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海中心小学的《梅兰芳·蓄须》。
外海中心小学的《梅兰芳·蓄须》。
江南小学的《小英雄雨来》。
木兰代父从军死而无憾。
总决赛颁奖。
景贤小学的《一件军大衣》反映“长征精神”。
从代父从军死而无憾的花木兰,到蓄须明志拒为日本人唱戏的梅兰芳;从“一件军大衣”唤起的长征记忆,到“穿越”烽火岁月再“相会”的小英雄雨来;从少年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到如今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
一幕幕精彩的课本剧,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一个个通俗易懂的中国故事……在前不久举行的江海区首届青少年课本剧大赛上,来自江海区22所小学、9所中学的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将课本上的人物和故事搬上舞台,打造了一场别出心裁、感人至深的思想政治课。
“看着台下观众眼中噙着泪水,我知道这场活动成功了!这堂特殊的思政课真正融入学生们的骨子里了!”活动总统筹、江海区文联副主席邱菁萍11月15日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
据了解,江海区首届青少年课本剧大赛是江海区委宣传部全力打造、江门市委宣传部认定的2020年宣传文化系统创新项目,也是一次特殊的“思政课”,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课”,一次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的“创新课”“公开课”。
文/江门日报记者 娄丹
图/张叶青 彭伟宗 学校提供
A 课本剧太好看!
体验中厚植爱国情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作为大湾区的一分子,江海区一直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
经过多方论证,今年年中开始,江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教育局、文明办以及文联倾力合作,联合推出了首届青少年课本剧大赛,打造了一场以课本剧呈现的文化盛宴。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你在哪啊,班长!你还要陪我去找我的父母,你快回来呀,班长……”台上,披着宽大破旧军大衣的小士兵的泣血呼唤让不少观众热泪盈眶。对台上的小演员和台下的小观众来说,没有哪一刻比这一刻更能理解革命先辈的付出,更能理解“长征精神”。
在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的专业舞台上,一幕幕变换的场景,一个个从课本上“走下来”的故事,让在场的师生深感震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将‘长征精神’传承下去”“保我国土,扬我国威,有生有死,壮士何憾!”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台词久久回荡在舞台上,在孩子们心底激起最深沉的爱国情愫。
从6月份的启动、选题、写剧本、编排,到10月初的第一轮选拔赛,再到专家们“保姆式”不间断的培训、指导,以及前不久的总决赛,来自江海区22所小学、9所中学的参赛者,怀着最炽热的爱国心,最深沉的情感,去创作、演绎、诠释,充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个课本剧从无到有,到最终搬上舞台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让礼乐中学音乐教师陈婵娟印象最深刻的是,扮演花木兰的初二学生俞艺琪练习走位和念白的情景,“她当时还不熟悉走位,一遍一遍地念白,情感不断堆砌到极高,但是常忘记了走位,又要重新再来。中途她受不了,情绪有些崩溃,但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她含着泪花重新练习,直到达到最好的效果。”陈婵娟说,“小演员眼中迸发的光辉让人难忘。”
“《花木兰》里面蕴含的爱国、坚持、责任等信念在思政教学中体现出来。在入戏和出戏之间,思政教育水到渠成。”礼乐中学校长余晓天说。
“如果没有参演这个课本剧,我对‘爬雪山,过草地’的认识还是停留在书本上。”在《一件军大衣》中扮演“小包子”的景贤小学四年级学生马渝说,借助课本剧情景展现以及典型人物塑造,让他深刻地感受到小战士和老班长的崇高理想和信念,以及感人至深的“长征精神”。
外海街道中心小学教导处主任王莹表示:“在排练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懂得吃苦耐劳、坚持到底,更通过《梅兰芳·蓄须》读懂了梅兰芳蓄须明志的爱国之心,也燃起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B 演起来更精彩!
美育、思政教育完美结合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讲一千遍爱国主义,不如通过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事例对学生的教育来得更实在、更生动、更深刻。”邱菁萍说,少儿戏剧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有助于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本内容,对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提高综合素养很有帮助。
如何推进思政教学改革,打造师生喜闻乐见的思政课?江海区乃至江门市的学校一直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创出了思政教育的“江门样本”。在这个基础上,江海区更进一步,探索如何打造出最直达人心的思政课,这也是本次课本剧大赛的出发点之一。江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罗广鹏介绍说,此次参赛剧目必须在中小学现行语文、思想政治等教材内容里选择,可以进行二次创作,并结合音乐、舞蹈、器乐等多种形式。
外海街道中心小学校长余标局表示,把思政教育搬上舞台,通过话剧的形式去呈现,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感受,激活了教育的载体,“这是一次绝好的教育机遇,也是探索思政教育的新路径。”余标局说。
景贤小学负责本次活动的老师周佩君告诉记者:“刚开始,小演员们对革命先辈的了解不够深入,就让他们查资料、看相关电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历史、对革命先辈的了解更加深入,再加上自己去演绎一段真实的历史、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比单纯说教的思政课效果好很多。”
江南小学五年级的雷杨峻在《小英雄雨来》中饰演日本军官,饰演的角色让他更加认识到侵华日军的残暴,“他们很可恨!连小孩子都不放过。”雷杨峻说。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课本剧大赛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思想的浸润,也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美育。在创作、排练、演出、欣赏的过程中,文学、艺术、教育、情感的滋养悄然完成。
C “保姆式”指导太给力!
打造大湾区立得住的品牌
“这次课本剧大赛是首届,首届就意味着会有很多困难。”罗广鹏说,“刚开始,老师们都不知从何入手,因为没有这方面的先例可以参考。”为办好这次大赛,主办方采取了“保姆式”的跟踪指导。
从今年6月启动开始,江海区文联等部门就开始开展教师培训、线上指导、邀请省级戏剧专家实地指导,从服装道具、角色设计、人物语言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点评,并现场演绎剧中角色片段,给同学们做示范。“保姆式”的指导,推动了大赛高质量开展。
“学校当时并不具备这么高的表演指导艺术水平,但是组织方通过教师培训、线上指导和专家进学校指导,增强了我们的信心。”陈婵娟说。天鹅湾小学教师韦小娜也表示,专家们的指导和点评,让师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表演技巧,也让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
余标局表示,这次活动,主办方和相关专家给了很多支持和专业性指导,大家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改进、提升,获益良多。“当看到饰演梅兰芳一角的周浩宇发自内心以命相搏对抗日本军官时,我们非常感动。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把梅兰芳的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属难得。”他说。
不仅有专业的指导,这次大赛还有非常好的剧院资源和后勤保障。舞台上60支舞台灯、超大LED大屏幕、20通道全开通的戏剧专用收音设备、独特的竹简设计的舞美、只有在大剧院才能悬挂的10米长背景幕布、大型的雪花制造器……“这一切旨在以最高规格的舞台呈现最好的作品,让学校、老师、同学们尽情地发挥他们的艺术特长和才华,让戏剧成为同学们课外学习的新领域,同时也为师生创造更加好的思政教育的载体。”邱菁萍说。
首届课本剧大赛不光在参赛学校中,在社会上也引起较大反响。组委会组织的总决赛入围作品线上投票活动,短短两周就吸引了55万人次访问,超10万人次参与投票。江门高新微信公众号对15个参赛作品进行系列展播,并挖掘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
活动总导演路涵茗说:“我觉得这个活动是成功的,其最大的意义,就是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爱国和热爱艺术的种子。”
主办方表示,这个活动会持续办下去,争取打造成大湾区能够立得住的少儿戏剧品牌和思政教育品牌。
声音
孩子们很幸福!
国家一级演员、戏剧制作人王钰涵:
江海区的孩子们很幸福!
这个大赛,给我的震撼和感想非常多。首先江海区举全区之力做这件事,非常好!坚持做下去,孩子们会受益良多。其次,江海区的孩子们非常幸福,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是江门最棒的剧院,能有机会在这个舞台上演出,特别棒!广州很多孩子都没有这样好的条件。
这次活动,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让同学在创作的过程中进行集体合作,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这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广东戏剧十佳中青年演员祖晴:
将为孩子们打开广阔之门
首届课本剧大赛,孩子们能有这样的表现,老师们能有这样的编排,让人惊喜。戏剧是人类生命的表现形式。在少年儿童时期,在这些孩子对于广阔的大千世界开始好奇、开始思索的时候,对自己人生初尝体验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戏剧,将来一定会为他们打开广阔之门。
江门市文联尹继红:
将一颗种子埋进孩子心田
观看了江海区首届课本剧大赛,由衷地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和举办单位的策划组织点赞。举办课本剧大赛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创作、表演课本中的故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感受舞台艺术的门窗,也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和创新思政教育载体的非常好的形式。将爱国的种子、戏剧艺术的种子埋进孩子们的心田,功德无量。
江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区文明办主任林巍:
营造更好的思政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
大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抓手,是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的重要一环,旨在帮助孩子们塑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重在培养青少年的各种能力,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为孩子们营造丰富多彩的思政学习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外海中心小学周浩宇:
第一次这么深刻理解爱国精神
从今年7月份开始排练《梅兰芳·蓄须》,我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变成”梅兰芳,过程虽然辛苦,但是结果是喜人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真正读懂了这篇课文、真正理解了梅兰芳这个人物,同时也是第一次这么深刻地理解爱国精神。梅兰芳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我学习的榜样!
获奖作品
金奖作品:
礼乐中学《花木兰》
外海中心小学《梅兰芳·蓄须》
景贤小学《一件军大衣》
银奖作品:
江门市第十一中学《草》
五邑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河中石兽》
天鹅湾小学《棉花姑娘》
中路小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江南小学《小英雄雨来》
铜奖作品:
博雅学校《金色的鱼钩》
陈伯坛实验中学初中部《花木兰》
文昌中英文学校初中部《秋天的怀念》
五邑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珍贵的教科书》
新联小学《五颗小豌豆》
麻二金紫学校《狼牙山五壮士》
新民小学《花之歌》
“未来之星”奖:
江门市第十一中学余智博
外海中心小学周浩宇
江南小学雷杨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