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把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大力推进中小学校新(改、扩)建工程。图为鹤山市源林初心小学。 冯铭军 摄
连日来,鹤山各中小学校正紧锣密鼓开展新学年开学各项准备工作。昨日,记者从鹤山市教育局获悉,鹤山“3年内投入财政资金5亿元新增1万个公办学位”的目标将按计划于今年年内达成。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均等的受教育环境,是鹤山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所在。2025年3月,鹤山市荣登“国字号”榜单,成为全省首个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这一成绩的获得,是对鹤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有力的肯定,是鹤山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一直以来,鹤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近三年来,鹤山市紧紧抓住“百千万工程”实施契机,锚定优质教育资源扩容、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两个关键点,不断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教育赋能“百千万工程”,服务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能力全面增强。
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通讯员 胡梓文 区静涛
聚焦群众新期待
多维发力筑牢优质教育根基
让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更是教育事业的职责所在。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鹤山人口持续流入,学位需求激增,鹤山市持续加大投入,聚焦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新期待,于2023年提出“3年内投入财政资金5亿元新增1万个公办学位”的目标任务。
如今,随着三年期限即将到来,鹤山市全力加快推进实现这一目标任务。据悉,鹤山已通过7所学校的新(改、扩)建工程,新增9780个优质公办学位。此外,鹤山市政府投入1.42亿元收购鹤山市方圆实验学校转为公办学校,投入5197万元改扩建鹤山一中附属小学;投入9800万元改扩建鹤山一中附属中学,将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此外,沙坪五小教学楼及平岭小学改扩建等工程也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鹤山“3年内投入财政资金5亿元新增1万个公办学位”目标将按照计划在今年圆满完成。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鹤山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支持。据统计,近年来鹤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纷纷慷慨解囊,累计捐资超3亿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例如,在2023年9月,“中华慈善奖”获得者关杰初与其夫人吴绮兰捐资超2亿元建设源林初心小学,于2024年11月完成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为鹤山新增3000个优质公办学位。此外,关杰初、吴绮兰伉俪捐资4000万元支持鹤山一中新建图书馆,捐资1300万元助力23所乡镇学校改造提升工程。爱心企业龙源石业捐赠3000万元支持鹤山教育事业;杰出乡亲捐资1000万元新建鹤城二小教学楼;热心企业家、乡亲主动捐资超260万元用于购置学生睡床、空调等设施设备。
“这些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为鹤山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鹤山市教育局局长李永炜表示,随着“3年内新增1万个公办学位”目标的完成,鹤山教育资源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扩充,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打造幸福教育“暖心”新标杆
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是要破除城乡教育差异,解决学位供给不足、师资配备不均等难题。为此,近年来,鹤山围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优化办学条件、学位扩容、城乡师资均衡配置等攻坚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鹤山从校园硬件设施的全方位升级入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中小学校改造升级。全市中小学校的教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运动场等设备设施焕然一新,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全面优化,为纵深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硬环境支撑。
如,推动新建鹤山一中学生宿舍楼和古劳中学学生宿舍楼,新增1770个床位;为鹤山全市24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更新课桌椅6026套,完成1115张学生宿舍旧床换新。今年,鹤山全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宿条件改善工程,并将其作为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推进。鹤山今年规划实施39个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设施提升项目,目前已经完成37个。其中,共和中学已新建一栋5层的学生宿舍楼,鹤华中学正在推进学生宿舍楼新建工程。同时,鹤山市大力推进公办学校设施设备更新及空调进课室全覆盖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2023以来,鹤山市大力推进小学生午休“平躺睡”工程,目前鹤山全市超4万名有午休需求的学生100%实现“平躺睡”。这项实实在在的暖心工程,既赢得了家长的广泛点赞。“我们现在的午睡环境很好,有空调,还能躺着睡。下午上课更有精神了。”鹤山工业城第一小学学生欧颖斐说。
“一张张小床,托起高质量午休时光,换来学习好状态。”李永炜表示,从设备更新到环境升级,鹤山用实际行动,让教育的温度浸润每一个校园角落,切实提升师生幸福指数。
在推进城乡师资配置均衡化发展方面,鹤山通过教师聘(任)用制度、市内(外)调动、定期支教、挂职学习、名师共享、校际互派等方式,加大教师交流力度。近三年,鹤山全市义务教育交流轮岗教师达664人次,新招聘教师896人,建成名师工作室30个。
“我们通过发挥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的辐射引领作用,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实现师资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李永炜说。同时,鹤山成立了18个教育集团,全面覆盖县域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越来越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为“家门口的好学校”,城乡教育发展齐头并进。
建立“校园餐”管理体系
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鹤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校园餐”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建立全链条、闭环式“校园餐”管理体系,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据了解,鹤山市建立了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工作机制,创新推出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如,大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目前,鹤山全市校内自主经营食堂的学校、幼儿园均已实现后厨操作可视化全覆盖。
走进鹤山各校园食堂,后厨的监控画面实时呈现在屏幕上,食材清洗、烹饪制作、餐具消毒等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见。同时,各校园食堂监控接入“邑食安”阳光餐饮平台,有关部门每周开展线上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在鹤山市纪元中学食堂后厨,身着统一工作服的后厨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和卫生帽,熟练地切配食材、烹饪菜肴。鹤山市纪元中学饭堂主管崔良伟告诉记者:“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食堂工作人员都会做深度清洁,把用过的工具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然后归位。”
鹤山市纪元中学家长代表刘惠表示:“通过‘邑食安’App,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厨房里的卫生情况,连切菜的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孩子们在这里吃饭,我们也比较放心。”
此外,鹤山还推行家长陪餐制度,每所学校至少将30名家长代表纳入“互联网+明厨亮灶”开放管理范围,让家长更好地参与监督。家长只需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情况。全面落实师生“同菜同质同价”制度,校长、老师与学生同桌用餐。
把握省纵向帮扶政策机遇
全面推动教育合作升级
近年来,鹤山借助“百千万工程”搭建的各类合作平台,牢牢把握省纵向帮扶、“双百行动”政策机遇,积极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科学院携手推进贯通式人才培育,开展名家大讲堂、科创活动、师资培训、励志研学、少年科学院建设等23个项目,惠及师生2万多人次。
省纵向帮扶组团单位大力支持鹤山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名校资源与力量,全面推动教育合作升级。目前,鹤山一中、鹤山实验中学、源林初心小学、沙坪一小东校区以及沙坪街道幼儿园分别与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天河区华景小学、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建立紧密结对关系。
2024年,鹤山聘请华南理工大学、省科学院的23位科学家担任指导专家,成立“鹤山市少年科学院”,推动相关科研项目在6所基地学校和57所成员学校全面铺开,目前已开展17场“思政+”名家大讲堂及科普活动。
在高校院所的助力下,鹤山学子获科创类奖项的数量与质量明显上升,近三年共斩获省、市科创类比赛奖项5800多项。此外,华南理工大学与鹤山一中合作共建优质生源基地,与鹤山职校共建大湾区培训学院鹤山分院、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为50多家企业、200多名技术人员开展培训。
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鹤山一直坚持以实实在在的投入,努力实现让每个孩子公平起跑。特别是在“百千万工程”的助力下,鹤山教育事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鹤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起点,鹤山将继续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以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创新的思维、更务实的举措,办好每一所学校、育好每一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为鹤山“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贡献更多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