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除了依靠公安力量,还要综合利用社会治理手段
人人参与,构筑全民反诈防骗屏障
民警走访市民,宣传反诈知识。
民警致电受骗群众了解线索。
民警在义祠客运站向旅客宣传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
小区内张贴的反诈宣传海报。
10月21日,开平市某单位公职人员小李在冒充“蚂蚁金服”工作人员的诈骗分子的诱导下,向对方转账5.8万元,等意识到被骗为时已晚。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开平市平均每天有2人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平均每天受骗金额达16万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决策部署,开平市纵深推进,进一步加大反诈力度。今年以来,开平市公安局联合通信运营商和银行,加强个人办卡的开户使用监督,严防“双卡”买卖;增加研判警力,投入资金购买研判设备等提升研判能力;多维度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加大力度宣传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和“邑安”反诈小程序。
有识之士提出,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是公安机关的职责,但光靠公安机关力量还不够,应当形成党政主导、行业主责、公安主打、全民参与的反诈格局。同时,综合利用社会治理手段,形成全民参与反诈的浩大声势。
文/图 见习记者/黄胜 通讯员/林艳
纵深推进
进一步加大反诈力度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频发,群众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今年以来,开平市公安局联合三大通信运营商和各大银行,加强个人办卡的开户使用监督,严防“双卡”买卖;加大研判力度,增加研判警力,投入资金购买研判设备等提升研判能力;加快研判成果落地,迅速实施打击。
6月15日,开平市公安局打掉一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抓获9人。该团伙售出某社交平台账号2万余个,涉案价值80余万元。数据显示,开平市受骗重点人群年龄集中在18-40岁,职业以打工者居多,诈骗类型以网络贷款、刷单返利类、网络投资类最为常见。
9月1日上午,开平市公安局举行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返还仪式,为7名受骗群众返还被骗资金共计256.4万元。文女士是其中一名受骗者。身为某公司财务人员的她,于5月被骗子在QQ上冒充公司老板要求她转账给客户。开平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后迅速启动反诈联勤作战工作机制,在江门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冻结涉案账户,成功挽回了文女士公司182万元的损失。仪式上,文女士感激地说:“幸好民警行动迅速,与骗子抢时间,不然182万元就被骗子转走了,真是好险!”
据悉,今年前三季度,开平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3.3%,共抓捕涉诈犯罪嫌疑人212人(买卖银行卡、电话卡),涉诈共损失金额4369万多元,同比下降14.45%,冻结止付964万多元,办理资金返还324万多元。
全警出动
多维度覆盖反诈宣传
今年以来,开平市公安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措施落实,多维度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宣传。
据介绍,开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约有20名工作人员,主要职责是与各派出所一起配合出警劝阻及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当辖区群众接到诈骗电话,江门市电信网络诈骗劝阻平台会下发数据到开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再由反诈中心分配到属地派出所,派出所根据危害程度(如紧急或高危等),通过电话联系其近亲属,或到其单位、家里上门进行劝阻。
开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李东宸告诉记者:“我们现在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和‘邑安’反诈小程序,主要是通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主流媒体、自媒体等广泛宣传推广。我们全警出动上街推广,并在医院、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宣传标语和立牌,在小区电梯张贴宣传海报等。”
据悉,国家反诈中心App功能强大,集报案助手、举报线索、风险查询、诈骗预警、最新骗局曝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于今年3月正式上线。它将全国收集的诈骗电话登记入库,只要有群众接通诈骗电话,系统就会发出预警提醒机主。今年前三季度,开平市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人数为23.88万人,“邑安”反诈小程序的关注人数为26.08万人,成功劝阻71815起涉诈预警。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开平市在大型住宅小区、商超停车场、车站出入口起落架上安装反诈宣传牌100块;在全市公安机关对外服务场所、城镇主要道路、街面悬挂反诈宣传横幅160条;印制发放防骗宣传单3万张、《广东省公安厅致市民告知书》23万张、《致全市中小学生的一封信》13万份。各派出所与辖区企业、商会、学校、社区(村居)建立反诈联络员宣传群120个。开平市党政服务中心、银行、三大运营商服务窗口、车站、医院等场所的LED显示屏,均循环播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标语、短视频、海报等。
存在难点
部分群众不理解不配合
电信网络诈骗案破案不代表能把被骗的金钱追回。“实际上,让老百姓受骗损失的金钱重回他们的口袋,是一件比抓骗子更难的事情。一方面,受骗人的钱转账后,很快就会被骗子分散流转到地下钱庄或境外,很难追回;另一方面,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大多在境外,抓捕难度极大。所以,对电信网络诈骗不能仅在事后侦查打击,更应该做好前期防范。”开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郑志强表示。
目前,从开平市的运作情况来看,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成功拦截了不少电信网络诈骗,显示出了强大威力和良好效果。不过,对比周边地区,开平市的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覆盖率较低。
分析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部分群众嫌麻烦,不想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长沙街道幕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宣传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工作中,遇到部分群众嫌麻烦,不愿意下载安装。“有人一看要下载,又要绑定信息,还要设置来电阻止,就不想安装了。”该工作人员表示,事实上,国家反诈中心App占用手机的内存只有40M,相当于10张照片,并不会占用很多内存,下载安装只需要几分钟,却能切实保护财产安全。
长沙派出所黄警官说:“我在一次与受骗群众的座谈中,了解到受骗群众都没有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他们之前觉得麻烦,没有安装,受骗后才感到后悔,于是马上下载安装了。”
二是部分群众很自信,认为自己不会上当受骗。近日,记者跟随民警进社区走访,宣传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对此,社区居民梁先生表示:“我有自信不会受骗,前两天接到诈骗电话我还‘调戏’了骗子,我不需要下载安装这个App。”高智商、高学历,是否就对电信网络诈骗“免疫”?开平市某高科技公司高管也中了骗子的圈套,因进入虚假的网站投资理财,被骗了33万元。开平市一名年轻的公职人员小李则被骗了5.8万元,他接到自称是“蚂蚁金服”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称他的账户是学生时代开通的,需要进行资金清算后注销,否则会影响征信。小李在对方的诱导下将贷款额度都提现,并将款项转到了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三是部分群众担心会泄露隐私,不敢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据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反映,部分群众担心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会泄露隐私。对于这一问题,国家反诈中心宣传网页明确表示,国家反诈中心App宗旨是帮助用户维护电信网络安全,用户无需担心在使用过程中会泄露个人信息,因为其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决严密保护公民隐私安全。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说,它有着合理有效的信息安全技术及管理制度,可以防止用户信息泄露或被篡改,保证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无虞。
四是部分群众不了解情况,没有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记者跟随民警来到开平义祠客运站宣传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时遇到了市民陈阿姨,陈阿姨说:“我自己不怎么上网,平时在买菜的路上见过反诈的广告,但是一直没有细看。原来现在骗子这么厉害,我要下载这个App保护自己。”李东宸表示,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市民,劝阻成功率达90%以上,但也存在不明情况、不听劝阻的现象。
提出呼吁
打一场反诈的全民战争
目前,在全民全警反诈的高压之下,虽然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数量有所下降,但形势仍不容乐观。
由于犯罪嫌疑人只需几台电脑和几套简单的通信设备就可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本低、获利巨大,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屡禁不止。同时,骗子紧跟社会热点,诈骗花样繁多,可谓年年都有新的诈骗花样、月月都会产生新的骗术。例如,骗子利用疫情实施口罩类、复产类诈骗,利用“双十一”实施购物类诈骗,利用毕业季实施注销校园贷类诈骗等。目前,开平市平均每天有2人被诈骗、平均每天受骗金额达16万元。因此,反诈还要加大力度,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和“邑安”小程序及时防范和了解诈骗手法很有必要。
日前,开平市公安局召开全民反诈专项行动推进会。会议提出,要坚持主动出击,持续加大打击力度,打掉一批犯罪团伙,攻克一些疑难案件;要全力开展宣传防范攻坚战,积极推广应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和“邑安”反诈小程序,降低本地电信网络诈骗案发率,保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有识之士提出,扩大反诈战果,需要全社会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因为这不单单是公安民警的事情。
“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是公安机关的职责,但光靠我们,力量还不够。”李东宸说,防范电信诈骗最好的办法是“先发制人”,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大家都有识别能力,自然就离骗局远了。
在今年9月的江门市政协“委员议事厅”节目中,江门市政协委员指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其衍生的灰黑产业触角延伸至各行各业,由公安机关“单打独斗”难以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势头。江门市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陈靖提出,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是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一环,应当形成党政主导、行业主责、公安主打、全民参与的反诈格局。
同时,综合利用社会治理手段,形成全民参与反诈的浩大声势,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些先进地区的做法值得借鉴。
例如,东莞市以稳步推进综合治理的措施,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等次。东莞市建立了由市政府牵头的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将全市24个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今年5月,东莞市成立反诈联勤作战中心,三大通信运营商、商业银行和相关警种带资源、带权限进驻,实现上下联动、数据同步、资源共享。
湖南省冷水江市则充分盘活网格力量,组织全市网格员、网格志愿者积极参与反诈取得良好效果。线下,他们发挥在网格内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进村入户宣传;线上,他们利用覆盖全市的3365个“五级网格微信群”定期通报诈骗案例,不间断、全方位地与居民直接交流,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他山之石
广西灵山启用反诈体验中心
近日,广西首个反诈体验中心在钦州市灵山县启用。该中心拥有展示平台、教育基地,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共分7个区域,包括反诈课堂、反诈直播、模拟体验区等,通过人机互动、情景模拟、视频演示等形式,实现沉浸式、全景式的教育体验,让人们直观掌握反诈知识。灵山县还将在重点镇建设反诈工作中心、在重点村建设反诈工作站,以“一站一中心”为支点,全方位推进宣传、防范、管控、打击、劝返等各项工作,防止疏管漏管。
广西海城
组建反诈志愿者队伍
近日,广西北海市海城公安分局到北海职业学院举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培讲会暨海城区反诈志愿者证书颁发仪式,为北海职业学院210名大学生反诈志愿者颁发了“海城区反诈志愿者”证书。
湖北通山
利用无人机宣传反诈
“市民朋友们,这里是通山县公安局反诈宣传中心,我们在空中向您喊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上只有民警在关心你的钱包安全……”近日傍晚,正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政府广场遛弯的市民突然发现,头顶传来了民警风趣幽默的防诈提醒。据统计,今年以来,通山警方共利用无人机开展反诈宣传300余次。
★记者手记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市民理解配合很重要
电信网络诈骗是一种技术诈骗。犯罪分子第一时间研究、吃透并使用新技术、新应用,在公众还不太熟悉、警惕性不太高的时候,将新技术、新应用迅速投入到“业务”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要与犯罪分子拼技术、赛速度,还要关口前置,防患于未然。
采访中,部分群众对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不理解,有的直接拒绝下载安装,有的下载安装之后又删除。而在一些受骗案例中,恰恰有不少受害者后悔:“要是没有删除这个App就好了。”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每个人都应该是一道“防火墙”。具体到个人,不仅要配合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还可以通过App中的“我要举报”栏目举报诈骗电话。
同时,市民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谨防泄露。不要因为贪便宜或好奇,去扫不明来路的二维码或向人透露个人信息。
实现“天下无诈”,需要打一场全民战争,这样才能让诈骗分子无处藏身。
(黄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