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镇通过低效用地整治,引进澳湾奎地科技产业园改建项目等26个项目。
【镇情概述】
鹤城镇,位于鹤山市中部,镇域总面积15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近3万人。鹤城镇是清雍正十年鹤山建县时县治所在地,也是鹤山客家人聚居最多的地方。
近年来,鹤城镇将“百千万工程”作为镇域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举,以打造“宜商宜居活力鹤城”为奋斗目标,主动抢抓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机遇,成为2024年首批获省备案的12个项目之一,实现“一子落,满盘活”的效果,城乡发展空间得以盘活。2024年,鹤城镇成功入选省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名单,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22.25亿元。
连日来,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鹤城镇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发展工业经济、振兴乡村特色产业方面,闯出了一条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抢抓政策机遇
激活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土地等自然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能量来源。鹤城镇党委书记丁俊超坦言,乡村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制约了鹤城镇发展。
“为突破发展瓶颈,打开发展新局面,我们主动抢抓机遇,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一子落定’,盘活镇域经济发展全局。”丁俊超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就是对土地资源进行碎片化整理,通过集中整合调配,为地方高质量发展腾挪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鹤城镇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力解决了“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筹”“项目从哪里找”3个关键问题。
依托本土独特的山水人文资源和传统特色产业,鹤城镇以经营性理念将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资源挖潜打包,因地制宜形成10个资产包并面向社会资本发包,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给予用地保障;同时,成立镇属国资公司,实现政府小投资撬动社会资本大投入。目前,该镇水美五星、鹤起昆仑、客家食品产业园、非遗花生等资产包单元,合计吸引社会投资超过9.4亿元。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鹤城镇还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土地要素支持。2023年至2024年,该镇综合运用“工改工”“腾笼换鸟”“自行提升”等方式,累计整治低效用地超过173.3公顷,今年还计划再完成约67.1公顷,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质生产力落地腾出新的发展空间。
2023年到今年3月,鹤城镇已累计招引超亿元项目30个,总投资超85亿元,其中澳湾奎地科技产业园改建项目(投资超15亿元)等26个项目,就是通过低效用地整治引进的。2023年至今,鹤城镇共推进“工改工”项目24个,共约78.3公顷;“三旧”改造项目4个,共约23.6公顷。
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鹤城镇已成功申请上级有关专项资金支持超1855万元,并成功获得国开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金融授信额度8.1亿元。
得益于上述工作成绩,鹤城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被省自然资源厅推荐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样板”;其以经营性理念打造资产包撬动金融支持的思路,也被国开行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推进强村富民
探索乡村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径
作为鹤山中部乡镇,鹤城镇向东有依托鹤山工业城而集聚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向西有依托丰富生态资源而形成的特色乡村产业基础,在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方面有先发优势。
近年来,鹤城镇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着力推动鹤山红茶、奇楠沉香、鹤城花生、鹤城腐竹、“灵芝+光伏”、龟鳖养殖加工等村级特色产业项目连片融合发展,加快探索三产融合发展之路,持续增强镇村发展“造血”能力,形成全域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沉香种植产业是近年来鹤城镇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起来的新产业。去年7月,广东华南鹤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坑尾村就沉香种植产业园建设项目签订合同,合作打造沉香种植、加工、出口、贸易、农旅全链条产业园。
“我们整合林地资源进行统一发包,就是要扭转原有村小组集体资源零散发包、土地效益低的局面,彻底改变村民‘种桉树赚快钱’的传统思维。”坑尾村党总支书记吕醒雄说。该村沉香种植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带动坑尾村、组两级集体经济收入提升至158万元,同比增长74%。
今年3月27日,总投资约1.6亿元的鹤山福伦文旅龟博园在鹤城镇开园运营,是该镇三产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该园是岭南地区唯一以龟文化为主题的文旅博览园,园区负责人伦永健说:“项目通过打造龟文化IP,融入健康养生概念,探索家庭亲子、银发养生、研学教育等市场,助力侨乡文化价值提升,推动大湾区短途旅游发展,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鹤城镇素来有“腐竹之乡”的美誉,巅峰时期产值达3亿元。为重振“鹤城腐竹”品牌,鹤城镇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目标,落地腐竹预制菜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8.35亿元,构建起“农特产加工+特色种植+生态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
乡村风貌提升
建设“内外兼修”的美丽圩镇
鹤城镇注重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同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镇村风貌提升,加快建设“内外兼修”的美丽圩镇。“我们结合鹤城作为鹤山古县城的历史底蕴,以‘鹤’为元素提升圩镇风貌。如今,鹤城大道和昆源路、城中路外立面整治提升工程已完成,鹤城的圩镇面貌焕然一新。”丁俊超说。
圩镇“颜值”高了,下面的典型村也在因地制宜挖掘特色资源。
每逢早春时节,鹤城镇城西村樱花大道便披上“粉装”,游客坐上观光小火车穿梭在花海之中,尽情享受着乡村休闲时刻……
“近年来,在华侨、乡亲的大力支持下,各界累计捐助资金约3000万元,建成长约1.2公里的樱花大道,打造了揽月亭、明月桥等景观。我们还吸引社会资本打造了鹤起昆仑田园综合体项目。”城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柏良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擦亮“锦绣城西”文旅品牌。
位于鹤城镇西部的五星村,背靠连绵起伏的彩虹岭群山南麓,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山水生态资源,推动三堡河水美乡村项目,精心打造了五星广场、五星驿站、滨水步道等休闲景观。五星村还持续推动乡村道路美化亮化工作,通过实施乡道Y879(五三线)提升工程,将原来的“泥泞小路”变为“沥青大路”……如今,从空中俯瞰五星村,升级后的乡道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串联起多处景观节点,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景观品质。
鹤城镇党委书记丁俊超:
构建“一核两带”空间发展格局
全力冲刺全国千强镇
鹤城镇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聚焦典型镇、典型村培育建设,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资源禀赋挖潜和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全力构建“一核两带”空间发展格局。
其中,“一核”即在圩镇及周边建设一个文化核心,将鹤城村、东南村打造成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聚集核心,将茶行街、华南楼及周边自然村作为集中展示点,活化富有历史内涵的文化街区,辐射带动各类特色产业基地,以“文化铸魂、产业赋能”,以点带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提升“魅力鹤城”承载力。
“两带”即打造两条示范带。一是依托大坝水库等山水资源、微酸性砂质土地资源,聚焦传统花生种植、加工产业,辐射带动周边特色产业,打造农旅研学基地,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形成“南星—南中—坑尾—小官田”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二是依托马耳山、昆仑山、三堡河优质山水资源,带动腐竹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天然矿泉水销售,激活滨水旅游经济,打造“城西—万和—五星—坪山”水经济发展示范带。通过结合产业特点组团连片发展,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一产强、二产兴、三产旺的“客侨风韵 山水鹤城”靓丽乡村名片。
接下来,鹤城镇将全力冲刺全国千强镇,为鹤山市建设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争创全国工业百强县、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标杆贡献鹤城力量。
□文/江门日报记者 曹乃付 王鼎强 谌磊
通讯员 王健华 凌伟新
图/陈健强 谭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