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研学游,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开栏语
8月12日,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到鹤山调研。鹤山是陈岸明履新后调研的第一个市(区)。当天,陈岸明深入鹤山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物流园区、信访服务中心等地调研,对鹤山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他强调,鹤山要抢抓“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树立国际视野,找准发展方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取更大突破。
鹤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传达学习陈岸明调研精神,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按照要求,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贯彻落实,推动相关工作迈上新台阶。今起,本报推出“抢抓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专栏,聚焦工业经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民生福祉等领域的工作经验、成效、目标,为鹤山抢抓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排在首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今年以来,鹤山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源动力,积极探索运用点状供地政策,及时出台《鹤山市实施点状供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突破瓶颈问题,推动乡村产业项目落地,为鹤山实现产业兴旺打下坚实基础。
策划统筹/杨光明 谌磊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谌磊 杨光明
通讯员/梁啟标 彭广湘
积极探索点状供地 突破乡村产业发展瓶颈
鹤山市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主要有茶叶、粉葛、花卉、果蔬等农业特色产业。自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鹤山市涌现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鹤山茶产业,目前,鹤山市茶叶产业园已累计完成投资近9600万元,其中统筹涉农资金约2300多万元,撬动企业投资约7300万元。鹤山市鹤山红茶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获得省认定。
“虽然鹤山农业产业基础不错,但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要想继续做大做强,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合理必要的用地需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鹤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按照传统的供地方式,现有规划的乡村产业用地,在土地利用性质转换上困难重重,已成为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例如,在鹤山市茶叶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茶叶加工、农旅融合等项目开发大多依托山地、水体等自然生态空间,建设用地规模小且分散,按传统片状供地的方式,难以满足乡村产业发展的建设用地需求。
为切实突破瓶颈,解决茶产业用地掣肘难题,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鹤山市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途径,采用点状供地方式发展乡村产业项目,在生态保护的大前提下,利用鹤山的丘陵地形,既有效解决乡村产业项目用地难题,又盘活农村土地资产,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实现保护原生态与发展茶产业双促进、双提升。
鹤山市推出了一系列推进点状供地的政策举措。如在强化制度保障方面,鹤山在江门地区率先编制并印发《鹤山市实施点状供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明确点状供地的使用范围、规划选址,以及属地镇(街)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实施程序、后期监管等内容,规范化推动点状供地项目落地落实。
去年,鹤山市农业农村部门多次开展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调研摸底工作,结合建设省级茶叶产业园的契机,收集形成鹤山全市乡村产业用地需求清单。同时,加强与鹤山市自然资源部门的沟通协作,达成优先支持发展茶产业项目的共识,从乡村振兴、产业规划、用地布局等方面考虑,梳理出一批可实施的茶产业点状供地项目。
此外,鹤山市还通过强化宣传培训,优化简化审批程序;强化“抱团”编制,降低项目落地费用;强化分类审批,节约企业用地成本;强化灵活运用,落实建设用地指标等举措,切实推动乡村产业项目点状供地工作落到实处。如,对符合规划选址的点状供地项目,要求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功能布局和地块,并采用“抱团”的方式,减轻村集体、企业的负担。其中,宅梧镇报送的3个乡村产业点状供地项目,统一打包给专业公司编制实施方案,节省了费用,提高了效率。
积极谋发展求突破
10个项目先行先试
鹤山还依托点状供地,在“点”上谋发展、求突破、促增收,着力推动乡村产业项目落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招商引资持续向好,成效显著。
据了解,目前,鹤山已确定10个乡村产业项目先试先行点状供地政策,包括:古劳镇茶山生态园、址山镇盛农种植园、宅梧镇香草小镇、宅梧镇联威茶园、宅梧镇态和然茶园、共和镇来苏茶场、宅梧镇千祥云集旅游公司特色民宿项目、古劳镇华侨城古劳水乡生态旅游度假区、鹤城马耳山乡村旅游项目、龙口镇生态园。此外,还有涉及沙坪街道、鹤城镇等在内的多个乡村文旅项目正在洽谈中。
“鹤山市有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前提下,发展乡村产业项目正当其时,顺理成章。点状供地作为一种更加灵活、更加精细的土地利用政策,符合新时期土地利用活动的发展规律以及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方向,能有效降低建设活动对乡村土地农业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影响。”鹤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用好用活点状供地政策,能实现“建多少,转多少,供多少”,促进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延长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此外,鹤山点状供地政策的实施,激发了社会资本“下乡”的积极性,坚定了农业企业的发展信心,不少客商主动谋求合作。这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村民可以通过获取租金、入企务工、发展个体经营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实现在“家门口”致富的美好愿景。
接下来,鹤山市将继续用好用活点状供地政策,盘活乡村闲置集体土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节约项目落地成本,积极促进农民增收,精准助推乡村振兴,奋力谱写鹤山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