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社区通过三方共治共享模式,在坚美园小区内规划建设了一个电动自行车停车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叶国雄(右一)在核酸采样点帮助群众录入个人信息。
在鹤山,有这样一群“兵支书”,他们扎根基层一线,永葆军人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行“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
据统计,目前,鹤山市139条(个)村(社区)中,有127名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两委”成员,其中,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有28人。他们退役后扎根基层,从国防部队的战斗力转变为地方经济社会的生产力,推动城乡建设、乡村振兴,展现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和忠诚本色。
沙坪街道南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叶国雄便是这样一名“兵支书”,他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将党的领导植根于城市基层末梢,勇当群众贴心人,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叶国雄先后荣获“江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江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鹤山市最美劳动者”等称号。
文/江门日报记者/张舜同
通讯员/郭银芳 郭芬 图/受访者提供
创新三方共治共享模式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南山社区辖区面积达2.36平方公里,有13个全封闭物业小区、14个开放老旧小区,常住人口44645人,流动人口逾9200人,居民人数较多,管理难度较大。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居民对生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社区工作的需求亦然。我们在实际走访中发现,不少居民与物业管理公司存在隔阂,相互之间缺少沟通的桥梁,导致群众一些‘急难愁盼’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叶国雄说。
为解决居民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沟通难题,叶国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南山社区特点,创新打造了“小区业委会+小区党支部+物业管理公司”三方共治共享模式。该模式通过选出小区业委会(或业主代表)、小区党支部、物业管理公司中的党员代表,建立紧密联系,让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向小区党支部和物业管理公司反映,为群众提供及时的社区服务,解决过去因居民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沟通不畅而导致纠纷等难题。
此前,南山社区的坚美园小区对居民电动自行车的停放位置规划不清晰,导致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现象较多,不少居民出行受阻。此外,还出现部分居民将电动自行车带回家充电的现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对此,南山社区通过“小区业委会+小区党支部+物业管理公司”三方共治共享模式,让业主代表与小区党支部、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沟通,共同讨论在小区内规划建设一个电动自行车停车场。物业管理公司与开发商积极沟通,由开发商投入资金建设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同时,为停车场安装充电桩,有效解决了居民出行受阻问题,消除了部分居民将电动自行车带回家充电的安全隐患。
此外,叶国雄积极推动小区打造党群服务站,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社区工作服务,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叶书记在工作岗位上永葆军人本色,他冲锋在前,为大家谋福利。在叶书记和南山社区一众党员的努力下,我们居住的小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过去破烂的水泥路面现在也铺上了沥青,大家出行更舒心了。”居民梁惠金说。
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守好疫情防控“大门”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鹤山的“兵支书”们众志成城。他们排查未接种或未完成接种疫苗的目标人群,针对行动不便群众和60岁以上老人,主动上门接送、全程陪护,确保辖区符合条件的群众“应接尽接”。
“这位阿婆行动不方便,我们带医务人员去她家里给她做核酸检测……”在近期鹤山市开展的分级分层区域核酸检测中,叶国雄引导和组织南山社区群众前往鹤山市文化中心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他还结合前期对居民的摸排情况,组织医务人员为有需要的群众开展上门核酸检测服务。
“我是退役军人,是‘兵支书’,我带头!”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叶国雄坚守在一线,大到部署社区防疫工作,小到挨家挨户登记排查。
“联防联控非常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叶国雄常说的一句话。在南山社区下辖的27个小区中,最让他放心不下的便是外来人口较多的坚美园小区。“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一定要守好小区大门,及时全面掌握外地返回人员等信息。”叶国雄说。
叶国雄表示,接下来,他将进一步优化南山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深入做好党建工作,继续优化网格管理,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