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工信部批复同意创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鹤山工业城成为核心区。
柏威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德资企业,在鹤山发展超过十年,其主营加工皮革、皮革制品、皮革半成品及其副产品,主要服务德系高端汽车品牌和欧洲、北美等地鞋类品牌。
位于鹤山工业城的中欧创新中心。
建设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核心区(以下简称“中欧合作区核心区”),是江门市委对鹤山今后发展定位的正确把握,是对鹤山实现跨越发展的深厚期望,同时也是鹤山未来发展的重要机遇和使命。
面对这一新发展定位和机遇,鹤山市十三届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勇担中欧合作、融入湾区新使命,奋力建设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以率先领先的姿态,全力打造国家级对外开放新窗口”的奋斗目标。可以预见,中欧合作区核心区建设将是鹤山未来发展的“重头戏”,成为鹤山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通讯员/麦和幸 朱强 唐景华
勇担中欧合作新使命
打造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是我国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中小企业利用国际创新要素、实现集聚发展和创新发展,能够产生较强的规模效应和社会经济效益。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欧合作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大可能。
面对新形势,江门重提中欧合作,并将该项工作提升到全新高度。作为推进中欧合作区建设的主阵地,鹤山市迅速落实江门市委部署。鹤山市十三届一次党代会提出,鹤山要勇担中欧合作、融入湾区新使命,全力打造国家级对外开放新窗口。
对此,鹤山有着深厚的基础。早在2016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创建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与江门市人民政府共同规划建设。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中欧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其核心区位于鹤山工业城。
近5年来,在江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鹤山举全市之力建设中欧合作区核心区,推动鹤山工业城跻身国家开发区目录、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及广东省高新区,成为鹤山乃至江门开展中欧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是唯一一个面向欧洲全域的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成功获批创建后,鹤山工业城凭借综合优势被确定为核心区。”鹤山市科工商务局副局长吕树明说。
吕树明表示,中欧合作前景广阔,工信部支持设立中欧合作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双区”、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战略高度契合。
“中欧合作区核心区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在铁路、高铁、高速相互链接,更多高端要素资源在核心区流动、集聚,为推动中欧合作区核心区建设提供更多有利条件。当前鹤山正全力支持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在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做大做强中欧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这一品牌。”吕树明说。
谋划发展定位
加快中欧产业对接
中欧合作区核心区是江门市委对鹤山今后发展的主要定位。自鹤山市十三届一次党代会以来,鹤山市委高度重视,加快推进中欧合作区核心区建设工作。
据了解,目前鹤山市已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发展规划、招商推介、中欧班列、对欧创新服务中心、职业教育等5个工作专班,统筹抓好中欧合作区核心区建设各项工作。
10月14日,鹤山市委召开中心组(扩大)专题报告会暨推进核心区建设动员会,以市镇村三级干部大会的高规格,谋划推进核心区建设,并邀请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燕鸣作专题辅导报告。10月20日,鹤山市再次召开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核心区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以中欧合作区核心区建设作为鹤山的新动能、新篇章、新未来,研究部署、抓好落实。
在王燕鸣看来,当前,国内制造业、服务业、消费等方面发展面临新一轮提升,欧洲在很多方面有借鉴意义,双方合作空间较大。而鹤山在区域上优势很强,临近广州、佛山,对接深圳、珠海,在中欧合作产业上也有很大的优势,现在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鹤山已经有了中欧合作园区的基础,‘专精特新’的产业也很多,现在在国家支持的层面上,提升为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很符合高质量发展的业态。如果充分对接制造优势、市场优势和管理效率,有很多领域能够和欧洲的元素实现很好的融合。”王燕鸣说。
鹤山各部门、镇(街)紧抓中欧合作机遇,纷纷推出新举措,结合各自实际,谋划各自在中欧合作区核心区建设中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加快中欧产业对接,推动中欧合作区核心区做实、做强、做优。
如今,中欧合作区核心区的概念范围正在扩大。“我们计划扩大核心区规模,将核心区由鹤山工业城扩大至‘一城一中心两园区’,全面纳入江门大型产业园区北部片区,目前已报上级审批。”吕树明说。
中欧合作
应“引进来”“走出去”
近年来,鹤山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招商不断取得新突破,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后劲十足。据统计,五年来累计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193个,计划投资额达1173亿元,包括中国500强企业创维、联塑、信义等超10亿元以上项目20多个。
而在中欧合作方面,鹤山也有不错的成效。据统计,鹤山现有规上欧洲企业17家,2020年总产值27.54亿元,纳税2.2亿元,外贸进出口额17.78亿元。据统计,鹤山全市260多家企业与欧洲有经贸往来,对欧贸易占全市外贸约两成。
其中,维龙珠西智慧物流产业园由意大利维龙集团投资建设,投资1.2亿美元。弗兰卡(瑞士)、泰美斯(俄罗斯)、法罗力(意大利)分别在鹤设有亚太地区的研发生产总部,定期接受欧洲派驻技术专家指导。
位于鹤山市鹤城镇的柏威皮革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德资企业,在鹤山投资发展超过十年,其主营加工皮革、皮革制品、皮革半成品及其副产品,主要服务德系高端汽车品牌和欧洲、北美等地鞋类品牌。
“鹤山地处大湾区腹地,柏威在鹤山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证明了欧资企业在鹤山投资是正确的选择。当前鹤山全力推进中欧合作,这令我们欧资企业对未来发展更加有信心。”柏威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行政与财务总监邓黎明说。
除了“引进来”之外,近年来,不少鹤山本土企业也积极“走出去”,加强对欧合作。例如,得润电子收购了意大利柏拉蒂电子公司,并成立鹤山柏拉蒂电子公司,以此成功打入世界顶级汽车企业供应链,目前得润柏拉蒂电子技术合作新能源车载充电机已投产。
对欧洲先进的管理和设计理念进行学习,使许多鹤山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江门市鹏程头盔有限公司为例子,该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是一家专注于欧洲市场的本土企业,主要以生产高档摩托车头盔和摩托车服装为主,去年头盔制品销量超230万顶。
“我们将产品的设计放在了西班牙,并聘请了西班牙团队负责产品的外观设计,这样更利于迎合国外市场需求。”鹏程头盔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如今,鹏程头盔的销售网络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速推进
中欧合作平台建设
中欧合作的深入推进,离不开产业平台的支撑。鹤山市十三届一次党代会提出,鹤山市将全速推进中欧平台大建设,全力将中欧合作区核心区打造成为对外合作的重点平台,从产业对接、技术合作、项目招引等方面深化中欧合作。
而在产业发展上进一步加速规模突破,鹤山将以中欧合作区来整合江门大型产业园区鹤山片区开发,着力推进珠西物流中心、江门(鹤山)精细化工园和江门万亩新兴产业园(雅瑶片区)平台建设。
“同时,我们还将着力引入适宜欧洲企业发展的平台、支持欧洲企业发展的配套服务和成熟的建设经验、运营理念,通过建设一批高标准工业厂房,成立欧洲企业服务中心、中欧创新中心,引进欧洲职业教育体系,并争取年内开通中欧班列等措施,为欧洲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吕树明说。
当前,鹤山市正积极对接工信部中小企业促进中心,探索引荐第三方决策咨询机构为中欧合作区核心区建设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同时积极争取中欧合作区核心区更多资源和创新试点任务。
如,在项目招引方面,鹤山将针对欧企“重资本、轻资产”的运营模式,积极与平谦集团进行接洽,借助其专业从事涉欧工业地产开发运营的模式经验和丰富的欧企资源(其引入企业85%为外企,拥有成熟的对外招商平台、团队和企业资源),通过搭平台建园区,吸引更多欧企落户鹤山,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同时,鹤山将创新合作模式,以欧洲各国驻穗领事馆、湾区欧企为切入点,借助得润、创维收购欧企和弗兰卡、柏威、法罗力等落户欧企,以商引商,探索“欧洲技术+鹤山转化”“欧洲企业+鹤山落地”合作模式,扶持本地贸易企业扩大对欧业务量。
在创新服务方面,鹤山将加快推动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落地,谋划在工业城打造中德人工智能产业园,设立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总部基地、五邑大学中欧人工智能学院、中欧加速器等,积极引入欧洲标准检测机构,并设立中欧创新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对接五邑大学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综合训练中心,设点提供研发、检测服务,为核心区企业解决产品设计和试产等技术难题。
接下来,鹤山将开足马力、加紧推进核心区建设,争取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第一批对欧合作重大项目签约,并围绕中欧合作主题,加大干部轮训、绩效考核和社会宣传力度,进一步把鹤山上下的注意力、想象力、创造力凝聚起来,推动核心区建设掀起新高潮、开创新局面,担起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建设中的鹤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