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婵 通讯员/黄彩婷) 9月11日,江海区在全市首创的本地化移动端AI“智能办”服务正式上线试用。首批上线的四类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智能办”,涵盖了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及发放高龄老人补(津)贴。
据介绍,“智能办”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有效突破了传统政务服务的时空限制。以往的政务服务多依赖人工处理,办事群众通常需在固定时间、指定地点前往窗口办理,流程繁杂、效率低下。
如今,“智能办”不仅实现了网办功能,还将其延伸至手机端。办事群众只需打开广东政务服务网江海区“特色创新”模块,点击进入AI智慧政务服务专区,通过手机扫描专区二维码,即可实现“指尖申报”。
当天,市民李先生就真切感受到了政务“无感智办”带来的便利。他计划开一家便利店,于是来到江海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李先生通过“智能办”用手机轻松申报,一键提交,整个过程仅耗时10分钟。
“以前办理证件,在网上办理和现场办理之间纠结不已,网上办理怕材料有误被退件,现场办理又要预约排队,耗时耗力。现在有了‘智能办’,申报不受时空限制,手机填报页面清晰直观,信息还能自动填充。更方便的是,智能预审功能可以实时提示材料中的疏漏,真的太方便了!”李先生对“智能办”服务赞不绝口。
江海区政务和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办”在提升效率的同时,还注重技术创新。申请人在提交材料时,系统会通过OCR识别技术自动抓取核心信息,并智能预填申请表,结合AI辅助对收件内容进行合规审核——将传统人工窗口审核升级为系统智能研判模式,使申报填写量压缩50%,材料预审效率提升60%。
江海区“智能办”服务的成功落地,是江海区政务服务改革的一个里程碑。接下来,江海区政务和数据局将持续完善升级服务功能。同时,强化宣传推广,推动“智能办”的广泛应用,逐步打造“无感受理、智能申报、精准服务”的新型政务服务模式,力争将改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