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市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亲子活动,进一步加强与高层次人才的联系和沟通,落实落细人才新政服务。 鹤山市人社局供图
鹤山市推动“校企合作”,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推行“现代学徒制”,学生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并参与相关培训。 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供图
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德国赋优教育集团开设德语培训班,对接产业发展,提升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鹤山市不断加大“鹤才卡”的宣传推广力度,举办“鹤才卡”体检体验活动暨健康管理讲座,为各行业领域的135名高层次人才提供精准健康体检服务。 鹤山市人社局供图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张舜同(署名除外)
今年以来,鹤山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推进江门市“人才倍增”工程,多措并举,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鹤山高质量勾勒“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发展蓝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不久前胜利召开的鹤山“两会”指出,要开启中欧合作新篇章,提升中欧合作“首位度”,把中欧合作区建设作为“头号工程”。当前,鹤山正在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中欧合作区,高水平打造对欧合作新高地,人才更是推进中欧合作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面对中欧合作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鹤山市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吸引和培养更多优质人才参与中欧合作区建设?记者专门进行了采访。
1
坚持党管人才
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记者从鹤山市委组织部了解到,鹤山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根本性地位,把党管人才原则贯穿到人才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今年以来,鹤山市印发《鹤山市2021年度党建工作方案》,把人才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同时,鹤山市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格局,通过成立鹤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小组及下辖机构统筹协调作用,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用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
鹤山市还不断健全细化考核体系,强化考核激励,增加人才工作考核分值,建立全市重点人才工作跟踪反馈制度,推动工作重心下沉,创新建立了“1+1+N”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并以“党建办+经济发展办+相关部门”联动的方式打造镇级人才工作者队伍,夯实基层工作力量。
鹤山市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通过持续实施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市管专家和高层次人才制度,由143名鹤山市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专家人才274名,帮助解决问题87个,并举办了2021年鹤山市市管专家和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此外,鹤山市在全市人才队伍中深入推进模范人才宣讲会等“八个一”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邑才心向党 初心放光芒”高层次人才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鹤山市推荐了12名高层次人才作为新一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一步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2
发挥政策优势
强化招才引才
据了解,截至今年11月,鹤山市共有专业技术人才17247人,登记在册的高技能人才2619人次,江门市高层次人才1147人,其中,一级高层次人才4人、二级高层次人才66人、三级高层次人才1077人,人才保有量位于江门前列。
近年来,鹤山市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助力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聚才之城。今年5月,鹤山市立足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重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打造尖端人才引领工程、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产业人才倍增工程、社会事业人才汇聚工程、扶持人才创业工程等九大工程。
《意见》出台的35项人才新政,含金量高、惠及面广、支持力度大,涵盖人才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各方面,聚焦人才引进、培育、激励和服务全过程。其中,关于人才引进培育举荐、住房、医疗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有近20项,为企业引进、激励和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鹤山市发动有关职能部门对企业加强相关政策宣传,进一步加大与企业的沟通力度,提高全社会对于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企业人员提升技能水平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鹤山市提高了相关政策的补贴标准和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晋升的补贴标准。据了解,新引进在鹤山市工作的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以及正高、副高级等职称的职业技术人才,可领取最高20万元的生活补贴和最高50万元的购房补贴;在鹤山市晋升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最高可领取6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晋升工程、农业类的初中级人才最高可领取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鹤山市还实施职业技能登记认定载体补贴、认定补贴等技能人才引进培育激励措施,进一步加大引才育才力度,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据悉,目前,鹤山市共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企业类)19家,其中,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被授予“广东省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示范单位”称号。
此外,鹤山市出台了《鹤山市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奖励办法》《鹤山市重大产业项目奖励办法》等政策。
有效解决人才子女的读书问题,是人才选择鹤山、扎根鹤山的重要因素。2018年,鹤山市印发《鹤山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暂行办法》,积极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的入学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协调安排120名高层次人才子女自主选择入读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进一步解决人才落户鹤山的后顾之忧。
3
推出优质服务
夯实人才归属感
“做好人才的生活保障服务,是推动人才落户鹤山、扎根鹤山参与建设的重要抓手。”鹤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鹤山市不断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提升人才服务质量。今年,鹤山市推出“一站式”人才集成审批服务系统,通过“线上政策服务大厅”“人才政策计算器”等服务载体,实现政策和企业、人才的智能匹配。同时,通过“大数据+人才服务”模式,实现人才补贴线上申请、人才技术需求线上对接、人才信息线上管理等“一站式”人才服务。
鹤山市还聘请专职“人才管家”,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生日送祝福活动、中秋节座谈慰问活动、爱国观影活动、亲子活动等,进一步加强与高层次人才的联系和沟通,做到主动送政策上门、主动了解需求、主动听取意见和建议,落实落细鹤山市人才新政服务,营造暖心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鹤山市今年2月推出“鹤才卡”服务。“鹤才卡”可为鹤山全市高层次人才提供教育提升、运动休闲、医疗保健、家政商旅四大类共25项全方位贴心服务,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助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鹤山、建设鹤山。今年以来,鹤山市不断加大“鹤才卡”的宣传推广力度,举办了“鹤才卡”体检体验活动暨健康管理讲座、“和名医为友,与健康同行”等活动,为各行业领域的135名高层次人才提供精准健康体检服务,得到众多高层次人才的一致肯定。据了解,截至目前,鹤山市享受“鹤才卡”服务的人才达1147人。
4
发挥平台优势
为人才提供舞台
“打造优质的产业平台和各类研发中心,是鹤山市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相关人才落户鹤山、建设鹤山的重要动力。”鹤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鹤山市着力构筑产业平台,拓宽引才渠道,依托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鹤山工业城省级产业集聚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大平台,建成中欧创新中心并投入使用,探索“欧洲研发+鹤山转化”“欧洲总部+鹤山基地”产业协作新模式。
同时,鹤山市着力搭建人才舞台,通过聚焦江门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和鹤山市“3+2”重点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依托雅瑶新兴产业园、珠西物流枢纽中心、鹤山工业城、精细化工园、空港经济区等重大平台,对标欧洲先进管理理念和工作标准,建立健全“人才+项目+平台”联动机制。
其中,鹤山市大力推进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鹤山分中心建设;成功推动鹤山工业城与中创材料谷、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打造“世运电路新一代电动汽车高端互联接载板”创新平台;华鳌合金建成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博士工作站;推进广东材料谷建设,打造博士创业基地和企业家创新基地等。
此外,鹤山市大力推进人才科研平台建设,提升企业的科研实力,近年来,推动鹤山企业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湖北大学等合作建设博士、博士后平台,推动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与鹤山市签订合作协议建设鹤山首个人才供给基地。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鹤山市还存在产业平台不够大、城市配套尚需完善等短板,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产业平台建设,深入挖掘创新创业的本土资源。下一步,鹤山市人社局将结合中欧合作区建设,成立人力资源产业园,并进一步引入一批有实力、有规模、规范的人力资源企业助力鹤山招才引才及招商工作,推进中欧合作区建设。”上述负责人说。
5
培养本土人才
强化职业教育
除了吸引外来优质人才,培养好本土中欧合作建设人才、加强职业教育,也是助力中欧合作区建设的重要一环。
今年以来,鹤山市聚焦中欧合作区建设,在职业教育方面下功夫。10月,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德国赋优教育集团开设德语培训班,选取50名学生参加培训,旨在更好地对接产业发展,提升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11月,鹤山市委组织部、鹤山市委党校举办职业教育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加深、提高相关部门、企业、单位负责人对建设中欧合作区的理解和认识,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快推进鹤山职教园区建设,构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力中欧合作区建设。
鹤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吸引职业教育人才方面,鹤山市通过引进社会资源、高校教师资源、企业人才资源,进一步弥补职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短板。除了通过公开招聘职业教育人才,鹤山市还依托与高校合作,利用高校师资力量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层次。特别是今年以来,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德国赋优教育集团等开展紧密合作,这些高校、教育机构等为鹤山职业教育人才的教育素质提升提供了较大支持,进一步助力鹤山市培养本土职业教育人才。
此外,鹤山市重点打造鹤山工业城职教园区、暨南大学教育学院江门分院等人才载体,并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打造“学习—实践—培优—就业”人才技术供应链;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打造“红色+侨校+名校”人才培育综合体,累计培育技能人才2900多人。
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鹤山市通过推动“校企合作”,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推行“现代学徒制”(即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让符合条件的学生到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并参与相关培训,借助企业的人才资源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更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加深学生对中欧合作区建设及鹤山企业发展现状的认识,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快速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
“目前,学校在推进‘现代学徒制’方面仍缺少企业技术骨干的进驻,接下来,学校将结合中欧合作区建设的需要,开设‘商务德语’等一批新专业,并加大相关教育人才的招聘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术水平,推动更多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授课,为中欧合作区建设培养储备人才。”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