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工和志愿者的引导下,学生们用心创作手抄报。
学生们在鹤山市文化馆宅梧分馆上篮球课。 鹤山市关工委供图
在龙口镇文化中心,学生们参加“全民健身运动”课程,一起“保护气球”,培养团队精神。
址山镇廓村麦源生小学的“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上,学生们观看红色电影。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制作手抄报,大家拿出画笔,一起来构思吧!”8月9日上午9时许,龙口镇文化中心的“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构思手抄报内容,不时与旁边的小伙伴进行交流。在欢声笑语中,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陆续完成。
这个暑假,鹤山市各镇(街)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做好“三工”(关工+社工+义工)联动,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队伍作用,开设“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组织青少年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文化、体育和科普活动等,积极解决职工家庭子女暑假“看护难”问题,引导青少年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认可。
利用好假期时间为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连日来,记者先后走访龙口镇、雅瑶镇、址山镇等镇,了解当地开设“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的相关做法与成效。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舜同
“三工”联动
公益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据了解,“160工程”是鹤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之一,利用学生每年约160天的假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假期也能安全、快乐地学习知识、认识新朋友、开阔视野。
近年来,鹤山市注重发挥“关工+社工+义工(大学生)”的各自优势,通过镇(街)关工委积极对接相关院校、社工机构等,引进专业社工、邀请热心大学生志愿者,形成“三工”联动的服务合力。
据统计,近五年来,鹤山市共发动552名支教大学生、635名志愿者和820名社工参与“160工程”相关活动,受惠学生13060多人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285场次,受教育青少年33530多人次。
“专业社工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有着较好优势,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他们对于学生来说更有亲和力,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内容,达到有效学习知识的效果;大学生志愿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和学生容易有共同语言,在课堂上可以更好地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课堂质量。”鹤山市关工委主任温伟强说道。
8月9日上午,记者走访设在雅瑶镇石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学生们认真听老师授课,并积极与老师互动。
来自汕头大学的张晓青是雅瑶镇“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招募前来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之一。“我以前有过相关支教经验,在这里的暑期公益课堂派上了用场。我在课堂上教学生们做一些科学小实验和科学手工作品,大家都很喜欢。”张晓青表示,参加“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提供志愿服务,除了能给学生们带来课外知识,还锻炼了她的沟通能力,让她有了更多自信去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发挥“五老”作用
为学生上好“暑假第一课”
近年来,鹤山市通过建立“五老”人员档案,设置“五老”资源库,不断加强“五老”队伍建设,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等,为“160工程”各类假期公益课堂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五老”力量。今年以来,鹤山全市共有743名“五老”志愿者参与“160工程”校外教育阵地活动。
据悉,各镇(街)在开设“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的过程中,“五老”志愿者发挥了独特作用。他们将自身的经历、经验,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们带来“暑假第一课”“思想道德建设”“本土红色文化宣讲”等一系列有意义的课堂内容,让学生们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爱国精神。
8月1日,址山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退休教师谢玉坤来到在址山镇廓村麦源生小学,为学生们上了“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开班第一课。课堂上,他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讲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并介绍国旗、国徽、国歌等,厚植学生们的爱国情怀。“我希望通过上好开班第一课,让学生们爱国、爱家、爱学校,勤奋好学、尊老爱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谢玉坤告诉记者。
此外,部分镇(街)邀请“五老”志愿者为学生开展义教活动,让学生们跟着老前辈学习文学、艺术知识等。
其中,龙口镇邀请退休老干部李宝坤为学生们传授书法知识。李宝坤通过介绍“文房四宝”、书法的执笔姿势、书法的意义与内涵、中国的文字发展史等内容,让学生们对书法有了更深的认识,他还细心指导学生学习书法技巧,深受学生喜爱。
“书法的一撇一捺都有重点和意义,我希望通过传授书法知识,让学生们学会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学习书法的过程虽然枯燥乏味,但是学生们都能沉住气,认真、细心地完成自己的书法作品,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李宝坤笑道。
完善场地设施
打造安全舒适活动空间
近年来,鹤山市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不断探索校外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协助镇(街)、村(居、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利用现有的镇(街)党群服务中心等场地和设备设施作为活动阵地,为学生提供假期学习好去处。截至目前,鹤山市10个镇(街)共建立“160工程”校外教育活动阵地37个。
今年暑假,部分镇(街)对“160工程”校外教育活动阵地进行了升级改造,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安心、快乐上课。
其中,龙口镇提前作好“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的相关部署,启用龙口镇文化中心以及青文村、中七村、湴蓼村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活动阵地。截至目前,该镇共有128名学生参加了“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的相关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龙口镇文化中心是该镇今年7月新启用的“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活动阵地,崭新的场室里整齐地摆放着书架和桌椅,并配备了投影仪等设备,为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课堂体验。
“过去,龙口镇其中一个‘160工程’的活动地点位于兴龙工业区党群服务中心,距离圩镇较远,且靠近较多大车出没的公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今年,我们将活动地点迁至镇文化中心,为学生们提供更安全、便利、优越的学习环境。”龙口镇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吕美仪表示,该镇文化中心新购置了一批图书,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精神食粮”,助力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记者还了解到,雅瑶镇其中一个“160工程”活动地点位于石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里设有多功能活动室、职工舞蹈室、妇女儿童之家等功能场室,并有社工机构进驻。雅瑶镇结合场地优势,为学生开设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良好习惯养成、心理教育、培养团队精神、法治教育等一系列特色课程,满足辖区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做到寓教于乐、精准服务。
解决“看护难”问题
午餐吃得好午休睡得好
暑假期间,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特别是如何解决孩子的午餐、午休等问题,成为不少家长关注的焦点。为积极解决孩子暑假“看护难”问题,部分镇(街)“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活动点提供午餐、午休服务。
其中,为了让家长和学生更放心参加“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前期,龙口镇有关领导和镇“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相关负责人到各活动场地了解实际情况,积极研讨开班前准备工作并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由宝爱社工服务机构联系餐饮机构提供配餐服务,由志愿者组织学生到指定地方就餐和午休。龙口镇利用镇文化中心的部分功能场室作为午餐场所,让学生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吃午餐。此外,该镇在镇文化中心的舞蹈室等功能场室铺设床垫,由家长从家中带来被子、枕头等床上用品,让学生们实现午休“平躺睡”。
“我们是双职工家庭,每到假期,孩子的午餐、午休问题让我们十分操心。现在,‘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为我们消除了后顾之忧,孩子不仅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午餐吃得好、午休睡得好,回到家里还和我们分享参加活动的收获呢!”家长吕小姐说。
“午休可以让青少年养精蓄锐,更好地参加下午的课程。考虑到午休时间较短和学生安全等问题,雅瑶镇政府与社工机构、村委会积极沟通,确保学生午休有场地;同时,与餐饮机构沟通协调,制定供餐标准,为学生们提供安全、健康的午餐,助力解决学生暑假‘看护难’问题。”雅瑶镇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刘诗韵说。
据了解,接下来,鹤山市将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进一步拓展新领域、探索新途径、打造新品牌,同时,建设好“五老”工作队伍,不断完善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发动爱心企业、热心人士等,凝集工作合力。
★相关链接
开设特色课程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龙口镇 寓教于乐培养团队精神
今年暑假,龙口镇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将红色文化、全民健身、疫情防控等内容融入“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其中,通过开设“全民健身运动”“护苗2022——绿书签DIY制作”“劳动课”等趣味课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在“全民健身运动”趣味课程中,在社工与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学生们参加了“二人三足”“保护气球”“乒乓接力”等游戏,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精神。“通过开设‘全民健身运动’趣味课程,寓教于乐,让青少年从繁重的学业中放下紧张状态,过一个简单、快乐、安全的假期。”吕美仪说。
“我是第一次参加‘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在这里我学到了有趣的科学知识和音乐技巧,比起以前‘宅’在家里,来这里上课更有意思!”学生温俊轩说。
雅瑶镇
学生有了倾诉烦恼对象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我们利用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为学生们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鹤山市德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驻村社工林淑怡说。
据介绍,部分家庭的父母因工作原因,与孩子的交流时间较少,孩子缺少倾诉对象,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对此,在雅瑶镇的“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中,驻村社工制作了“烦恼箱”,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声写成信件投入其中。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研判后,社工对有关学生开展“一对一”心理健康辅导。
“以前暑假在家就是看电视、做作业,比较枯燥乏味。参加‘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后,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老师还教会我们心理健康知识,有趣有用!”学生罗文骏说。
址山镇
假期也能和小伙伴玩耍
今年7月,址山镇廓村麦源生小学对校内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包括灯光改造、楼梯扶手防护栏翻新等,确保学生在校安全。此外,今年初,该校对信息技术教室进行设备升级,更换电脑46台;对学校图书馆藏书进行更新,为学生提供更多“精神食粮”。这些都为该校开设“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前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成效,今年我们的‘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设有美术与手工制作、舞蹈、鼓乐、阅读与写作、信息技术应用、书画、篮球、乒乓球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共招收了55名学生,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六成。”该校校长张启顺说。
“我很喜欢打乒乓球,今年学校的‘160工程’暑期公益课堂开设了乒乓球班,我在假期里也能和同学们一起打球,太开心了!”学生李若夕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