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巨山和他的著作《开平民歌作品集》。
“您像太阳照耀四方,似北斗星放光芒……”这是党员张巨山写给党的赞歌。张巨山今年77岁,是中国曲艺家协会、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非遗项目(开平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获得江门市、开平市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开平市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
50多年来,张巨山共创作开平民歌、戏剧、曲艺作品1300多件,在全国获奖5项,在省、市获奖100多件(次),出版了《故乡情》粤曲选集、《开平民歌作品集》等个人著作5部,为民间曲艺社团谱曲1300多首,发表艺术论文10多篇,被誉为“开平曲王”。他的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紧跟社会形势,为人民而写,为生活而唱。他的笔下,处处流淌着爱党、爱国、爱乡、爱民的赤子情怀。
对党忠诚 信念坚定
用文艺作品传递正能量
张巨山,祖籍开平市苍城镇,1944年出生于广西柳州。他自幼喜欢粤剧,少年时期边务农边苦练粤剧基本功,13岁开始登台表演粤剧。张巨山有过人的曲艺才华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他成长为一名文艺战士,并于1986年入党。
“我没有忘记,是党和政府把我培养成一名文艺战士、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栽培,用粤剧、曲艺作品讲好故乡的故事,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张巨山动情地说道。
张巨山1972年参加工作,历任苍城公社宣传队队员、开平粤剧团主演兼音乐唱腔设计、开平市文化馆馆刊主编兼群众戏剧曲艺辅导干部、开平市文化局社文股股长、开平市戏剧家协会会长等职务。无论在什么位置上,张巨山都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粤剧演员到群众文化干部,他尽职尽责,勇挑重担,是一位“老黄牛”式的文艺工作者,不知疲倦地在侨乡曲艺园地上耕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巨山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文艺“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用文艺作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例如,民歌《党恩难忘》深情歌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光辉历史;表演唱《扫黑除恶保平安》推动党的方针政策进村入户;《共描古镇新蓝图》助力宣传开平市重点旅游项目;《西岸明珠翠山湖》热情推介开平市投资热土——翠山湖高新区优质的投资环境……他的不少作品在群众中广为传唱,在网上热播,收获了海内外乡亲的认可和点赞,作品《碉楼之乡过大年》还亮相2020央视元宵戏曲晚会,产生了较大影响。
耄耋之年 笔耕不辍
不遗余力传承非遗文化
“我是有35年党龄的文艺工作者,今年虽然已经77岁,但是我牢记初心使命,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要我的口还能讲、还能唱,手还能写,我就不会停下来,继续做好侨乡文艺事业的守护人和传承人。”恰逢建党百年,张巨山向党深情表明心迹。他说,要以实实在在的文艺工作成果回报中国共产党对他的培养。
退休后,张巨山拒绝了某港澳曲艺社团的高薪聘请,应开平市文化部门之邀,继续留在开平文化界发挥余热。他笔耕不辍,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致力于开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精心培育开平曲艺后备人才。
同时,他积极投身开平民歌、粤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他甘为人梯,为培育新人不遗余力,发掘、培养了多名青年戏剧作者,辅导曲艺骨干数十名。
在开平市文广旅体局的支持下,张巨山已举办开平民歌培训班、讲座20多期(次),培训学员3000多人。他大力开展开平民歌传习和演出活动,编写了一批开平民歌教材,为开平民歌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作出积极贡献,被誉为“开平艺坛的育苗师”。
文/图 翁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