族生态田园民俗群落项目。刘洋说:“酒店由景区统一运营,每年将投入资金的8%年收益回馈给周边贫困村集体和贫困户。”
刘洋介绍,依托大新山水优势,江海区在帮扶过程中大力推动旅游发展与扶贫有机融合,通过不断加强两地旅游协会对接、扩大旅游资源宣传和招商引资、引入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德天跨国瀑布运营项目、发动江门国旅率先开通大新县“德天跨国大瀑布”旅游扶贫专线等措施,让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推动产业扶贫协作向纵深发展。
通过3年多的攻坚克难,江海—大新逐渐探索出“三产联动式”的综合立体扶贫模式: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百香果种植、皇鸽和黄牛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第二产业重点发展姜、鸽等农产品深加工,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同时发展电子产品加工、摩托车配件等无污染轻工业项目;第三产业则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明仕田园民宿等特色旅游及服务行业。通过做优第一产业、补强第二产业、做旺第三产业,多措并举、多点开花、多元发展,为大新脱贫攻坚注入原动力,奏响两地致富增收奔小康“协奏曲”。(张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