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塘口镇紧抓发展机遇,在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上取得一定成效。
祖宅村旅游厕所成“网红”,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祖宅村游人络绎不绝;无名营造社工作室、江门市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此间·国际研学空间等项目建设紧锣密鼓;旧圩粮仓广场成为村民活动中心、游客热门打卡点;旧圩重新聚旺人气,商街铺位“一位难求”,“水廊”碧道河清岸绿、蜿蜒舒展……短短两三年,塘口镇变化有目共睹。
近年来,在开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塘口镇深化“两带一包”(即党组织带领群众组织、党员带领群众、百名党员包百村)党建品牌,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中形成了一批“塘口经验”,形成了“党建引领—乡贤回归—村民响应共建—乡村产业集聚发展”的良性循环,党群共建共享江澳(塘口)青年文创小镇、美丽乡村。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上,塘口镇整装再出发,全力创建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再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A “两带一包”聚合力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快给我和‘网红厕所’拍个照!”在塘口镇强亚村委会祖宅村,该村的旅游厕所走红网络,近年来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人前来打卡。在“网红厕所”对面,由村民方健俊投资500万元兴建的“五十三度竹下”民宿,今年初刚开张就常常爆满,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村民们说这些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那时的祖宅村破破烂烂,连村场都还没有硬底化,如今却成了网红村,引入了民宿项目,还吸引村民回乡发展建民宿。
在塘口镇,祖宅村并非孤例,这样的景象遍及辖区。这都得益于近年来塘口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两带一包”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共同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塘口镇被列为江门市、开平市两级乡村振兴示范镇,2020年强亚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广东省乡村振兴大擂台“厕所革命优秀村”。
塘口镇通过“两带一包”推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即通过党组织带领群众组织、党员带动群众和百名党员包百村,让党组织、党员在实际的行动中起带头作用,深化党组织和党员的可靠形象,进一步增强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团结带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建设了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新面貌,全域旅游进一步发展。例如,强亚村通过“两带一包”顺利推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资源整合,成功引入了祖宅村民宿项目。建设“农夫市集”,推动强亚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是创新了乡村管理常态长效新方法,建立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微组织”、搭建“微平台”、完善村规民约“微机制”措施,并通过党组织带领村民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团结各方力量,实现乡村建设长效化管理;三是“两带一包”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推进各项改革重点工作发展,促进了乡村发展、治理体系构建以及企业和村民利益共享、多赢的局面,实现了资金的可持续投入;四是调动村民积极性的新机制。“两带一包”模式,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带领群众组织、党员带动群众参与改革进程,创新了调动村民积极性的机制。例如,去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自发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五是实现了基层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两带一包”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增强了塘口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关键作用,建强基层党组织。
今年以来,塘口镇继续发挥“两带一包”党建品牌的优势,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高质量抓好抓实“世遗廊道”项目建设、“塘口碧道”二期建设,推进文旅产业配套园和工业产业平台两大园区前期征地工作,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推动塘口镇高质量发展。
B 抢抓机遇建平台
全力创建青年文创小镇
近日,落户塘口镇塘口旧墟的此间·国际研学空间建设进入尾声,不日将正式运营。这是进驻江澳(塘口)青年文创小镇(以下简称“青年文创小镇”)的又一家企业。
近年来,塘口镇紧抓乡村振兴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青年发展规划等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打造江澳(塘口)青年文创小镇,擦亮文旅品牌,开创旅游驱动型乡村振兴新格局。
塘口镇在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上取得一定成效,为建设江澳(塘口)青年文创小镇打下了良好基础,此外,该镇积极建设相关基础设施,完善青年文创小镇的配套设施,为文旅人才、企业发展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在塘口墟道路及两旁提升改造,旅游厕所、咖啡厅、自助图书馆、江门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开平市文旅创业创新基地等配套不断上马,塘口墟活化工作稳步推进……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青年文创小镇的青年文旅企业不断集聚,塘口空间、此间·国际研学空间、先锋书店、无名营造社、水禾田碉楼度假村、聚庐村高端度假村等文旅企业接连进驻,让塘口镇文旅新业态不断丰富,青年文创小镇建设取得实际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文创小镇吸引了一大批文旅青年人才进场,促进了塘口镇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文旅产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此同时,塘口镇定期举办文旅创意活动,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为文旅青年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例如,2020年的中国房车休闲度假大会中,90后乡村建设青年李继津带领团队策划了“塘口镇御宁山房车美食市集”,齐聚超50个市集商家摊位,广受喜爱和欢迎。这是李继津扎根塘口后,充分发挥自身专长,积极参与当地建设与发展迈出的又一坚实步伐。
李继津说,塘口镇开放包容,敢于尝试,政府与企业之间实现沟通对话,以及利好政策的出台,为青年创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支撑。他和塘口一起成长,亲眼见证了塘口墟这个片区以及附近强亚村的振兴历程,这些变化令他感到激动,他们做社区活化的条件越来越好了。
C 创新乡村管理
小积分推动大治理
“积分制管理激发了村民的上进心和热情,村民积极参加,争着抢着去干活,村民的思想先进了,心胸开阔了。”塘口镇塘口村的老党员方学忠高兴地告诉记者。
2020年,塘口镇在宅群村塘口村民小组探索试行积分制管理,并创新推出“道德银行”“积分存折”,创新发展“两带一包”的内容形式,以小积分推动大治理,走出了党群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子。2020年,塘口镇获评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宅群村获评乡村治理示范村。
积分制管理制度借鉴银行储蓄理念,采用积分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宅群村塘口村民小组“道德银行”,并创新推出“积分存折”,在“五治”(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方面明确各类加分项和减分项,村民按照存折上的评价细则可赚取或扣除相应积分,累积到一定积分可到村“道德银行”换取相应奖品,并向季度积分排名前五名的家庭授予“道德文明户”流动锦旗。
有了奖惩机制,党员干部和群众干事创业更有劲。在积分制的激励下,党员带动群众更显成效,推动群众从“推着干”到“比着干”“争着干”的转变,积极参与到本村的事务和工作中。在宅群村委会塘口村,老党员方学忠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积分全村最高,在他的带动下,党员和群众参与积分制管理的积极性逐渐提高,由最初的50户增加到60多户,基本覆盖塘口村。塘口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干净整洁不见杂草,村民文明有礼。今年以来,党群还齐心协力推进“四小园”建设,将花园建到了家门口。
除了“积分制管理”,探索建设“道德银行”外,近年来,塘口镇还建设“德邻汇”智能便民平台,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红色”微阵地,创新乡村微治理;推动村银、村院结对共建,激发乡村治理活力……
其中,德邻汇是塘口镇在强亚村试行的一款智能化便民平台,是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智治”新模式的一个新举措。通过在平台上设置党务、民生、公共决策、公共服务等栏目,让无论是乡里村民,还是乡外群众,都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参与村中党务事务,将党组织建在互联网上,加强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为互联网时代党联系群众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载体,实现在线管党治党。
文/图 翁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