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图为鹤山工业城(共和镇)俯瞰图。
三年成效,冲刺正酣。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江门市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强调要牢牢把握当前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成效更足。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鹤山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下半年既是攻坚期、也是决胜期,任务艰巨繁重。鹤山将继续锚定目标“拔头筹、争上游”,全力推动三年初见成效从较好向更好迈进,以行动体现忠诚、用结果证明本事,打造更多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让“百千万工程”的成色更足。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通讯员 陈超凡
产业壮筋骨
持续壮大县域经济
获全省“百千万工程”年度考核创先类县(市)第一名、新晋“全国文明城市”、获评全省15个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表现较好县(市、区)……一项项荣誉,成为鹤山“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生动注脚,彰显了鹤山全面建好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的信心、决心以及硬核实力。
底气的背后,源于鹤山在四个维度的持续发力。
一是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持续壮大县域经济。2022-2024年,鹤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458.5亿元跃升至530.7亿元,工业投资占比、工业税收占比、财政自给率三项指标稳居全省县域首位,鹤山经济的筋骨在产业深耕中日益强健。
二是集中火力建强省产业主平台,推动平台能级大跃升。近年来,鹤山累计筹集各类资金近70亿元投入主平台开发建设,成功向上争取成为省承接产业有序转移重点主平台管理机制创新试点。截至今年上半年,省产业主平台鹤山片区累计引进产业转移项目91个,总投资328亿元。2024年,鹤山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7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99.8亿元、工业投资141.4亿元,分别占江门主平台的41%、41%、46%;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四上”企业突破1000家。
三是全力以赴狠抓“三新”项目,以“大招商”策略激活源头活水。近年来,鹤山共引进福建友谊、隆基绿能等超亿元项目231个,计划投资额765亿元。在鹤山,“拿地即开工、验收即办证、完工即投产”已成为项目落地的新常态,近年来,欣龙盾构机二期、志格空调等378个项目实现新动工,信义玻璃、富华装载机等144个项目新投产。
四是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好的营商环境既是竞争力更是生产力。去年年底,鹤山出台“政法亲商十二条”、细化“减少涉企执法检查六项措施”,今年1-6月涉企检查家次、涉企处罚案件数量同比大幅下降49%、24.7%。近三年,鹤山每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100家,市场主体总量近6万家。
决胜三年初见成效,鹤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大抓经济的鲜明导向,全力打造产业蓬勃的制造新城。全力推进产业主平台管理机制创新试点,提升招商转化效率,力促过会项目快动工、快建设、快投产;在千亿规上工业总产值基础上,推动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前瞻谋划“十五五”蓝图,储备交通、水利及新基建重大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大盘。
协同促发展
提升县域综合承载力吸引力
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和省第二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市),入选省首批美丽县城先行示范建设县,入选全国县级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入选2025年国家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城乡融合的画卷在鹤山徐徐铺展。过去三年,鹤山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推进城市建设,7项县城规划设计成果引领空间优化,“南北双城”蓝图加速落地。
走进沙坪街道各老旧小区,经过升级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感持续增强。记者了解到,近三年,鹤山共推进43个老旧小区、24个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经过升级改造,小区道路宽了,停车位也多了!”沙坪街道新业社区居民吕文胜说。
近三年,鹤山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8%,位列全省县域第四;市外新迁入鹤山户籍人口2.1万人——一个个数据背后,是鹤山县域承载力与吸引力提升的生动体现。
作为鹤山南城区,鹤山工业城(共和镇)紧盯打造省级中心镇和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目标,在环境卫生、特色风貌、秩序管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持续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优服务,用实干实绩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发生美丽蝶变。
在典型镇村培育方面,鹤山同样亮点纷呈。如,址山镇跻身全国千强镇,共和镇在镇域经济全国500强中争先进位,龙口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鹤城镇竞得中央财政“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奖补资金2亿元;龙口镇霄南村、共和镇来苏村等典型村各美其美,城乡风貌连片提升;鹤山“光伏+建筑”试点成效显著,累计推动1285栋农房实现风貌焕新,建成1100栋绿色农房;鹤山全市乡村生活污水治理率97.2%,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4.7%。
在教育、医疗等领域,鹤山民生福祉底色进一步增强。如,近三年来,鹤山累计投入5亿元新增公办学位1.3万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00%入读公办小学,全市4万名小学生全面实现午休“平躺睡”,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鹤山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第三人民医院全面启用,公办养老机构冷暖空调全覆盖。
接下来,鹤山将继续一体推进县镇村协同发展,努力建设近悦远来的岭南水乡;加快推动县城品质再提档,聚焦“一老一小”优服务;加快推动典型镇差异化发展,彰显镇域特色魅力。
改革兴动能
塑造发展新优势
改革是鹤山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密钥”。近年来,鹤山围绕关键领域全面深化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县镇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鹤山完成“三张清单”编制,顺利承接省、江门下放行政审批职权158项,53项规划审批实现“县直报省、省直达县”。同时,赋予镇(街)30项行政执法权,市直事业单位精简率达30%。
鹤山还率先探索创新县域投融资模式,在全省县域率先全面完成县镇两级资产整合。目前,鹤山AA及以上主体信用等级国企达4家,占全省县域比重10%,成功发行首单10亿元境外债券。鹤山成功入选全省首批6个县域功能性国企改革试点。鹤山成功获国开行意向授信200亿元,推动隆基绿能等项目建设。鹤山与农发行合作规模居全省57个县(市)之首。
在破解土地要素瓶颈方面,鹤山抢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机遇,全县域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目前,鹤山已完成农用地整理200公顷(3000亩),新增耕地157.33公顷(2360亩),建设用地整理93.33公顷(1400亩),为乡村产业落实建设规模16.67公顷(250亩)。低效工业用地整治三年行动累计完成1066.67公顷(1.6万亩)。鹤山林权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获自然资源部推广。
改革攻坚,步履不停。接下来,鹤山将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打造更多具有鹤山标识的工作典型。全面落实县镇管理体制改革,确保首批“县直报省、省直达县”事权顺畅衔接。紧抓省县域功能性国企改革和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双试点”机遇,为“百千万工程”引入充沛金融活水。
“百千万工程”的壮阔画卷,需要万千力量共同绘就。鹤山着力统筹各方资源,积极争取省纵向帮扶、横向产业协作及“双百行动”单位支持,积极发动企业、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动能。
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决胜战场上,鹤山正以“拔头筹、争上游”的锐气,一笔一画镌刻着“实实在在”的奋斗足迹。一个成色更足、魅力更强,近悦远来的岭南水乡,正加速从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