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正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竞争力城市,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大湾区的“米袋子”。
品种是大米产业的“芯片”。各种富含营养元素、有特别功能的大米,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主食,还对促进人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日前,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企业——广东嘉士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嘉士利公司)瞄准国内糖尿病人的广泛需求,与成都天健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健君公司)携手,共同推进功能性水稻稳糖米产业项目落户开平市。作为广东省40个产粮大县之一,开平市将建设功能性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及万亩示范基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开平”建设。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敖转优
打造“一库一馆一基地”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据悉,嘉士利公司与天健君公司合作的功能性水稻稳糖米产业项目,将打造“一库一馆一基地”。“一库”,即开平市功能性水稻种质资源库;“一馆”,即黄耀祥水稻科普馆;“一基地”,即开平万亩功能性大米绿色智慧种植基地。该项目引进、培育适宜当地种植的功能性水稻,研究配套的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以赤水镇为中心,辐射周边6666.7公顷(10万亩以上)水稻生产面积,建成开平功能性大米示范生产园区及功能食品全产业链,形成功能性水稻“高精特尖”模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该项目的实施,是开平市发展高端种植业,创新支农机制,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举措;也有助于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推进建设标准更高、品质更好的优质现代化农业基地;还将加强功能性水稻种质资源源头创新发展,使水稻种植水平不断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功能性大米全产业链不断健全,力促大米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通过项目建设,打下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大米生产第一产业与嘉士利公司食品加工业联动发展,健全高附加值功能性大米全产业链,推动企业产品升级。”该项目负责人陈松浣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项目已在赤水镇流转约666.6公顷(上千亩)土地,并对试验种植土壤、灌溉水质进行重金属污染检测,开展功能性食品研发,成立工作专班。下一步,将委托中国发酵工业研究所进行低gi测试和认证。
据悉,嘉士利公司是广东“老字号”,产品涵盖饼干、蛋糕、糖果、即食面等,在广东、湖南、河南、安徽等地有10多个生产基地,建立了23条饼干生产线,总设计年产能超过12万吨,是全国著名食品企业。该公司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同时,积极拓展海外渠道,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
天健君公司是一家生态农业与大健康相融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公司,以先进的生物医学、农业科技为核心,致力创造健康安全的功能性农产品。目前,该公司已成功开发出适合糖尿病人主食的稳糖米,肾病病人专用的低蛋白大米、轻食米线、代餐米糊等功能性食品。
试验推广功能性水稻种植
当好大湾区“米袋子”
开平市属于东南沿海水稻优势区,以大基地、大科技、大融合、大带动、大加工绘就现代农业多彩画卷。202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226.6公顷(64.84万亩),比上一年增长(下同)2.5%,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9753.3公顷(59.63万亩),增长2.5%;粮食总产量(折粮)22.47万吨,增长6.3%,其中稻谷20.97万吨,增长5.6%。
开平市被誉为农业大市、产粮大县、广东丝苗米重要生产供应基地,水稻是开平市最大宗农作物,优质水稻种植更是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开平市正在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竞争力城市,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大湾区的“米袋子”。
如何让功能性大米“飞入”全国寻常百姓家,也带动本地农业产业发展?开平市新的发力点是试验推广功能性水稻种植,形成具有开平特色的大米产业集群。
“生态是开平的底牌,也是最大的潜力,功能性水稻稳糖米产业项目要紧紧抓牢这个优势,产绿色健康米,创优质品牌,延伸产业链,催生新业态。”开平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通过试验推广功能性水稻种植,努力写好开平功能性大米的大文章,助力打造大湾区的“米袋子”。
开平市希望合作双方加强沟通协作,充分结合开平的资源优势,加强技术攻坚,加快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农业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