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确保“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鹤山市大力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方法,取得显著成效。近日,记者从鹤山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未来,鹤山计划全面推广运用“积分制”工作方法,激发党员、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着力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先行先试
稳步推进试点工作
据了解,多措并举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工作方法是鹤山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创建“百年芳华·乡村振兴”党建品牌的重要内容之一。
乡村治理“积分制”,即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民主程序,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量化指标,对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并形成积分,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鹤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鹤山市10个镇(街)均选取1个行政村作为试点村,并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户评机制。目前,各试点村的相关工作正稳步推进。
各镇(街)开展乡村治理“积分制”试点以来,鹤山市农业农村局通过下乡实地调研指导、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举办座谈培训以及网络宣传等方式,积极引导各试点村将“积分制”的管理评价范围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拓展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文明新风、家庭美德等方面,充分调动党员、群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激发乡村振兴的源动力。
成效初显
以点带面在全鹤山推广
“目前,鹤山市各试点村均结合本村实际,依靠党建引领,探索实施‘积分制’工作方法,部分已初显成效。”鹤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例如,桃源镇蟠光村组建了积分委员会,并在各村民小组按“村民小组长+会计员”模式,配置积分管理员及积分管理专员,实行“一户一档”管理,按照“村民申报—积分管理员调查—积分管理委员会审核—积分管理专员录入—变更公示”的步骤完成积分增减。各自然村的公示栏均设置“乡风文明红黑榜”,公示村民积分变更情况、月度榜单、累计榜单,促进村民主动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据了解,蟠光村通过实施“积分制”,盘活村内土地资源,发动党员带头招商引资,目前已成功引进3家以食品加工为主的工厂,为30多名本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平均月工资达3500元。
龙口镇中七村“积分制”的考核内容包括“党建引领+”责任分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工作等。在每季度的次月,由中七村党总支汇总问题清单,并向相关村民小组下发整改意见书,以“红黑榜”的形式公开相关事项进展,还设置了群众监督机制及奖惩机制。该村村民在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带动下,积极参与“四小园”建设及河道整治等乡村治理工作。目前,中七村的河道整治成效显著,不少村民开始养殖具有较高价值的澳洲龙虾等水产品,实现经济增收。同时,中七村还依托良好人居环境,为招商引资和土地出租创造有利条件,增加村集体收入。
鹤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积分制”在农村地区的推行,对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产生了积极作用。接下来,鹤山市将继续指导各试点村制定符合本村发展实际的考评机制,以点带面,在鹤山全市推广运用“积分制”工作方法。
文/江门日报记者/谌磊 通讯员/冯颖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