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学子正在直播,向网友推荐江海优品。

在“双11”源亨哥直播专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伍直播带货。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陈婵
“家人们,看看这款源亨哥金喜蛋,源自非遗卤制技艺,今天‘双11’特惠,错过等一年!”11月11日,江海区首届直播电商大赛现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团队的主播手持产品,对着镜头热情推介。观众不断涌入直播间,评论区弹幕滚动。这生动而精彩的一幕,不仅是青春力量赋能“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写照,更是“双百行动”精准服务江海企业的真实体现。
今年11月初,江海区首届电商直播大赛拉开序幕,为期1个月,以“青春赋能,魅力江海”为主题,邀请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南方职业学院以及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共同参与,吸引122支队伍报名参赛。启动以来,大赛持续吸引社会各界关注,目前直播场次累计超300场,曝光量超300万人次,助力江海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从校园到直播间
青年学子化身“江海代言人”
“这次直播大赛超出预期,当时我们预计只有50多支队伍参赛,目前已经有122支队伍,同学们参赛热情很高。”团区委书记马浩翔表示。青年是直播电商的主力军,新媒体传播意识和创意转化能力强。高校青年学子更是兼具专业知识储备与干事创业热情,是江海区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急需的“新鲜血液”。
据悉,本次大赛旨在帮助青年把专业知识转化为电商实操能力,引导他们在参与“百千万工程”中找准个人发展与区域发展的结合点,实现“青年成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同时,将“扎根江海、服务家乡”的理念融入赛事全程,让大家在了解“江海制造”“江海非遗”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
参赛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个人报名,也可以团队的形式参赛。参赛者须在大赛指定产品类目中精心选品,并通过抖音平台开展直播运营。初赛阶段,主要围绕“短视频运营”“直播运营”两大核心模块展开竞技。赛前培训环节,专家为参赛者进行了授课,内容涵盖电商运营、直播技巧等实用知识。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武小雪说:“以前我们总觉得直播带货是网红的专属,普通学生根本接触不到。但这次大赛给了我们实践的机会,提供了很多专业培训和指导,感觉棒极了!”武小雪的团队共有5人,来自不同专业,自11月3日报名以来,已经开展了多场直播。起初在宿舍直播,后来搬到主办方提供的直播场地,他们的直播经验也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
为了取得优异成绩,不少队伍做足准备。有的团队精心准备了长达10页纸的直播脚本,包括从产品介绍话术到互动环节设计;有的则深入企业探厂,全面了解江海产品的制作工艺、文化背景,只为能在直播中给观众带来更全面的介绍。
11月11日下午,五邑大学参赛队伍走进江门市源亨哥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实地探厂。一进入工厂,同学们就被充满国潮创意的产品设计所吸引。该校学生卓蓬锴一边仔细聆听企业负责人的创业故事,一边认真记录。他感慨地说:“我们发现抖音上卖零食的视频大多千篇一律,缺乏特点。如果想推广江海文化,应该从讲故事入手,用故事吸引消费者,唤醒他们的文化记忆,进而推广产品。”
政企校三方联动
江海优品乘“云”出圈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江海区凭借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筑起独特的城市文化,孕育出多种具有文化特色的产品。
据介绍,本次大赛吸引了生和堂、益膳食品、源亨哥食品、钟氏陈皮白茶、长荣腊味等10多家企业踊跃参与,参赛产品类型丰富多样,有龟苓膏、金喜蛋、礼乐腊味、钟氏陈皮白茶等产品。
在“双11”源亨哥直播专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队伍当晚带货金额超3000元。品牌方及时为大赛进行流量投放,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
源亨哥食品董事长、创始人凌源亨说:“这次直播大赛让我们看到了年轻学子热情洋溢的一面。通过这次活动,产品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品牌曝光度也提升了。”
“陈皮白茶本来只提供了100份,没想到很快就卖完了,后面不得不补货。”作为大赛协助单位,中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嘉健感慨道。
“如今电商直播行业发展迅速,有机会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这次经历让我们了解了江海文化,拓宽了视野,对未来人生规划有很重要的意义。”卓蓬锴说。
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直播电商大赛,实现三方共赢。企业能拓宽线上销售渠道,消化产能,提升品牌曝光度;江海区集中推广江海优品,让特色产品走向更大市场;青年人才得到优质货源和实践场景,在实战中快速成长。
团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本届大赛为基础,优化下届赛事规划,拓宽参赛范围覆盖面,强化服务企业与青年就业的精准性,持续提升赛事影响力,深化“江海制造”与“江海文旅”的区域品牌建设。同时,热切呼吁更多企业,特别是本土企业积极参与支持青年的活动,以实际举措支持青年就业实践,共同构建“人才培育—产业升级—城乡融合”的良性循环,助力江海高质量发展。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