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开平公路事务中心按照“六个一”标准建设“平安村口”368个。
江门市开平公路事务中心在省道S274线长沙街道西溪路段建设“一清一灯一带”平交路口,提升道路形象,减少交通安全风险。
在国省道沿线村庄路口按“六个一”标准建设“平安村口”368个;在县乡道与国省道平交路口建设“一清一灯一带”35个;开展“穿村过镇”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
今年以来,江门市开平公路事务中心把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国省道沿线村口、平交路口升级交通安全设施,为群众织起一张出行“安全网”。该中心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同时,以“微实事”撬动“大民生”,扎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敖转优
以“六个一”打造“平安村口” 消除隐患让村民安全出行
“这条路上大货车很多,自从升级了交通标志标线后,开车感觉安全多了!”经常驾车从国道G325线往返开平城区和赤坎镇的司机蔡先生高兴地说,新增的标志标线对驾驶员有警示和辅助作用,而且提供了清晰的道路信息,在行车过程中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据悉,途经国道G325线赤坎镇芦阳村东升路口车辆多,其中不乏大货车,车辆行驶速度快、路口行车视距不足,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影响当地群众安全出行。
“这个路口是附近村民出行的必经之处,之前发生过多次交通事故,小孩出行必须要有大人带着才放心。”村民黄大爷说,该路段车速快,车辆经过时很少减速,所以剐蹭等交通事故经常发生,他通过该路口时会格外小心。
据了解,开平市辖区国省道村庄路口普遍存在来往车辆多、路况复杂等问题,容易发生交通意外事故。为筑牢农村交通安全防线,江门市开平公路事务中心持续深入开展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平安村口”建设。
如今,东升路口有了整齐的减速标线,竖起了全新的停车让行标志和村口警告标志,还设置了反光道钉、带黄闪警示灯的道口标柱,消除了行车视距不足的隐患,提前告知机动车驾驶员减速通过村庄路口。黄大爷指着新设置的标志标线高兴地说:“我们出行更安全了!”
据统计,该中心按照“六个一”标准建设“平安村口”368个,即在每个路口设置一组减速标线、一组停车让行标志、一组村口警告标志、一组黄闪警示灯的道口标柱、一组反光道钉、一段良好的停车视距。
江门市开平公路事务中心总工程师司徒海涛表示,目前,国省道368个“平安村口”已全部完成建设。
建设“一清一灯一带”平交路口
提升道路形象降低安全风险
驾车行驶在省道S274线长沙街道西溪路段,这里一片绿意盎然,公路旁边种上树木、鲜花,如画的绿色生态带、景观带让人赏心悦目。如今,这里还新设置了黄闪警示灯、减速带等安全防护设施和标志,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记者了解到,江门市开平公路事务中心通过对西溪路段两侧遮挡视线、交通标志的树木、绿化带进行修剪,并组织对该路口的斑马线、停车线等交通标线进行重新施划,在改善行车视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省道274线的道路形象,减少交通安全风险。
交通出行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既是民生热点,也是安全重点。今年以来,该中心建设“一清一灯一带”平交路口35处,即清理平交口范围遮挡视线的绿化带,设置交通信号灯及减速带。
“系统防范化解交通安全风险工作是公路部门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司徒海涛说,该中心通过加大整治道路交通安全盲点、危险点的推进力度,改造村庄路口、平交路口,消除隐患,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通行能力,为群众出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统计,该中心在“平安村口”建设、县乡道与国省道平交路口“一清一灯一带”建设及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整治等相关工程累计投入资金约653万元,下一步将继续投入资金,进一步做好国省道公路安全提升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