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人大代表陈凯讯
加大资金投入
做好河道常态化管护
开平市人大代表、塘口镇人大主席陈凯讯表示,河道治理对防洪度汛、资源保护与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在上级的支持下,塘口镇切实推进水生态综合治理,实施了一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目前还有多个河流整治项目正在推进。同时,塘口镇河道治理工作存在“重建轻管”的倾向,缺乏资金做好常态化管护,需要重点解决此问题。
“因镇级财政有限,河道整治后的常态化管护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河道的日常巡查、维护得不到有效保证。这不仅为防洪度汛工作带来一定隐患,也大大影响了一河两岸的景观。”陈凯讯说。
为加强农村河道常态化管护,陈凯讯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加大投入,保证河道长效管理维护专项资金。建议由塘口镇将需要养护的项目打包,向上级申请资金。二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完善日常治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河道保洁机制。
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护河意识。“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法治观念和遵守法规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积极护河爱河。”陈凯讯表示。
开平市人大代表洪伟雄
修葺烈士故居
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开平市人大代表,塘口镇龙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洪伟雄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塘口镇龙和村部分抗美援朝烈士的故居已破烂,大都被弃置,他建议有关部门关注此事,从缅怀先烈、助力红色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支持烈士故居的修葺,建设文化室、烈士纪念亭,打造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要以开放共享、传承教育的模式,打造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更好地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把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转化为红色力量,激励当代人努力工作、生活。”洪伟雄说。
他还指出,近年来,塘口镇不断创新旅游业态,打造红色旅游特色产品及精品线路,旅游业实现提档升级。他建议,开平市依托塘口镇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推出包括龙和抗美援朝烈士故居、谢创故居、谢永宽故居、以敬村党建公园等景点的红色旅游线路,实现协同发展,做强红色旅游、唱响红色品牌。
开平市人大代表梁志伟
培育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打造湾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和大沙镇发展现状,开平市人大代表、大沙镇岗坪村党支部书记梁志伟建议,开平要大力支持大沙镇发展特色种植业。
他表示,希望开平市政府重点培育发展好茶叶产业,支持大沙镇申报省级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继续扶强扶优,支持大沙里、天露仙源、佛岭山(高山天露茶)和岗坪茶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培育2-3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切实抓好“开平大沙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以“大沙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为契机,全产业链推动茶叶产业发展。按照“生态、高质、高效、健康”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有机)茶园,积极开展绿色生产技术应用和标准化茶园建设,抓好生态茶园认定和“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确保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支持大沙镇全力建设全域生态茶园专业镇。
他指出,除了大沙茶以外,大沙镇还有优质的果蔬、丝苗米、南药等。此次开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谋划推进“中央大厨房”项目,打造供港澳广深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因此,希望开平市政府大力支持大沙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及食品加工产业,提升大沙菜、大沙水果、大沙米的附加值。同时,积极支持发展林下经济,优化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布局,协调推进茶叶、果蔬、水稻、花卉苗木和南药等现代农业“五大基地”发展,做强做大大沙优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湾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可以通过培育多种具有大沙特色的绿色业态,让更多人愿意留在或来到大沙创业、就业。”梁志伟说。
开平市人大代表许华贵
升级改造高速公路出入口
擦亮城市“重要窗口”
开平市人大代表,月山镇高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华贵认为,高速公路出入口是城市重要交通节点,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开平市是著名的碉楼之乡、华侨之乡,拥有江门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因此,开平要打造“畅、安、舒、美”高速公路出入口,形成有特色、有亮点的名片,提升城市品位和文化层次。
“江罗高速月山出入口、开阳高速月山互通连接线出入口,都是开平市工业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展示开平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但都存在景观规划建设人文特色不突出、亮点缺乏的问题。同时,开阳高速月山互通连接线出入口狭小且道路弯度较大,存在交通安全隐患。”许华贵表示。
经征求群众意见及调研了解,许华贵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综合整治方案,开展江罗高速月山出入口及开阳高速月山互通连接线出入口环境综合整治专项工作,结合当地地域文化、历史沉淀、城市精神和发展理念,对高速出入口周边景观进行改造,打造干净整洁、景观优美、管理有序的“对外窗口”和景观通道。同时,拓宽开阳高速月山互通连接线出入口道路,并增设警示标语等。
他还表示,相关部门要站在打造山水生态家园、发展全域旅游、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高度,把高速公路出入口整治作为重要抓手,既在“点”上找问题,又在“面”上下功夫,确保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开平市政协委员谭朝均
出台精准扶持政策
支持本土食品企业扎根壮大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深感责任重大。”开平市政协委员、广东嘉士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主席谭朝均说。他表示,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养,把准政治方向,提升政治判定力、领悟力、执行力,积极参政议政,认真履行职能。
食品产业是开平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作为食品产业的从业者,谭朝均表示,他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为开平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他指出,开平拥有味事达酱油、嘉士利饼干、广合腐乳等多个名牌产品,其生产企业都是本土企业,且都有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基础,希望开平出台扶持政策,为这些企业提供精准帮扶,支持企业长期扎根开平,不断发展壮大。
“政府可以推动本土有实力的食品企业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打造食品产业百亿规模企业总部,推动开平高质量发展。”谭朝均说。
开平市政协委员李建海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鼓励吸引外地开平人回流
开平市政协委员、开平市汉玛克卫浴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海长期关注企业人才问题。关于开平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他提出了一些建议。
李建海表示,与珠三角其他地区相比,开平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也不足,建议开平市重点引进在外地就读的开平籍大、中专毕业生回开平就业。
“在开平土生土长或居住时间较长的学生,对开平有着深厚情感。大部分毕业生的父母、亲戚在开平,朋友圈也在开平。而且,开平是一座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对人才也有一定吸引力。”李建海说。
他同时指出,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因为不知道开平有哪些优秀企业或岗位适合他们,因此,一般选择去大城市寻找机会。他建议,由开平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教育、科工商务、人社、工商联等部门单位,对历届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建档立案,同时,组织企事业单位上报人才需求和招聘计划。“依托这些信息,定期、定点组织供需见面会,向毕业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形成人才供需信息互通机制。”李建海表示。此外,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应配套政策,鼓励在外就业的开平人回乡就业。
开平市政协委员麦炎东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解决招生难问题
“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解决部分职业院校面临的招生难问题。”开平市政协委员、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教处副主任麦炎东表示。
目前,开平市的初中毕业生正逐渐减少,发展职业教育面临招生难问题。“以前,开平的初中毕业生有一万多人,现在只有7000余人,这其中,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人更是越来越少。”麦炎东说。
他以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的生源主要来自金鸡镇、赤水镇等偏远乡镇,近年来,生源外流现象严重,学生数量大幅减少,“以前,学校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可以组四个班,现在连组两个班都很勉强”。他表示,虽然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不少家长依旧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将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视为“差生”。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牵头,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充分认识职业教育、认同职业教育。”麦炎东建议,同时,职业院校本身也要加强内涵建设,培养“大国工匠”,提升自身专业吸引力。
麦炎东还指出,职业教育教师面临的职称晋升问题也需要解决。“好的职称和绩效评价是对教师的认可和激励,这也是提升教师教研积极性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良性发展。”麦炎东说。
开平市政协委员陈毅雪
发挥侨乡优势
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选新一届政协委员,是党和人民、社会对我的信任。”开平市政协委员、开平市台属台胞联谊会会长陈毅雪表示。
陈毅雪说,开平是“华侨之乡”,现有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75万余人。对于开平市如何积极对接“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广东所能”,牢牢把握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陈毅雪说,要创新开平侨乡建设路径,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他认为,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做好保资源强特色文章;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开平侨乡特有文化资源优势,同时,努力补齐短板和不足;要充分借助现代金融手段推动城市建设,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加强沟通、对接,在谋求城市繁荣发展的进程中,共同谱写建设美丽开平新篇章。
文/胡涛 翁丹萍 敖转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