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
①吕炳洪(右)正在进行路面排查。(张洁芳 摄)
②谭秋浓(右)和丈夫陈景山(左)穿上特殊的“情侣装”。鹤山市卫健局提供
③施建明从热心人士李国基手里接过医疗物资。(右为施建明)
④刚刚返岗的翁岳灵随即投入紧张地工作。(右一为翁岳灵,图为他在协助搬运爱心物资,支援鹤城抗疫一线。)
村(社区)老书记
屹立防疫一线 退岗不褪色
2018年底,古劳镇对新星村、双桥村、东宁社区等6个年龄偏大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工作调整,让他们担任村委会主任一职。疫情当前,万众一心。在古劳镇本次急、难、险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这些老党员们退岗不褪色,离岗不离责,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利用自身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带头奋战在防疫一线,用行动书写老党员的初心和担当,给古劳镇派上“定心丸”。
做好物资保障工作
做群众“贴心人”
“放着我来,让我负责送物资。”1月31日,在接到镇城建环保局反馈的隔离对象信息后,年过六旬的古劳镇东宁社区主任吕振强丝毫没有退缩,抢在前头,主动承担起为居家隔离对象送物资的后勤保障职责。“身体健康,吃饱穿暖,才能打胜仗!”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秉着这一朴素的念头,吕振强定时把新鲜的肉、菜、口罩、手套等送到5位隔离对象家门口,并与古劳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上门监测,为隔离对象们做好体温测量记录。“今晚想吃什么菜?”“最近身体有没有发热?”“家里缺什么生活必需品吗?”……吕振强耐心询问他们的需求,就像对待家人一样温柔,“吕主任经常鼓励我摆正心态,还买来这么多菜肉,饱肚又暖心,是真正的‘贴心人’啊!”东宁社区隔离对象王先生说。
东宁社区有1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吕振强需要尽快对他们逐一展开排查。“任务重,速度就要跟上。”从1月27日开始,短短的几天时间,吕振强便带队完成了320个对象的排查、记录和后续跟踪工作,对于6位从湖南回来的务工人员,他更是密切留意观察。凭借自身熟悉社区内出租屋分布及人员居住情况的优势,期间,吕振强还与古劳镇防疫工作组一起,到古劳街开展卫生清洁消毒,以及到酒店开展外来人口入住情况监测等,同一工作组的年轻干部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吕主任比我们年轻人还拼,工作强度再大,也面不改色。”年轻干部陈嘉慧赞叹道。
做好“传帮带”
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防疫形势愈发严峻,1月30日,58岁的双桥村委会主任吕耀荣发挥带头作用,再次牵头召开村民小组长工作会议,提出分片包干责任制。由驻村干部、村委会干部、党员和村民小组长分成四组,把双桥村委会分成横海片、上约片、红星片和三星片4个网格,对809户村民进行彻底、精准的网格化排查。“早发现、早隔离、早预防,才能早日战胜疫情!”对于前期辖区内排查出的2户共7名居家隔离村民,吕耀荣提倡发挥群防群治作用,让村民当好“监督员”,定期向村委会报告隔离对象居家情况,更安排专人把生活物资送到家门口,让隔离对象“居家无忧”,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面对古劳镇新星村、上升村、双桥村三个村委会道路联防的新挑战,他毫无保留地向年轻的双桥村党总支书记温巧仪传授工作经验,通过老书记的“传帮带”作用,为新书记握好工作接力棒,注入强心针。
新星村委会主任吕炳洪顶寒风、做登记,紧守路面排查防线。1月31日,吕炳洪早早来到古劳镇洛社桥的道路联防设卡点。凭借一身醒目的党员义工服和一组精明能干的年轻党员,吕炳洪牵头的检查小组,在半天内就为近百车次共122人次开展登记并测量体温。“冷算什么,大家的安全才最重要!”上午5小时的带班“站岗”,下午回村委会处理应急事务,一整天的精神紧绷,58岁的吕炳洪没喊过累、没想过退,还提出了各村民小组由分散防控转为集中力量防控的建议,并与新星村党总支书记王志文齐心协力,抓好防疫宣传工作:在洛社村党建暨水乡文化公园、新星村连接城区的主要道路口等地,通过大喇叭、流动小喇叭、LED屏、宣传栏等,开展贴地气的“喊话”宣传;着重加强舆论引导,号召党员、村民群众要正确面对网上舆情,不信谣、不传谣,坚定打赢防疫阻击战的信心。此外,连南村委会主任叶德元、茶山村委会主任李志全也始终坚守岗位,与村民在一起,共同做好防控疫情工作。
“若有战,召必回!”疫情就是命令,战士听令奔赴战场。即使工作岗位变了,但古劳镇这些忠勇“老战士”的为民初心不变,并在防疫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使命,让担当作为、先锋示范的精神在古劳镇党员中代代传承。
疾控人
敢于向疫情“亮剑”
谭秋浓是鹤山市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成员、市疾控中心疾控股负责人,在鹤山市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总能看见她的身影。
2003年,还在读大学的谭秋浓就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大学在校党员。2006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她就来到鹤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长期从事艾滋病、禽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防控工作。特别是2013年任鹤山市疾控中心疾控股负责人以来,积极投身到登革热等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带领同事们深入疫点现场实施防控措施。
舍小家顾大家
及时投入抗“疫”战斗
自2020年1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不明原因肺炎以来,职业的敏感性令谭秋浓高度关注事件进展,积极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她丈夫陈景山也是鹤山市疾控中心检验室工作人员,两人都是抗击疫情的一线人员,担负着战“疫”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夫妻两人立即决定将两名小孩安放到农村家中,全心投入抗击疫情中去。舍小家顾大家,夫妻一起坚守疫情防控最前线,整个春节都参与抗“疫”战斗。
身为两名孩子的母亲,当听到女儿说“妈妈,我好多天没见到你了,你回来睡一晚可以吗”的时候,心里酸酸的,虽然如此,但她仍然耐心地跟女儿解释:“爸爸妈妈的坚守,只为更多人的健康。”因为她坚信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担起这份责任。
不惧危险
夫妻穿上特殊“情侣装”
在鹤山市人民医院隔离病房,谭秋浓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丈夫陈景山要指导采样工作,防护服成为了夫妻在特殊时期的“情侣装”。
进入隔离病房需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密闭空间里让医务人员大汗淋漓,护目镜也模糊不清,然而,谭秋浓还逐一克服困难,因为她清楚知道所记录下的信息非常重要,是下一步追踪密切接触者和环境消杀等一系列工作的重要依据。
同样,丈夫陈景山不敢有丝毫松懈,他深知采样送样稍有差错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主动担当
私人电话成了防疫咨询电话
春节期间,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谭秋浓主动取消休假,坚守岗位。连日来,她不分日夜工作,身先士卒带领流调队员,多次深入鹤山市人民医院隔离病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目前已完成各类调查50多份。
每天利用晚上时间接收上级各种文件、指引后,迅速解读,编写鹤山市各类防控指引和表格,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对接收的可疑信息进行排查并上报,目前完成各类防控指引12篇。
为有效指导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接听市民群众健康咨询电话,市疾控中心专门开辟了一条24小时咨询热线,“我是党员,又是专业人士,这个任务我来担!”谭秋浓在承担日常繁重工作任务的同时,还主动将疫情防控咨询电话24小时呼叫转移到自己的手机上,宁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也尽量不漏掉每一位群众和工作人员的咨询电话,每当半夜电话响起时,她仍然耐心地逐一为群众和工作人员解答和提供帮助。
社区“带头人”
挺身而出“上火线”
几个荸荠,一个红薯,这是桃源镇竹蓢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施建明在抗“疫”期间极其简单的早餐。2月5日早上8点30分,记者在桃源镇竹蓢社区,见到了施建明,他说:“去年12月我做了良性肿瘤切割手术,休息了几天就回来上班了。现在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生活一切从简,轻伤不下火线。”
竹蓢社区是城乡接合部,下辖10条自然村,群众2000多人,有厂房、商铺120多间,外来人口近3000人。目前,在该社区隔离的群众占到全镇隔离群众的1/4,社区居委会工作量很大。为了做好村庄设卡检测工作,在施建明的提议下,该社区封闭了近10个不常用的小路路口,保留了7个主要出入口,并设卡24小时专人把守,以维持正常生活秩序。
在施建明位于竹蓢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台上,记者见到厚厚一摞资料,包括疫情防控点值守人员安排、每日疫情防控记录、相关文件存档等。据介绍,该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划分综合统筹网格、卫生宣传监督网格、维稳网格、务工管理网格4个网格,直联工作组也定期指导,相关工作开展行之有效。
为了保证抗疫物资准确发放,施建明亲自保管,并做好相关领取记录。“每天早上8点钟买菜,中午12点下班,下午6点下班,晚上一般8点到11点还要参与值守。另外,直联工作组也与我们一道坚守一线,遇到问题可以一起解决。”施建明表示,自己已有近10年党龄,面对疫情,如何反应,正是考验党员党性的时候。目前,社区共有党员59人,在抗“疫”一线,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为改善桃源镇农村人居环境,该镇规定以每人每年80元的标准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村庄保洁。在此基础上,竹蓢社区又从集体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聘请了8名保洁员,并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在这次防疫工作中,保洁员和相关长效机制也起到积极作用。
“进居委会以前,我曾开过酒店,有批发价进货渠道,为了让隔离群众买到质优价廉的生活物资,这段时间我主动当起了‘跑腿儿’。同时,最近有些企业老板咨询复产的相关事宜,我也会告知需按照相关规定,具备开工条件,并按照要求严格报批。”施建明表示:“现在,当地群众捐款捐物热情也很高,比如李国基今天早上还捐款了3000元,并捐赠一箱消毒粉,让一线抗‘疫’人员倍感温暖。”
驻村第一书记
做村民健康“守护者”
2月6日,自觉居家隔离期满的鹤城镇坪山村第一书记翁岳灵正式返回工作岗位。与他一起“返岗”的,还有一批当地村民急需的医用口罩、应急保障物资以及食品。
今年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国蔓延,由于家庭原因异地返回工作地需要居家隔离,翁岳灵坚守党的纪律,听从组织安排,自觉接受居家隔离14天。看着许多第一书记都投身一线,而自己却只能待在家里,他心里特别着急……
在居家隔离时期,翁岳灵始终放不下所驻村庄——鹤城镇坪山村,时刻在微信上关注动态,并通过微信、电话和学习强国视频会议系统发动村民参与联防联控,号召党员担当在前。在电话沟通中,他发现该村委会工作人员在设置交通监测点时,由于工作量大,所需人手多,村里所剩口罩严重不足,这对发动村民们参与防疫行动非常不利。
为此,翁岳灵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电话联系了周边地级市商会组织,通过介绍和多方协调,终于采购到一批口罩。随即,他通过遍布全市各村的第一书记统筹到鹤山市最缺口罩的村庄和所需口罩数量等信息,解决了部分镇街的口罩缺口。“目前,江门其他县市区的第一书记也反映防护物资特别是口罩不足,我尽力将供货商信息发给他们,希望大家在甄别物资和相关信息时认真负责,为这次‘防疫战’提供充足的防护物资。”翁岳灵介绍。
翁岳灵表示,第一书记要把投身农村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他表示将在防疫工作中冲锋一线,尽职尽责,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图 杨嘉蔚 程建华
通讯员/孙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