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强(左)在陈永昌的帮助下,正在努力学习新房相关设施的使用方法。
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桃源镇三富村党支部加强对困难群众的走访摸排,了解民情民意,为困难群众“建档立册”,进一步摸清困难群众的迫切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落实落细为民办实事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近期,为切实解决困难群众阿强(化名)的住房问题,三富村党支部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为他争取危房改造资金,帮助他重建房屋。目前,阿强的新房已基本完成建设,预计7月初可入住。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张舜同
主动协调 解决房屋重建资金问题
据了解,阿强为智力、精神残障人士,父母离婚后他跟随母亲生活,父亲自离婚后杳无音讯,母亲于2014年去世。此后,阿强曾借住在叔伯的房屋,后搬回父亲留下的祖屋。目前,阿强每月仅靠低保救助金维持生计。
三富村党支部结合日常走访摸排工作发现,阿强居住的房屋为泥砖房结构,由于常年失修,房屋的墙体较为脆弱,遇上台风、大雨等恶劣天气会出现漏水和墙壁渗水等情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之前遇上恶劣天气,党支部都会发动党员干部入户了解阿强的生活情况,同时劝说他撤离,到村内的文化楼暂住,并为他提供照顾服务。”三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永昌说。
一直以来,三富村党支部密切关注阿强的生活情况,并联合桃源镇规建办、民政部门,对他的房屋进行了多次修缮,由于房屋结构等问题,始终治标不治本。彻底消除阿强房屋安全隐患的最佳办法,是实施重建。
由于无法与阿强的父亲取得联系,无法出具房屋的相关土地使用者证明文件,导致三富村党支部无法通过农村危房改造资助政策为阿强的房屋重建筹集资金。对此,三富村党支部主动联系上级部门,并向桃源镇规建办反映相关情况,积极为阿强的房屋重建争取资金。同时,该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干部与乡贤等爱心人士沟通,助力资金筹集工作。在上级各部门的积极协助下,阿强的房屋重建工程得以顺利开展。
多方沟通
顺利确定新房建造地址
此前,由于无法与阿强的父亲取得联系,相关证明文件无法落实,导致三富村党支部无法通过拆除危房来重建房屋,需要另寻合适的地点建造新房。
对此,三富村党支部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对村内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摸排,并向村民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同时,积极发动党员干部与阿强的亲戚沟通,在阿强家族的土地中为新房建造选址。在阿强的亲戚支持下,三富村党支部选定危房旁边的一处闲置地建造新房,阿强的亲戚还主动配合清除闲置地上的果树及杂草。今年4月,阿强的房屋重建工程正式开工,6月18日,已基本完成房屋的建设。该村党支部还在原来危房的院子中新建了一座厕所,并铺设好电路,预计新房7月初可入住。
近日,记者走访阿强的新房看到,屋内的基础设施已基本装设完毕,整洁干净亮堂的新房与一旁的旧危房形成了鲜明对比。阿强在陈永昌的帮助下,正在努力学习相关设施的使用方法。“阿强虽然是智力残障人士,但使用一些简单的电器是没有问题的,基本的日常生活可以做到自理。不过,像做饭之类就需要我们党支部和他的亲戚照顾了。”陈永昌表示,接下来,三富村党支部将持续跟进阿强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情况,进一步保障每一位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阿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可以住上既安全又舒适的新房,我也感到十分高兴,感谢党和政府对阿强的关怀与帮助!”一直照顾阿强生活的亲戚陈建芳说。
改善环境
让困难群众住得安心
据了解,桃源镇今年积极向上级争取建设资金,共申请危房改造资金约25万元,为该镇6户符合危房改造的人员申请了危房重建、房屋维修,解决了他们的住房安全问题,改善了他们的居住环境,让困难群众住得放心、安心。
桃源镇规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扎实做好农村低保户、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和分散养育孤儿等困难家庭的危房改造工作,该镇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慈善会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项目工作的通知》,通过各村(社区)入户摸底调查,共核查6户低保、特困家庭房屋受资助重建或修缮,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同时,桃源镇鼓励各村(社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动热心企业、热心群众捐资赠物等方式,为困难群众改善居住环境,帮助困难群众重建“安乐窝”敲开“幸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