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现场秩序井然,接种过程流畅、快速。
“孩子现在也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了,当然要尽早来接种!”8月2日下午,市民黄女士陪同9月开学要上八年级的儿子小伍,到开平市中医院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了疫苗的小伍告诉记者:“打完疫苗没有觉得不舒服,大家接种疫苗建起免疫屏障,就安全多了。”
从8月2日下午开始,开平市各接种点逐步开始提供12-14岁人群(接种时满12周岁以上)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分阶段安排该年龄段的开平市在校学生和非开平市在校学生接种疫苗。
自今年3月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全民接种工作以来,开平市上下联动、多措并举,持续有序推进各年龄段适宜人群“应接尽接”。截至8月1日,开平市累计接种疫苗85万剂次。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潘贤珍
12-14岁人群接种 需监护人陪同
“八(6)班来这里排队!”当天下午,在开平市中医院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前来接种疫苗的学生在监护人的陪同下,由学校统一安排,按班级分批有序进入接种点。
“我校把报名接种疫苗的约850名学生分成4个批次,各班的班主任通知学生及其监护人按照指定时间段到指定接种点接种疫苗。”开平市东河初级中学校长李伟雄告诉记者,学校的志愿者服务队也到接种点帮忙,接种流程十分顺畅。
签署《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接受医护人员询问健康信息、登记信息、接种疫苗、接种后留观30分钟……记者在现场看到,学生接种疫苗的全过程均需监护人陪同,医护人员在询问健康信息环节详细向受种学生及其监护人询问是否有接种禁忌,志愿者随时提供指引,接种现场秩序井然,接种过程流畅、快速。
开平市中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相关负责人陈缘超向市民呼吁:“12-14岁人群接种疫苗需监护人陪同,监护人应向医护人员如实反映受种者的身体状况,接种疫苗后需留观30分钟方可离开。”
据了解,12-14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专场开展开平市在校学生接种。
“与东河中学学生在开平市中医院集中不同,考虑到港口中学和西郊小学距离医院较远,我们与三埠街道办协商后,组织车辆接送学生和监护人往返接种点。”开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该局与学校属地镇街、接种点等协调配合,确保学生安全、有序接种疫苗。
据悉,符合接种条件但暑假不在开平市的学生,原则上要返回开平市参加集中接种。确有困难无法返开平市接种的,由学校登记造册,在学生返开平市后及时按程序接种。开平市将于近期开展12-14岁非开平市在校学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服务。
尽早接种
构筑群体免疫屏障
7月30日,今年63岁的李阿姨在开平市中医院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接种了疫苗,她告诉记者:“我身边有不少老年人都接种了疫苗,接种后没有不良反应,我的身体状况还不错,所以赶紧过来接种疫苗。”
自启动全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以来,开平市坚持积极作为、多方联动,不断细化相关措施,使接种的每一个环节得以顺利开展,接种工作有序推进。
据陈缘超介绍,针对60岁及以上前来接种疫苗的人群,开平市中医院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开设了专门通道,配备多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为老人测量血压,并提供更加详细的健康咨询。“我特意带来的老花镜还没派上用场,接种点的志愿者就热心帮我填好表了。”李阿姨为接种点的服务点赞。
据了解,为提高接种服务质量,多个镇(街)由党员干部带头进村入户普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重要性,发动符合条件的群众尽早接种疫苗。针对60岁及以上人群,部分镇街还贴心地提供专车接送、赠送礼品等福利。
“接种率更高,群体免疫屏障就会更加牢固。”开平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感染、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可在人群中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8月2日,《开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6号)》发布,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市民尽早接种疫苗,携手共筑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