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城区北部党建共同体开展“倡文明·书小康”服务社区活动。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黎禹君
通讯员/陈瑶 吴迪
鹤山市2020年最优党建共同体评选近日举行。参评的14个党建共同体轮流上台,展示今年以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最终城区西部党建共同体、城区东部党建共同体获得“城区最优党建共同体”称号,龙口镇党建共同体、雅瑶镇中心区党建共同体、鹤山工业城非公企业党建共同体获得“乡镇最优党建共同体”称号。
据了解,鹤山市自2018年被中央组织部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以来,先后成立18个党建共同体,一直坚持握好“三把尺子”谋划开展工作,创先争优打造最优党建共同体,成效突出,成果丰硕。
握牢“卡尺” 强化政治属性
鹤山市始终坚持党建共同体的党性原则,握牢“卡尺”精准测量,保证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中心大局,体现党的意志和要求,不断持续强化政治功能和属性。在鹤山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民生关切的重要问题上,党建共同体牵头吹哨,各进驻单位党组织一呼百应、通力合作,党员冲锋在前、不分彼此,在创文、人口普查等方面积极支持镇(街)和社区开展工作。
“在年初疫情暴发后,各党建共同体作为坚韧纽带,引导和带动各进驻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同舟共济,迅速构建起市、镇(街)、村(社区)、社区网格、楼栋(农户)五级防控网络体系,全体在职党员以党员先锋队的形式投身疫情防控一线。”鹤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在筹措防疫物资、值守路口测温点、上门入户排查等方面都作出重要贡献,在特殊时期发挥了“双报到、双服务”的最大效能。党员们闻令而动,亮身份作表率,迅速组建起20多个小区党支部,守好小区防线,为社区分忧解难。
张辉和冯嘉文是一对党员夫妻。今年1月底,刚刚援疆回来的民警张辉第一时间投入到防疫第一线,对来往车辆进行有序检查,并耐心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检测、诊疗、登记等工作。“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医务人员,一定要走在前,能出点力就出一点,能早一秒控制疫情就早一秒。”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的冯嘉文也向医院申请去一线。得知妻子主动去一线参与防疫工作,张辉没有阻拦,只是在微信里对妻子说:“平安回家,我等你。”等他收到妻子的回信时,已是凌晨3时。
握好“卷尺” 顺民意聚民心
鹤山市各党建共同体切实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当好“卷尺”的“尺簧”,带动各进驻单位顺民意聚民心,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把“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这十二个字落实好。
对握好“卷尺”,东部党建共同体用一副对联进行了概括:“朝填表晚入户,头顶日月脚下土;前抗疫后创文,百般武艺基层人”。西部党建共同体用心打造“党工+社工+义工”的“三工”模式,共组建曲艺社、歌咏队、舞蹈队等18支群众队伍并从中物色群众“带头人”,为群众参加各类活动提供场地和平台。北部党建共同体举办“春联进万家”和“六一”童心飞扬、科普教育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活动。鹤山工业城非公企业党委创建了200万元的“温度党建 善治共和”大党建礼包,覆盖社会治理、政府服务、非公党建、志愿服务、文化提升等领域,全方位满足群众需求。
“如何筑牢党建共同体是我们所思考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打造了‘三心’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是‘用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金华社区党支部书记詹慧妍说。妻子突然住院,李先生要照顾3个小孩,其中最小的孩子才出生43天。面对这一状况,党建共同体迅速伸出援手,机关四个党支部分别向上级部门申请临时救助金和救助物资,卫生院上门帮小孩体检,几位女党员更是轮流担任“爱心妈妈”,上门照顾婴儿。
用好“直尺” 实现“三呼三应”
在鹤山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未呼先应、一呼百应、有呼必应”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中,各党建共同体牢固树立起“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意识,充分用好“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这把面对面直接沟通交流的“直尺”,做好人财物下沉,实现以上带下、以下促上。据统计,各党建共同体今年以来共召开党建联席会议108次、书记讲堂45场、党组织联建主题党日活动60多场次。
其中,东部党建共同体于年初完成委员改选工作,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锻炼年轻干部的主战场,14名委员均为进驻单位的中层骨干。雅瑶镇中心区党委开展“干部共育”项目,由党委牵头,举办“第一书记讲述中国制度引领乡村振兴故事”等区域性、开放式的党组织生活。桃源镇党建共同体辐射带动该镇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建,每季度落实新圩社区三级议事机制,强化民主议事决策,常态化开展“消防运动会”“职工技能大赛”等党建品牌活动。
如今,通过协同高效的机制,鹤山市各党建共同体大力画好基层党建“同心圆”,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