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潘贤珍) “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愿那苏醒的万物,带去我的思念。”今年清明节,由于疫情阻隔,远在香港的李女士无法回到开平祭祖,她委托侄女通过“粤省事”进行“云祭扫”,表达对母亲的思念。记者从开平市民政局获悉,近年来,开平市大力倡导市民以网上祭祀、鲜花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寄托哀思。如今,不少市民逐渐接受绿色祭祀观念,摒弃过往烧纸放炮的旧俗,用鲜花、寄语等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悼念之情。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3月20日,开平市发布《开平市关于暂停祭扫活动的通告》,殡葬服务机构即日起暂停现场祭扫活动,倡导市民通过网络祭扫、家庭追思、书写寄语等线上方式,寄托追思、缅怀先人。随后,开平市先后向市民发布《清明寄哀思 用好“云祭扫”》的倡议、《关于农村清明祭扫的倡议书》,确保做好清明节期间祭扫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平安清明”“文明清明”目标。
“选择‘云祭扫’,因时制宜,也挺好的。”市民殷韵怡告诉记者,传统祭祖方式自有一份特殊的情怀在,但是祭祖方式也应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她支持环保文明祭扫。“祭祖的核心还是不变的,这是一个家族的凝聚力。”她说。
因暂停现场祭扫,开平市各殡葬服务机构在清明节前后开展公益代祭活动。敬献鲜花代祭先人、在树上系上丝带缅怀先人、肃立为逝者默哀追思3分钟、代替逝者家属向逝者三鞠躬……代祭活动以文明祭祀的方式开展。市民还可致电开平市殡仪馆,将对先人怀念、追思的寄语告诉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将内容写在小卡片贴到馆内思念墙上,寄托思念。
“市民的祭祖观念逐渐向文明、绿色转变,之前殡葬服务机构还未暂停现场祭扫时,市民也多数是带着鲜花来祭扫的。”开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悉,结合清明节祭扫时机,开平市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各殡葬服务机构、各镇(街)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公告、发放宣传单张等方式向群众大力宣传相关政策,引导群众通过“粤省事”进行“云祭扫”,倡议群众采用“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方式文明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