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乐享绿色生态环境。
“三江六岸”景观提档升级后,打造“四季有花”滨江美景。
东兴社区公园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游憩空间。
开平的交通干线成了春景秋色、赏心悦目的绿色廊道,市区、城镇成了生态优美、绿意盎然的绿色公园,三江六岸成了绿树掩映、环境幽雅的绿色画廊,碉楼和村落成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绿色家园……
几年间,开平用饱含热情与生命力的“绿笔”撰写着“成长日记”,开辟了生态宜居城市的绿色空间,织就了城市园林锦绣。如今,这里是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城中公园星罗棋布,南国秀色随处可见,城市呈现出一幅城在林中、人在画中的美景。昔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绿色愿景,当前已渐渐在开平立体呈现。
“一年多没回来,没想到家乡环境变得这么美,让人眼前一亮。”在外地上班的黄婉芝趁元旦假期回来开平过节,令她十分满意的是,无论是行走在开平城区还是景点周边,人潮中,感受到的都是绿色生态环境。“能维持这个程度真的很不容易。”
群众的满意度、认可声背后,离不开开平市党委政府对于建设“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态家园”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2021年以来,开平市结合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创建工作,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实施一项项“美丽工程”。通过在细节上花“绣花”心思、细微处下“绣花”功夫、细小处做“绣花”文章,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城市环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凝心聚力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群众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温度,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同时,还以城市主人翁的姿态,共建美丽家园。
“三江六岸”景观提档升级
打造“四季有花”滨江美景
近日,到开平市潭江、苍江两岸散步的当地居民惊喜地发现,潭江、苍江两岸焕然一新。记者慕名来访,走在色彩鲜艳的江边别有一番风味。附近居民李先生笑着说,城区三江六岸现在都是“网红打卡地”了,走在岸边,心情特舒坦。
开平素有“广东小武汉”之称,水多、桥多,城区内更有“三江六岸十八桥”。近期,开平市对沿江绿化进行提档升级后,桥上桥下齐换颜。在冬日夕阳的照耀下,沿江两岸更平添了几分别样的景致。
“这个项目主要是对潭江、苍江两岸进行绿化升级改造,加种开花乔木,如凤凰木、木棉、宫粉紫荆、火焰木等,同时对桥梁和桥头节点进行亮化美化工程。”开平市城管局园林处工程技术股股长罗祖华指出,目前,城市广场彩虹桥的立体绿化、长振桥桥头的绿地改造工程、苍江桥两侧的加种工作已全面完工,城区三江六岸的景观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旨在为开平市民打造“四季有花”的滨江美景。
“我们将突出特色,逐步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廊道,打造‘一路一品’道路绿化景观,丰富城区绿化色彩,出精品、树风格。”开平市城管局园林处主任何伟杰指出,实施“三江六岸”和“两纵两横”主干道“沿江补绿”工程,对提升侨乡城市品质、塑造城市风貌、改善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统筹做好绿化景观打造与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何伟杰说,目前,我们针对性地制定一整套绿化工作思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带状式、组团式生态景观,同时还打造特色鲜明、层次立体、形态丰富、纵深感强的绿化景观,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成片成线推进的生动局面。
据了解,开平市2021年已完成城区西宁路、光华路、光明路等“三江六岸”和“两纵两横”主干道“沿江补绿”工程,通过种植红花风铃木、大腹木棉等开花树木,给城市“增红添绿”,妆点江岸。2022年,开平市还将完成对开平大道和三江大道的景观提升,打造一条红色为基调的绿色廊道。
在开平,桥梁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开平市通过开展“沿江补绿”工程提升桥梁景观品质,让桥梁旧貌换新颜,全力打造美丽“桥都”的同时,更架起一座座“连心桥”。
开展“增红添绿”行动
为市民增添更多家门口的小公园
位于长沙街道东兴大道与325国道平交侧的东兴社区公园,近期刚刚建成对外开放。步入期间,绿树成荫,满眼葱茏。在现场,记者看到,整个公园占地一万平方米,健身设施十分齐全,不仅有健身步道、健身器材等,还有儿童游乐广场,是一个集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休闲空间,不仅方便了附近散步、遛弯、徒步的市民,更成为大家打拳、跳舞的不二之选。
见缝插绿,下足“绣花功夫”,成为开平市打造宜居绿色生态家园的一个有力举措。开平市城管局园林处通过精心设计,塑造小型绿色休闲空间或打造植物景观,运用观花、观叶及香味植物增香添色,做到有红有绿、有香有色。
何伟杰介绍说,在打造东兴社区公园边线时,我们通过运用各类植物和铺装,把社区周边环境整理得更美、更舒适。
傍晚时分,记者在东兴社区公园里遇到了不少前来锻炼的居民,大家都对这个公园赞不绝口。居民们告诉记者,别看这里现在环境优美,以前可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以前是东兴大道与325国道平交侧的一块杂草泥洼地,前面是巨型广告牌及绿化,后面为村民菜地及杂物,破破烂烂,杂草丛生,环境特别不好。再看看现在,多漂亮!公园布置得很用心,广场、健身器材,该有的都有了,最重要的是,就在家旁边,从我家走路过来也就5、6分钟。”家住附近的居民司徒宝珠说。
此外,记者还见到不少带着孩子在公园里休闲、散步的居民。“我在附近住了10年,之前这附近休闲娱乐的地方不多,想散步都不是很方便,更别说带着孩子去跑跑跳跳了。如今有了公园,实在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的好场所。”市民陈先生边带着小孩玩边高兴地说。
除了东兴社区公园,今年来,开平市还推进了梁金山公园景观改造工程;建设了潭江凤凰、侨园等一批口袋公园;改造了人民公园西北侧高架桥脚地块,打造出近3000平方米的时花广场并栽种近20万株波斯菊;并对城区综合公园公共设施进行了修缮、翻新,包括对人民公园入口喷泉、太极广场水景进行修复,增加公园水景气氛;对梁金山公园、港口公园等公园增加休闲石凳和健身器材,对祥龙公园儿童乐园地面进行翻新等,同样提升了城市的园林景观品质。
今年来,开平市城管局园林处秉承为民办实事的宗旨,积极开展“增红添绿”行动,见缝插针,用绣花功夫重点推进城区综合公园、建设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完善公园设施及其他绿地改造建设,为市民增添更多家门口的小公园,不仅让百姓“家门口”就能游憩、休闲、锻炼,而且全面提升了城市绿化景观面貌,打造宜居绿色生态家园。同时,开展道路景观带和滨江景观带绿廊通道有机相连,实现绿道互通、绿点相连、生境相通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生态城市空间,全方位多层次打造森林公园城市。
在做好城区绿化美化不断提档升级的同时,开平市还坚持建管养并重,精心编制精细化管理标准,优化养护管理流程,建立日常监督和考核机制,实时跟踪指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面促进园林绿化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记者还了解到,根据《开平市公园城市建设工作纲要》,开平市将继续深入开展公园城市建设,通过加大力度推进公园、绿地改造,加强园林绿化管理及绿化监察工作,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和监察力度,努力提高园林绿化水平,保持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营造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让环境“一时美”迈向“时时美”
一项成功事业的背后,必然有着一种无形力量的支撑。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的实质,就是要让广大群众来展现这座城市的魅力、活力与精美。
在开平,激荡起全市上下整治豪情的,不只是政府的声声号召,也不仅仅是各单位、各部门的频频动员,更在于综合整治带来的居住环境的持续优化及市民素质的不断提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让广大群众确确实实地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为生活带来的美好。
“家家户户都进行了庭院绿化美化,现在村里黄泥巴路、垃圾遍地的现象再也看不见了,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很舒服。”长沙街道幕村村民伍大爷议论着村里的变化,言语中无不透露出幸福和满足之情。“居住环境品质提升是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现在我们村好看又好住,说什么也不能让它再回到过去了。”
幕村是典型的城中村,说起以前不少村民形容为“‘牛皮癣’满天飞、居民天天越障碍”,墙上到处是小广告,公共空间不仅停满了电动车、自行车,还有许多杂物堆积。现如今,村里垃圾不见了,村子靓丽了,再加上有“居民公约”“移风易俗”等宣传软装上墙,村内的文化气息也变得浓郁了。从破旧颓败到整洁美观,村民归属感和凝聚力一下子提升了。
此外,开平市爱心企业也积极参与推进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金山公园金龙长廊经多年风雨洗礼,部分建筑物已破损、脱落,为此,广东开平骏建有限公司通过开平市慈善会定向捐赠30万元用于该公园金龙长廊修缮工作。如今,金龙走廊琉璃瓦屋面、天棚面、柱面、地面、石凳、照明灯已完成修补、粉刷和更换,重新“刷新”公园颜值,金龙走廊焕发新生机和活力。
随着城市里一个个看得到的改变,城市品质提升的“大道理”真真切切落到了老百姓的“小利益”上,不仅有力增强着大家的幸福感,也唤起了大家更多的责任感,使得越来越多的开平人主动加入环境美丽提升工作中来。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红马甲的身影穿梭于小区楼栋之间,发放宣传单、清理垃圾、规劝乱扔乱放等不文明现象,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微服务”推进城市的清洁秀美;在社区庭院,越来越多的居民群众开始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不乱堆乱放,礼让守秩序,处处讲文明已经潜移默化在每位居民的心中和行动上;在孩子们中间,随着“小手拉大手”的火热进行,孩子们把学到的文明礼仪带回家,“监督”家人遵守文明规则……当下,越来越多的开平人以城市主人翁的姿态见证着城市靓化的精彩,也进一步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如今,漫步在绿茵遍地、繁花似锦的开平,随处可见这片区域的文明、和谐、绿色与美丽。
文/图 记者/敖转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