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在开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开平市人民法院院长吴拥军代表开平市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2021年,开平市法院全力服务保障开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服务大局,在司法办案中彰显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新进步。据统计,2021年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5307件,新收案件同比增长22.40%;审(执)结14155件,结案率达92.47%,法官年人均办案471件。
优化发展环境
突出打击重点领域犯罪
2021年,开平市人民法院紧扣治理与稳定大局,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在平安开平建设方面,共受理刑事案件713件,审结696件,判处罪犯930人。突出打击重点领域犯罪,审结“两抢一盗”、醉驾等多发性犯罪案件337件。审结电信诈骗及涉“两卡”犯罪案件21件40人,涉案金额达1800万元。审结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8件,对10名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审结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11件13人。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审结涉“套路贷”恶势力犯罪案件2件6人,高质量办理上级重点督办的谭和忠等26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
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方面,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7007件,涉案标的金额22.24亿元。重点防范房地产领域风险,妥善办结涉天玺湾、雅廷湾等多个“问题楼盘”建设工程纠纷案件142件,有效防止逾期交房办证等后期衍生问题。联动开平市人社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长沙街道办等部门通过和解方式化解重大信访维稳风险,一揽子解决涉开平住宅工程集团公司21宗总标的额超一千万元的建设工程合同系列纠纷和数百名工人的工资给付问题。
在深入推进执行攻坚方面,共执结案件6449件,兑现胜诉金额3.55亿元。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灵活采取“议价”快速拍卖方式,高效执结欠薪系列案418件,为567名外来务工人员追回工资款874.5万元。加强信用联合惩戒,实施限制高消费5124人次,发布失信名单2714人次。有力化解财产变现难题,网拍处置涉案财产454件次,成交额1.55亿元,溢价率达50%。
全力提升司法公信
发改案件实行100%“强制质检”
去年以来,开平市人民法院不断强化制约监督,设置权力运行“高压线”。制定《法官审判权力和责任清单》,明确审判人员的权责内容和履职指引,落实“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职责,完善“四类案件”识别监管机制,将186件涉群体性敏感案件纳入“四类案件”监管,规范自由裁量权。严格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入额院庭长办理各类案件7123件,占比50.32%。加强精准管理,研究出台涉及审判流程、案件监督等方面的规范指引,严格落实类案检索、法律适用分歧解决制度,发改案件实行100%“强制质检”。开展长期未结诉讼案件专项治理,实行分级监管、黄牌预警等机制,一年以上案件存案数同比下降59%,实现三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全部清零。
改革审判方式,推动案件质效“双提升”。开平市人民法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2021年,针对涉黑恶、重大疑难复杂等案件召开庭前会议6次,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6次,为153名被告人指派辩护律师。推进民事简易程序改革走向深入,完善精细繁简甄别、要素式审判等制度,70%的民商事案件通过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办结,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63天。
2021年,开平市人民法院审限内结案率达99.97%,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0.71%,案件发改率降至2.48%。
强化科技赋能,增强司法审判“源动力”。2021年,开平市人民法院全面启动“云法院”建设,完成办公办案系统、科技法庭等的升级改造,常态化推行庭审语音转录、网络庭审等系统的深度运用。启用全国法院统一送达平台,全面推送法律文书电子送达服务,送达成功率高达79%,其中,被告失联修复率达70%,有效缓解了“送达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