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镇积极探索,将东阳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质量、社会民生福祉、绿色生态经济、生态制度创新和资金保障等多维度结合的“两山”基地。 金鸡镇供图
成功创建广东省森林小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进优质工业项目……金鸡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辖区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现代农业品牌,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投资环境,不断释放生态红利,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书写了践行“两山”理念的精彩篇章。
江门日报记者/潘贤珍
立足资源禀赋 建设森林小镇
金鸡镇森林资源丰富,全镇森林总面积5738.67公顷,森林覆盖率48.43%;林地面积5158.35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43.53%;生态公益林面积2584.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0.11%;镇区绿地率31.44%,绿化覆盖率32%。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2019年,金鸡镇出台《广东省开平市金鸡森林小镇建设规划》,持续优化景观林带、增加公园绿地面积,成功申报广东白云石森林公园,2020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森林小镇。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活之本。在创建森林小镇过程中,金鸡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切实加强西坑水库等饮用水源地保护,全面完成139家禁养区养殖场清理工作,落实825家非禁养区养殖场“一场一策”整治。此外,该镇投入约300万元实施河道水质综合治理提升项目,投入700多万元完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扩建及管网新建工程,实现圩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5%以上。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三产融合
金鸡镇是开平市的农业大镇,拥有“三黄鸡”“黑凤鸡”“雪山飞凤”等肉鸡品牌,其中,“黑凤鸡”是广东省著名商标。该镇坚持绿色、规模发展,通过“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模式,推动养殖产业做大做强,涌现出广东圣迪乐村、维翔蛋品有限公司、顶一水产等一批三产融合龙头企业。目前,全镇有7家肉鸡养殖龙头企业,带动550多户1100多名农民参与养殖,2020年全镇上市肉鸡约1060万只,养殖户纯收入4000多万元。
其中,广东圣迪乐村成立于2016年,占地面积16公顷(240亩),目前已建成标准蛋鸡舍12栋、饲料加工车间1栋、蛋品分级包装中心1栋、鸡粪无害化处理设备2套等,致力打造年产100万只高品质蛋鸡养殖基地,同时,着力打造现代畜禽养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科技服务模式。开平市维翔蛋品有限公司位于金鸡镇北闩林场,集蛋禽养殖、蛋品加工销售及研发为一体,该公司发挥在蛋品培育、畜禽养殖方面的优势,积极建设新型现代蛋鸭养殖示范区,努力发挥“公司+家庭农场”的示范作用。目前,该公司总产能可达咸蛋1亿枚/年、皮蛋5000万枚/年,年销售额达2亿元。
坚持生态发展 咬定目标奋进
生态是最大优势,发展是最重任务。金鸡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严守生态环境底线,建立招商引资联审制度,拒绝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入驻。良好的生态环境、宜居的人居环境,为实现“金鸡变凤凰”的华丽蜕变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以来,金鸡镇成功引进维翔蛋品、广东高美饲料、圣祥智能家居、广东众昊、广东跃昊、广东俊硕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优质工业项目,总投资达22.61亿元。其中,圣祥智能家居项目总投资12亿元,实现开平市二类镇首个投资超10亿元工业项目的新突破。
下一步,金鸡镇将继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坚定不移向着“美丽金鸡”的目标进发,咬定生态文明建设不松劲,奋力书写践行“两山”理念的新篇章。
相关新闻
东阳村推进示范点建设
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
江门日报讯 (记者/潘贤珍) 建设党建文化公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集民智聚民心建设“四小园”、升级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村容村貌大提升……记者日前走访看到,东阳村的华丽蝶变为金鸡镇的“两山”转化探索出新路径。据悉,金鸡镇积极探索,将东阳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质量、社会民生福祉、绿色生态经济、生态制度创新和资金保障等多维度结合的“两山”基地。
东阳村位于金鸡镇东南部,临近江门中微子实验站。为加强基层党建阵地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金鸡镇在东阳村投入20多万元建设独具乡村特色的党建文化公园。同时,东阳村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和村民集资等方式,先后投入150多万元(含村民集资30万元),统筹推进“四小园”建设,实现村场、村道硬底化。值得一提的是,金鸡镇将东阳村作为辖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示范点,总投入约250万元,建设一级标准的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金鸡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东阳村作为该镇乡村振兴示范村,同时是“政府资金+村民自筹”开展乡村建设的引领示范点,还将作为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科普旅游区的一个参观点。“在各项配套民生设施落地后,东阳村作为示范点将实现以点带面,推动周边乃至全镇自然村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群众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意识。”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