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少珍烈士
2021年6月22日,鹤山市沙坪七小开展“童心向党·我向党旗敬个礼”主题活动,通过识党旗、学党史、唱党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党的热爱,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感。 黄继明 摄
鹤山文化中心广场矗立着醒目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造型。 冯铭军 摄
2021年4月29日,鹤山市沙坪街道群众党史大讲堂上,85岁的老党员胡炳伦声情并茂地讲党史。
国道G325线鹤山大雁山至桃园段改线工程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助力鹤山加快发展。
方奕智烈士
余少杰烈士
温许荣烈士纪念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首鹤山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巨变,成就辉煌催人奋进!
从中共鹤山支部到全国最早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之一的鹤山县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从我军最早使用“人民解放军”称谓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到金岗战斗一役宣告鹤山解放;从解放后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到改革开放之初贯彻“依靠科技,实行工业兴县”方针,再到如今加快构建“三带三心”城市格局,建设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首鹤山革命建设改革,百年实践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鹤山人民以勤劳智慧,推动鹤山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鹤山市委书记林贤进表示,当前鹤山正处于负重前行、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头,在新征程上还会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鹤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发扬“创新创优、团结奋进”的鹤山精神,高质量推进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建设,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A 砥砺奋进谋发展
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并开始创建工作,连续四年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获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珠西物流枢纽加快建设,鹤山工业城升级为省级高新区……
近年来,鹤山市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江门市委部署安排,砥砺奋进谋发展,积极抢抓“双区”重大机遇,特别是当下围绕构建“三带三心”城市格局,坚持“工业承深圳、服务接广州、城市连江佛”,奋力建设有温度、有速度、有热度、有高度、有深度的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走出了一条具有鹤山特色的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鹤山从一个单一的农业经济县,逐渐崛起成为多产业聚集的工业大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明可达、美雅、雅图仕等众多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企业在鹤山发展壮大,得润电子、富华装载机、博盈特焊、信义玻璃等一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行业“龙头冠军”落户鹤山,鹤山凝聚起经济腾飞的磅礴之力。据统计,“十三五”时期,鹤山共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193个,计划投资额达117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104家,世运电路成为首家在上交所上市的江门企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新增外资企业149家,利用外资3.78亿美元。水暖卫浴成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技改投资年均增速达30.6%。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和省市级创新平台达216家和247家,均比2015年增长4倍。
今年1-5月,鹤山经济平稳运行,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8.20亿元,增长5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75亿元,增长38.9%,增速在江门市排名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3亿元,增长24.6%,增速在江门市排名第二;进出口总额95.1亿元,增长41.3%,增速在江门市排名第一。
B 为民服务守初心
夏至时节,骄阳似火。位于鹤山市宅梧镇的荷村,一场“美荔乡村”公益助农直播活动犹如一股清泉,滋润了荔农的心。
作为鹤山市的农业大镇,宅梧镇荔枝种植历史悠久,今年更是荔枝丰收的大年。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荔枝销路受阻,一颗颗鲜红饱满的荔枝遭遇了滞销,成为荔农“急难愁盼”的问题。
“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为民服务守初心。我们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和动力,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全年,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鹤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聂加伟说。
“近几周以来,党和政府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帮我们拓展销路,比如联系采购商、开展线上直播活动等。今年,荷村的荔枝已经销售八成。”宅梧镇荷村村党委书记罗业茂表示。
“我们党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帮助荔农销售荔枝,是鹤山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体现,将促进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宅梧镇党委委员黄俊灵说。
而在鹤山市共和镇大凹村,为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共和镇本地企业和鹤山市新供销塔百奇贸易有限公司合力搭建电商平台,打造“政府+企业+电商+农户”产业助农模式,进一步整合大凹农产品资源,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优质瓜菜“走出”共和,带动农户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在址山镇凌村,为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该村党支部通过流转的方式,将5条自然村约146户的“三分田”集腋成裘、聚小成多,用于引进睡莲项目,有力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促进农业升级、农民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据了解,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鹤山市领导牵头,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落脚点,确定了100件民生实事。
近年来,鹤山还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鹤山公园等成为市民休闲生活的好去处,鹤山文化中心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阵地,沙坪河综合整治工程让生态环境更加好了,国道325改线大雁山至桃源段主辅道等重点交通工程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一项项亮点工程都彰显着鹤山市委、市政府为民服务的初心。今年,鹤山计划投入6500万元,对11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升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C 使命担当铸辉煌
百年风华正茂,砥砺复兴之志。
今年6月3日,鹤山市顺利通过水利部、财政部审核,确认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成为全省唯一。据悉,鹤山市委、市政府计划投入3.42亿元开展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这充分彰显了鹤山市委、市政府的使命担当。
今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
在鹤山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林贤进指出,要在重温党史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饮水思源,汲取前进的力量,切实夯实思想之基、把握时代发展之势、担当为民之责、增强斗争之力、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方向之舵,通过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凝聚起在新征程中建设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的强大力量。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站在百年历史新起点,鹤山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在重点打造千亿大平台、培育百亿产业集群、融入湾区、创新驱动、构建大城格局、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等七个方面勇开新局,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加快建设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和富裕和谐幸福新鹤山。
继往开来
鹤山党史大事记
●1921年5月1日,《新平冈报》正式出版,成为鹤山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进入鹤山创造了思想条件。
●1921年9月23日,沙坪打石、理发、制香三个行业的工人罢工,鹤山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走上政治舞台。
●1923年1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鹤山县支部在雅瑶三端冯公祠成立,彭刚侠任书记。
●1924年11月,中国共产党鹤山支部成立。
●1927年5月13日,鹤山县苏维埃政府成立。
●1938年12月2日至4日,日军偷袭古劳,鹤山民众抗日自卫团打响鹤山人民抗战第一枪。
●1938年12月,中共鹤山县特别支部成立,标志鹤山党组织的重建。
●1939年3、4月间,中国抗日军民打响沙坪保卫战,其中,南山之役击毙日军86联队队长、2名大尉及士兵40余名。
●1940年7月,中共新鹤县工委决定撤销中共鹤山特支,成立中共鹤山西北区工委。
●1944年10月,广东中区纵队主力部队抵达云乡,与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会师,并正式公布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中区纵队番号。
●1945年1月20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司令部驻宅梧靖村余氏大宗祠。
●1945年3月,云乡战斗打响。
●1945年8月15日,鹤山人民抗日武装对日最后一战爆发。当天,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江会日伪军共260余人窜至共和铁岗洗劫,被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二团击退。
●1945年11月,为执行国共《双十协定》,中共在粤中停止武装斗争。
●1948年春,我军在全国战场转入战略进攻,新高鹤区工委提出“开发高鹤山区,饮马西江”的战略,5月,茶山战斗爆发,实现“饮马西江”的战略目标。
●1949年2月,宅梧解放、鹤山四区解放区初步形成;3月,鹤城和平解放,三区解放区初步形成,新高鹤解放区有了比较稳固的后方,鹤山武装斗争已成燎原之势。
●1949年4月26日,简师起义受到解放区军民的热烈欢迎。
●1949年6月20日,鹤城华南楼战斗打响。
●1949年10月19日,金岗会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五军四十四师于当日中午到达鹤山龙口金岗圩,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司令部和独立一团会师。
●1949年10月22日,沙坪解放。当天,沙坪各界举行欢迎解放军进城大会,粤中纵队第六支队第十九团全体指战员600余人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南山进入沙坪。群众站在公路两旁热烈鼓掌欢迎,各商店燃放鞭炮,场面非常热闹。
党史纵横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鹤山成立
1921年5月,当时的鹤山雅瑶镇平冈乡依托宋氏大宗祠兴办新学,正式创办《新平冈报》,传播新思想、新文化,这也成为鹤山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为当地民众接纳共产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进入鹤山创造了思想条件。
1923年11月,雅瑶镇雅瑶村三端冯公祠成立了鹤山第一个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11月,鹤山第一个党支部成立。1927年12月,在党的领导下,鹤山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建立。当时,雅瑶镇交通便利,又开风气之先,群众基础好,让中国共产党组织首先在这里获得了发展之机。
此后十年,因白色恐怖笼罩,鹤山革命暂时转入低潮,直到1938年,中共鹤山特别支部在鹤山市龙口镇青文村世昌温公祠重新建立。1940年7月,中共新鹤县工委为加强对鹤山北半部党组织的领导,撤销中共鹤山特支,成立中共鹤山县西北区工委,作为发动和组织全县人民抗日的政治核心。后来,中共鹤山县西北区工委发展成为中共鹤山县委。
此后一段时期迎来了鹤山党组织发展的高潮。1940年,中共新鹤县工委、广东中区特委机关以及广东中区特委书记刘田夫也从新会、开平等地转移至鹤山市址山镇大朗东升村胜庐和回龙村,组织领导当地群众开展革命工作,郭佛、郭祥等本地同志相继加入共产党,大朗党支部等先后成立。
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广东中区纵队受省委指令西进,1945年1月20日,在鹤山市宅梧镇的靖村余氏大宗祠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指挥粤中地区的抗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鹤山开展起独立自主的人民游击战争。据了解,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成为是我军最早使用“人民解放军”称谓的部队,鹤山也成为“人民解放军”番号的诞生地之一。
据了解,当时,宅梧靖村一带有良田万亩,人口众多,社会形势相对稳定,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迅速壮大,奠定了胜利夺取政权的基础。在此期间,发生了有名的云乡战斗,云乡战斗旧址——云乡张怀楼现在是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单位。
在形势继续向好的情况下,鹤山党组织和部队(粤中军分委和新高鹤人民解放军总队)挥师向东,重新进占西江流域附近更具战略意义的古劳镇茶山、龙口镇金岗一带,执行“饮马西江”战略,建立了茶山根据地,并于1949年6月14日,在金岗战斗一役中歼灭国民党反动军队2个连,基本消灭了在鹤山的国民党反动势力,1949年10月22日,沙坪各界举行欢迎解放军进城大会,鹤山全县得以解放!
学史力行
挖掘红色资源 凝聚奋进力量
一座城市总会有一种基本色。鹤山地处珠三角腹地,北靠浩荡的西江,广府文化、西江文化、侨乡文化、客家文化在这里纵横交汇,孕育出岭南保存得最完好的万亩古劳水乡,诞生了一代影后胡蝶、咏春拳祖师梁赞、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等名人志士。除此之外,鹤山还是一方红色沃土。这里有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留下了可歌可泣故事——云乡战斗、简师起义、茶山战斗、凤凰山战斗、金岗会师,红色基因深厚。
一座强大的城市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当前,鹤山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正精神饱满、如饥似渴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些红色资源,蕴含着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感悟初心使命、接受精神洗礼、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目的是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物质力量是有限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必须知难而进,坚韧前进。正如鹤山市委书记林贤进所说:“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发扬‘创新创优、团结奋进’的鹤山精神,凝聚经济腾飞的磅礴之力,高质量推进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建设。”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用红色资源汇聚发展合力、凝聚奋进力量。我们要坚持保护为先,着力把这些红色资源保护好,建立鹤山“红色基因库”。其次,要用好红色地图,深入挖掘红色人物的英雄故事,特别是淬炼出一批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再次,要聚焦为民服务,结合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坚持把红色情怀厚植在面积1083平方公里的鹤山大地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最后,要聚焦铸魂育人,发挥好100名红色宣讲员的作用,充分用好用活全市148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大力唱响红色主旋律,把红色文化传播到基层一线,让红色故事走进千家万户,用红色基因武装干部群众头脑,使红色资源在鹤山大地真正“立”起来、“活”起来、“火”起来!
先烈风采
他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鹤山革命斗争历史中,涌现出了无数革命先烈,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丰功伟绩。
方奕智烈士
方奕智(1920-1945年),鹤山市沙坪街道坡山方屋村人。方奕智幼时家境清贫,得亲友资助,进入鹤山县立中学读书并接受新思想洗礼。1938年,他经鹤山爱国民主人士宋森介绍,投奔延安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秋,方奕智回到鹤山,以小学教师的身份作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44年秋,在新高鹤人民抗日游击队中,方奕智作为抗日民运队队长组织民运活动。1945年春,国民党顽军疯狂扫荡新高鹤抗日根据地之时,方奕智与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二团部分战士留守云乡坚持斗争,并于宅梧靖村英勇就义,牺牲时未满25岁。
邓少珍烈士
邓少珍(1920-1945年),女,原名邓始明,小名邓玲宽,鹤山市古劳镇维墩旧村人。
邓少珍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早逝,靠两个哥哥出外打工维持一家生活。1940年起,她积极参加中共维墩支部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和“青年业余读书会”。1944年10月,她参加广东中区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结业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加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部队。
1945年5月13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三团在鹤山县宅梧荷村龙潭山休整时被国民党部队偷袭,邓少珍奉命收容失散的战士和护理伤病员;19日,国民党高明县大幕自卫队何志坚部下乡扫荡时收到情报,率队偷袭大简村交通站,妄图将交通站和部队伤病员一网打尽。面对敌人,邓少珍从容镇定,一方面安排伤病员安全撤退、隐蔽;另一方面紧急处理党的重要文件,然后只身留守交通站。由于遭叛徒出卖,邓少珍被捕。
被捕后,邓少珍坚决不泄露部队及伤病员的去向,在被押回大简村的路上被杀害,其时年仅25岁。大简村群众把邓少珍葬于村里的后山上。
温许荣烈士
温许荣(1913-1945年),鹤山市龙口镇青溪榄堂村人。
温许荣出生于贫农家庭,自小在家耕田。1939年春,温许荣参加党领导的青溪抗日自卫队。同年5月,被中共鹤山特支批准为青溪第一批农民党员。
1944年8月,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政治处主任谭煦照到青溪,号召青年党员参加游击队。温许荣与本村青年党员温明、温少琼等一起参加了新鹤人民抗日游击队。不久,温许荣被送到中共广东中区举办的第一期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任军事情报联络员,主要任务是来往于鹤山、中山两地,传递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与珠江纵队的重要军事情报。其间,他经常只身步行往来于日军和国民党占领区,出色地完成了部队交办的任务。
1945年5月12日,从珠江纵队司令部返回鹤山县皂幕山区寻找部队领导机关时,温许荣因国民党军的大扫荡而负伤,伤愈返回部队时,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温许荣严守秘密,惨遭杀害,牺牲时未满32岁。
余少杰烈士
余少杰(1907-1928年),鹤山市宅梧镇靖村大村村人。
1924年12月,余少杰刚满17岁,就报考了黄埔军校并被录取为第三期学生。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接近共产党人。1925年冬毕业前夕,余少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1月,军校毕业后,余少杰被中共广东省委派到广西工作。同年4月,党组织又派其到右江地区,是第一位到右江地区工作的共产党员。他以国民党第16军军部秘书的身份作为掩护,在右江地区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成立中共右江地区第一支部——恩奉特别支部,任特支书记,后任中共广西特委委员、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常务委员。
1927年7月,余少杰把广西右江各县农军划为三路军,并兼任第三路军总指挥,指挥农军攻占果德、思林、镇结等县。1928年5月,他前往香港,向中共广东省委汇报工作。同年10月,按照省委指示,余少杰从香港返回广西右江,布置新的革命斗争任务。其乘“日光”轮返至隆安时被叛徒梁鹤如出卖,他在跳江突围时中弹受伤被捕,被监禁于南宁监狱。国民党反动派对余少杰严刑拷打,但是,没有能从他那里获取任何信息。不久,余少杰被秘密杀害,牺牲时仅21岁。
本版文图/杨光明 谌磊 麦和幸 朱强(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