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典诗词谱曲配乐,开平教师编撰的丛书成为人教统编版国学辅助教材
“唱起来舞起来”的语文教学
开平市小学开展各类唱诵经典诗词比赛。
《小不点唱古诗》丛书将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近日,开平市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何慕洁收到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设计、打磨、出版的“小不点唱经典”衍生作品《小不点唱古诗》丛书。这是由开平教师编撰的人教统编版国学辅助教材,其中的相关内容深受开平乃至市外广大小学的欢迎。
近年来,为了让学生们爱上诗词,开平市教育局“以歌和诗 因声求气——小学诗文教学资源的创新开发与利用”课题组根据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课本经典诗词的节奏、韵律、音调、情感、意境,进行原创谱曲、配乐、唱诵后录制成音频,以歌唱这一有趣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首首附带个性化旋律的诗词歌曲,在巧妙的编排运用下,让传统诗词教学面貌焕然一新,语文教学可以诵起来、唱起来,还可以舞起来。
文/江门日报记者 胡涛 图/受访者提供
为诗词谱曲
语文可以“唱着学”
这一创新要从2013年说起。彼时,长期从事语文教学与教研工作,对儿童阅读有着深入研究的何慕洁,一直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致力解决低年级学生存在的学习定力不足问题。
“我们下乡调研,听语文课时,发现学生经常坐不住,不一会就开始乱动。”何慕洁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动”的同时爱上语文。对音乐有较大兴趣的她,尝试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空的时候,何慕洁就凭感觉哼唱一些作品并录下来,还找来其他教师听一听。
春华小学语文教师司徒式琳第一次听到何慕洁的作品是李峤的《风》,当中没有配乐,只有她的哼唱:“解落千秋叶……你来猜,我来猜,哈哈哈,都猜不到吗?这不就是风就是风嘛!”一曲唱罢,童趣盎然。司徒式琳把歌曲分享给任教班级的学生,不到半节课时间,大家就爱上了这首歌,下课后自发地聚在一起哼唱起来。他们还追着司徒式琳问:“老师,什么时候能学新歌?”
很快,何慕洁又为《咏鹅》《敕勒川》《回乡偶书》《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等诗词谱曲。
2016年,开平市启动“共享阅读·共同成长”校园阅读活动,全市小学纷纷行动起来,组织开展各类阅读活动。“共享阅读”在开平校园处处开花,何慕洁有感而发,创作了歌曲《我们班的图书角》。这首歌曲旋律轻快、朗朗上口,很快就在各个校园唱传起来。受到鼓舞,何慕洁坚定了对语文教材里的诗词进行谱曲的想法,她希望语文也可以“唱着学”。
“当时,人教统编版语文教材对传承中华经典提出了更高要求,诗词占比相比上一套教材有大幅增加,小学阶段的诗词多达100多篇。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更大的挑战。”何慕洁介绍,探索易教、易学、易记、易理解的方式学习中华经典尤为迫切。
说做就做。何慕洁将100多首诗词全部谱曲,联手搭档音乐教师李杨威编制伴奏音乐、音乐教师汪芳艳录制歌曲,并进行后期处理。没有经费,他们就在家里或宿舍自费搭建简易录音棚;时间不够,他们就把下班、假期利用起来。
“创作出好的作品需要反复沟通,很多时候,晚上12点我们还在创作、沟通。”何慕洁说,为了更好地将音乐与诗词融合,她专门自学了音乐谱曲相关课程,并乐在其中。
50首、80首、120首……功夫不负有心人,何慕洁和她的团队把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1-6年级12册教科书的150多首诗词、童谣、儿童诗等全部原创谱曲,并配乐、诵唱,录制成音频,通过微信公众号“小不点唱经典”结合小学各年级语文教学进度同步推送。
教学新手段
反复吟唱易记牢
2018年9月20日,由“小不点唱经典”现象衍生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三五”课题“以歌和诗,因声求气——小学诗文教学资源创新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课题,在开平市顺利开题,下设22个子课题,开平市100多位教师共同参与课题实践,标志着谱曲唱诗词这一创新举措正式学术研究化,形成理论体系并总结推广。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日前,谭宏帙纪念小学五年级四(6)班传来《清平乐·村居》的编曲歌声,孩子们跟着节拍微微摇摆,有感情地唱诵诗词。
“我喜欢‘小不点唱经典’,这些歌曲非常适合大家学习诗词,非常好记。”该班学生梁靖岚表示,她的弟弟还没上学,跟唱“小不点学经典”已学会了不少诗词。该班学生何振曦表示,“小不点唱经典”既有唱又有读,原来诗人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达。
“学生们很喜欢‘小不点唱经典’,大家的参与度很高。”该班语文教师杨雪表示,通过“唱”的方式学诗词效果很不错,一些比较长,比较难记、难理解的诗词,通过反复吟唱,不仅铭记于心,也更容易理解。“特别是歌曲切合诗词的意境,对于学生理解诗词有很大的帮助。”杨雪说。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经典诗词,希望这些歌曲能对学生学习经典诗词有帮助。”何慕洁表示,原创谱曲从语文教学、学习方式、汉语音韵、诗人创作意境的角度去谱曲、传唱,风格贴合诗意,结构契合原诗,配乐也尽显古风,前奏铺垫十足,情景创设巧妙。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洪波表示,“小不点唱经典”将小学的诗词教学与音乐教育结合起来,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原创谱曲较好地贴近了诗词的韵律和意境,又充分展现了时代风貌和音乐美育的审美情趣与格调。
由于效果显著,何慕洁和她的团队得到了开平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一时间,开平市各小学纷纷开展“唱响古诗词”活动,引导学生亲近经典诗词。开平还举办了全市性的唱诵经典诗词比赛,如经典诗词“舞”动课堂录像比赛、中华经典校园“快闪”唱诵录像比赛等。“近年来,班级、学校唱诵经典诗词的参赛作品超过600件,覆盖了全部小学。”何慕洁介绍,“小不点唱经典”已走进了开平市各小学。
如今,开平市各小学随处可见“小不点唱经典”在校园里的传播。课间,它成为广播铃声;课上,它成为教学新手段;课后,它成为大家娱乐的新方式。
成功“走出去”
唱诵诗词
得到大力推广
在开平市教育局的支持和推广下,经典诗词在校园唱响,通过音乐,中华传统文化浸润校园,这是新时期开平一张新的教育名片。
现在,“小不点唱经典”正从开平“走出去”。
走进蓬江区陈白沙小学,课间,校园里响起了“小不点唱经典”的音乐,不少学生跟着轻轻哼唱,在不经意间记住了诗词。在肇庆市封开县江口街道封川小学,学校把“小不点唱经典”安排进课堂、在课间播放,巧妙融合,成效显著。“‘小不点唱经典’帮助师生全面提升了诗词方面的文化修养与兴趣。”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湛江市廉江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张东表示,“小不点唱经典”已在廉江全市小学推广。
“小不点唱经典”还走得更远。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开平市援疆教师吴广兴将“小不点唱古诗”音频带到当地明德小学,并推广唱诵诗词。“随着音乐响起,学生们能立即集中精神跟着唱诵,基本上听两三遍就能记住诗词。在唱诵过程中,学生们也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还能自主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对诗词的理解。”吴广兴表示,这对于维吾尔族儿童学习汉字、普通话发音具有很好的辅助和促进作用。
“小不点唱经典”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2019年,“小不点唱经典”6首诗词歌曲的曲谱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杂志《少儿国学》上刊登,并在全国范围大力推广。2021年,相关课题研究顺利结项。此外,由“小不点唱经典”114首诗词歌曲的歌谱集结而成的《小不点唱古诗》丛书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设计、打磨后,目前已正式出版,成品于日前抵达开平。相关歌曲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点读”App上成为全国小学生的诗词学习资源,并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客户端“云听”App以及“QQ音乐”“酷狗音乐”App面向社会推广;样板书还曾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精品书籍参展2021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受到业界人士的高度肯定。据悉,该书还将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表示,《小不点唱古诗》丛书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诗词用音乐艺术形式加以表现,以歌和诗、因声求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这一独具特色的创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感受力和认同感,而且有助于他们感受真善美,提高艺术修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顾之川说。
“经过近8年时间的潜心打造,近3年时间的课题研究,我们共完成了诗词原创谱曲150多首。”何慕洁表示,未来,她将继续进行教学研究,为开平教育发展出力,助力打造开平教育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