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林学校旧址。
礼林学校位于金鸡镇锦湖村,抗日战争年代,这里是中共开平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场所,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中共党员。
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广东中区特委派谢鸿照在金鸡锦湖中心小学(礼林学校)召开会议,决定恢复中共开平县委,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和平民主运动,反对内战,反对独裁,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党的力量。
时光荏苒,战事不再,但是历史的印记依旧留存,革命精神也在开平金鸡这片土地上传承。2015年,江门中微子实验站落户金鸡镇开始建设,金鸡镇发扬革命精神,努力在新时代为中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图 胡涛 黄胜
党组织在革命年代的重要据点
进入金鸡镇锦湖村,穿过一片片的稻田,一幢高大的碉楼映入眼帘。这就是始建于1925年的礼林楼——一座具备防卫功能的碉楼式学校。它向人们述说着战争年代的革命故事。
礼林学校前身是两间古旧的李氏宗祠,历经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新校楼礼林楼建于1925年,它是锦湖管区一些热心教育的人士发动海外华侨集资兴建的,为家乡教书育人提供场所,并有效打击当时的强盗土匪。新校建成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抗日战争年代,礼林学校是中共开平党组织重要的活动场所。1941年,中共开平县委派共产党员李俊洁回到横冈村开展活动,于1942-1943年在横冈村茂伯小学教书,开展革命活动,为后期革命打下基础。
1944年11月间,粤中区副特派员周天行到锦湖村找到李俊洁和关云,部署恢复开平党组织活动的具体工作。1945年,开平特派员支部成立,李俊洁任特支书记,关云任宣传委员。特支机关就设在李俊洁家中。
一个多月后,礼林学校开学,特支机关就转到礼林学校工作。在此期间,特支培养和发展了一批青年和教师加入党组织,大大地充实了革命力量,为开平沦陷后期的革命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开平沦陷期间,开侨中学曾迁到礼林学校上课,历时半年。有了知识分子的进步力量,特支的宣传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1945年4月,他们印制了《告开平人民书》,7月印刷了《六邑青年抗日同盟告同胞书》。1945年7月,粤中人民抗日解放军四、五团开出平原,深入山区进行革命活动,李俊洁家成了临时秘密通信联络站。
召开“锦湖会议”
恢复开平县委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对和平民主的真诚愿望,向全国人民指明了在和平建设的新时期的重大任务。9月,广东区党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决定坚持长期的工作方针:一方面坚持斗争,保留武装和干部队伍;另一方面做长期打算,为将来的合法民主斗争做准备。
广东中区特委为了加强对民主运动的领导,从部队及外地抽调一些党员干部到各县地方党组织中去。1945年9月初,特委派谢鸿照(恩平县委书记)到开平,召集开平特别支部成员李俊洁、关云在锦湖中心小学开会。会议由谢鸿照主持,历时半个月。会议根据党委的指示,决定恢复开平县委,县委办公地址设在礼林学校,由谢鸿照兼任书记,李峰任副书记,李俊洁任组织部部长,关云任宣传部部长。
这次“锦湖会议”,研究了开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决定放手发展壮大民主进步力量的方针,调整了领导机构,恢复了县委,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开展活动,加强政治宣传。《开平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一书认为“此次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是开平党组织在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通过这次会议,使开平党的组织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入新的战斗历程,对促进全县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5年12月,县委负责人带领一些党员到该县中部的塘口镇,开设均生鞋店作为县委机关,成立机关党支部。自从重新成立县委以后,党组织又有较大的发展,仅半年时间,党员增加到一百多人。
1938年直至解放,礼林学校培养了李俊洁、关云、周德光、李树庭等优秀干部。其中,李俊洁于1955年调至武汉公安部门任职,1960年后,又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任处长、办公室主任、机关监委副书记等职。革命前辈们以礼林学校为革命据点,利用学校教师身份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的故事至今还在当地广泛流传。
传承革命精神
计划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礼林楼一直是礼林学校的校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礼林小学新址建成,礼林楼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楼顶上斑驳的“礼林学校”四个大字,见证了这段峥嵘的岁月。
近百年来,金鸡镇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侨乡文明发展的画卷上,绘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横冈、锦湖“泥水匠”在清代已享负盛名,如今,横冈村几乎家家都有建筑工匠,业务涵盖全产业链、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乡贤李耀南是江门市建筑协会荣誉会长,被誉为“开平鲁班”。他带领团队多次勇摘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鲁班奖,对开平建筑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时代,金鸡镇也迎来了新发展。江门中微子实验站于2015年开始在该镇建设,是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导的大型国际科学合作项目。项目总投资20多亿元,预计2022年开始投入运行。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微子实验站,推动我国粒子物理研究走在世界前列,为实现科技强国作出重要贡献。
从开平党组织发展转折点的“锦湖会议”,到如今的“国之重器”落户,金鸡镇在新时代赓续红色血脉,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金鸡镇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都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红色的基因早已深深融入每一个金鸡镇人的血液。”金鸡镇党委副书记方跃说,该镇把红色基因的传承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计划下一步将礼林学校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
“礼林学校红色教育基地项目计划年内动工。”方跃表示,依托历史,面向未来,金鸡镇将持续擦亮礼林学校这张“红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