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重点场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统筹应急力量开展专项行动。图为环卫工人正在清运垃圾。

大家一起动手清洁环境,消除蚊虫孳生隐患,创建干净整洁人居环境。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婵
为坚决阻断基孔肯雅热疫情传播链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近期,江海区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两周的爱国卫生运动专项行动。
行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村(社区)及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发力,积极发动全民共同参与,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主力军”,带动3700名志愿者积极投身环境整治工作,集中清运垃圾,消除蚊虫孳生地,并开展成蚊消杀,64个村(社区)、83所学校(幼儿园)、160家医疗机构、17个农贸市场等行业单位同步推进内外环境整治。
迅速行动 共筑防线
江海区各行业主管部门迅速投身爱国卫生运动专项行动。区教育系统组织全区83所学校(幼儿园)开展校园环境专项治理,发动教职工794人次,对校内及围墙周边进行全覆盖清扫,并联动社区整治周边环境。
校园内,结合爱卫运动“全民参与”理念,“小手拉大手,创建无蚊绿标家庭”主题活动有声有色。通过主题班会、防蚊知识宣讲等形式,孩子们系统掌握了防蚊技巧,随后化身“家庭健康监督员”,带着爱卫运动要求和健康知识回家,带动家长共同清理家中积水容器、整治卫生死角,将校园防控触角延伸至家庭,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区”的防控力量。
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统筹应急力量,针对市政生产场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专项行动,累计出动人员156人次、车辆26台次、钩机38台次,清理低洼淤积区域2600平方米,为1.4万处下水井口安装沙网或悬挂药包。同时,聚焦公园绿地等核心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全覆盖、无死角集中整治。常态化防控责任层层压实:在下沙公园、文昌沙公园、釜山公园等人流聚集区增设捕蚊器,让公园成为“防蚊保护区”。
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区17个农贸市场及周边同步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一支由区市场监管局干部职工、个私协会、餐饮行业协会、照明行业协会、礼乐腊味行业协会等代表,以及滘头市场管理方、经营户和周边商户等近百人组成的“攻坚队伍”迅速投入行动。大家分区包干,对市场周边墙角、排水沟、闲置区域等卫生死角展开“地毯式”清理,清除堆积垃圾、杂物,倾倒各类容器积水,让蚊虫无处藏身;同时,推动市场管理方和场内经营户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有效解决市场内外环境问题,形成“群防群控全民共参与”的生动局面。
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加强工作谋划,明确责任分工,组建6个专项小组,聚焦居民日常生活接触的重点区域开展工作。无论是小区内的积水隐患,还是建筑工地周边的垃圾堆积,各小组通过定期巡查、动态调度,确保问题及时协调、不拖延。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各类问题705个,完成整改602个,整改完成率达85%。
精准施策 多点突破
江海区各街道根据自身特点精准施策,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清理行动。外海街道构建“街道班子包村、村干部包片、人员入格”三级责任闭环,针对冷巷、“四小园”、楼顶杂物等易孳生蚊虫的场所展开全面清理。其中,永安社区针对公寓多的特点,社区、党员志愿者、公寓管理员组队,4天时间内走访85家公寓,清积水、点蚊片,让租客住得安心,也让管理更省心。永康社区、金溪社区出台爱国卫生运动积分管理制度,居民参与清理积水容器、清理水养植物获得的积分可兑换蚊香等防疫物品,激发了居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积极性。
礼乐街道多举措推进防疫工作,深入重点场所及易忽略区域,按“五步法”系统清理孳生地,整治村庄周边农田环境,减少蚊虫孳生传播风险。其中,文苑社区发挥志愿楼长优势,开展“入户宣传行动”,发放资料并教居民寻找隐患;发动新业态志愿者清理社区杂物,改善卫生环境。新华村实施积分制,村民自觉清理蚊虫孳生地,红榜家庭获积分奖励,黑榜家庭被提醒督促,激发村民参与防疫主动性。此外,英南村召开党员大会,动员70名党员按“分组划片、责任到人”原则,对村内蚊虫孳生高风险区域开展集中攻坚,形成人居环境维护和疫情防控长效机制。
江南街道则重点针对地下室、空置房、仓库、车库、地下管网、商超等易孳生蚊虫的场所,结合辖区公共区域开展全覆盖消杀。发动金融机构、饮用水企业、辖区内爱心企业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超过15万元。发动拥有吊车、铲车、运输车等大型机械的社会企业无偿提供服务超过100小时。发动物业管理公司累计派出1200人参与“1111”处置工作。发动超过300名居民参与社区防疫工作,担任入户宣传员、消杀监督员、药包制作员等,服务时数超过30000小时。
全民参与 群防群控
随着行动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社会经营主体、居民主动参与其中,形成全民防控格局。目前,全区已有6022家企业、109个园区、3大综合体、17家商超及133家废品收购站踊跃参与,累计清理垃圾杂物超2000吨,消除积水点5629个、蚊虫孳生地972处。
目前,456家规上企业及3大综合体已将爱国卫生运动纳入日常管理,组建1243名专业消杀队员,严格执行消杀制度,全面织密健康防护网。在滘头工业园内,各经济社主动拆除厂区违建棚架,组织大型机械和人力,彻底清理园区内外的垃圾杂物和杂草。江海广场、全区17个农贸市场开展清积水、清垃圾、消杀等防疫工作。同时,通过广播、横幅等多种形式,普及防疫知识,提高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
各大景区始终将游客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多措并举开展防蚊灭蚊等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守护游客安全。其中,长廊生态园在10月19日组织100多名员工,对全园区开展“大扫除”,全面清除积水和清扫落叶、垃圾,并对园区所有的下水道原有灭蚊药包进行更换补充。江门儿童公园累计出动工作人员40人次,清除蚊虫孳生地10处,及时清理各类积水区域30处,切断蚊虫繁殖链条,同时在关键区域投放灭蚊药包50包,形成长效防蚊屏障。
辖区内12家重点酒店也积极投身爱国卫生运动,针对客房区、餐饮区、后勤通道及酒店周边、楼顶等关键区域开展无死角排查,集中清理杂物、杂草与易积水容器,同时实施灭蚊投药和喷雾消杀,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
在礼乐街道文苑社区,年过六旬的谢超英每天上午7点就跟随下沉一线的党员干部上门宣传防蚊知识,派发灭蚊烟片,与网格员上门提醒居民清积水,和志愿者一起清理楼顶杂物等。看到防疫工作者的辛苦,她觉得自己虽已经退休,但仍要老有所为,积极加入爱国卫生运动专项行动中。
“政府做得非常好,投入了人力物力开展防疫工作。现在村里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蚊虫也明显减少,必须给他们点赞!”礼乐街道雄光村村民梁秀梅说。
在这场爱国卫生运动专项行动中,江海区全民齐参与,各部门协同作战,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汇聚了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筑牢了屏障。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