址山镇美丽示范主街。
宅梧镇将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典型镇建设的核心引擎。图为源林大道。
日前,记者从鹤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获悉,经过近一年的培育建设,鹤山市雅瑶镇、鹤城镇、址山镇顺利入选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镇名单。与此同时,龙口镇、桃源镇、宅梧镇也成功入选省“百千万工程”第三批典型镇培育对象名单,并分别获得第三批典型镇培育资金1200万元。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坚持分类发展
彰显镇域特色
今年以来,鹤山市严格对照省第三批典型镇建设规划优化完善工作相关通知文件要求,组建专业团队精准指导龙口镇、桃源镇、宅梧镇抓好规划设计,重点突出空间布局合理性、功能配套完整性与镇域特色辨识度。
从传统农业大镇到多元产业潜力镇,“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让龙口镇的一项项规划从蓝图变为实景。龙口镇坚持党建引领赋能发展、产业体系扶强补弱、乡村环境一体提升、民生保障兜底有力的振兴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龙口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桃源镇主动担当作为,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镇村环境改善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2023年以来,桃源镇各项经济指标始终保持稳中有升态势。2024年,桃源镇工业总产值超13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两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作为鹤山的农业大镇,宅梧镇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多措并举,在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三大方面协同发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宅梧镇不断完善全镇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群众生活幸福感。同时,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底蕴,将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典型镇建设的核心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近年来,鹤山市围绕强化乡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着力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强镇赋能”行动,对鹤山全市9镇1街精准分类,着力打造一批珠三角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同时,坚持分类发展,彰显镇域特色,立足各镇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推动典型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例如,共和镇依托工业园区做强中心镇,强化产城融合;古劳镇深挖水乡文化资源做优特色镇,打造文旅融合示范;雅瑶镇、龙口镇、桃源镇、鹤城镇聚焦产业升级向工业镇转型,壮大实体经济;址山镇依托省硅能源产业基地,加快打造“光伏小镇”;宅梧镇、双合镇发挥各自优势,分别打造生态文旅示范镇、现代农业强镇,努力形成“一镇一特色”的发展格局。
落实重点任务
激发发展动能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鹤山扎实推进典型镇建设,聚焦典型镇“1+4+7+9+N”建设要求,统筹典型镇各项规划建设落实,持续激活镇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如,在美丽圩镇建设方面,鹤山市聚焦美丽圩镇建设任务推进项目储备与实施,截至8月底,鹤山全市各镇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项目共58个,总投资6.52亿元,53个项目已完工,4个项目正在施工,1个项目处于前期谋划阶段,累计完成投资6.3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97.08%。
目前,鹤山市各镇基本实现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项目全覆盖,共建成美丽示范主街9条、美丽乡镇入口通道9个、美丽圩镇客厅9个、绿美生态小公园9个,改造提升农贸市场9个、房屋外立面样板491栋,建成美丽河道(碧道)27.9公里,圩镇功能品质持续提升。
在“四项任务”攻坚上,鹤山督促典型镇全面开展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置、公厕建设管理及“六乱”整治,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三线”乱拉挂治理234处、拆除破旧附属设施243处、清理乱堆放674处,整治占道经营与乱摆卖1419宗、乱停乱放437宗,圩镇面貌焕然一新。
此外,鹤山着力推进镇域基础设施完善,各镇加快配齐公共厕所、学校、乡镇卫生院、养老服务机构、综合文化站等基础设施,目前累计建成、改造公共厕所36座、“三所学校”60所、乡镇卫生院9所、养老服务中心9家、长者饭堂10家、综合文化站9个、各类球场34个、便民服务中心13个、快递物流站点54个,切实补齐镇域民生短板,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