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下沉基层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网格员参与防风防汛工作,清理倒伏树木。
敖欢策是村民的老熟人,更是村里的“百事通”。作为一名网格员,蚬冈镇长乐村谁家的老人生病了、谁家需要帮忙,敖欢策都一清二楚。“每天去村里巡一遍,挨家挨户聊聊天,既联络感情,还能收集民情民意。”他昨天如是说。
在开平,像蚬冈镇长乐村这样的网格共有475个。所有网格均配备了专兼职网格员,他们活跃在群众身边,把各类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开平市切实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书记工程”高标准推动落地实施,将网格化管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以强化网格员队伍机制建设,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胡涛 通讯员 劳荣杰
党建引领 实现网格党组织全覆盖
推行网格化管理,科学建“网”是基础。开平市坚持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将党支部建在网格,织密建强网格的党组织体系。
如何建“网”?在原有网格的基础上,开平市根据地理范围、人口数量重新细分475个网格,并按要求完成全市综合网格图层数据采集和编码固定,置入广东省“粤政图”系统。对人口总数超5000人的22个村(社区)网格进一步细化划分,逐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合网格管理模式。同时,开平市印发《开平市关于党建引领织密社会网格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工作方案》,实现全市网格党组织全覆盖。
“按照‘规范配置、城乡有别、平战互转’的原则,开平市配备专职网格员638名、兼职网格员767名,未来将根据网格设置不断进行调整。”开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平市通过转岗方式,由村民小组长、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计生专干、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助理等担任农村专职网格员;由“双百”社工、政府合同工、派出所辅警等担任城市专职网格员。
为充实网格员队伍,开平市于5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首批60名社区专职工作者,6月招聘198名“双百”社工,全部纳入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进行管理。结合“信访超市+外送服务”建设,开平市调度1983名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1135名人民调解员参与网格内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聘请3名社工提供专业的帮扶救助“外送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开平市还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组织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已有5763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实现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全覆盖。
优化服务
大小事统在“网”中办在“格”中
网格建起来了,如何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做好队伍建设的“后半篇文章”?这需要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为此,开平市加强网格事项设置,以“6-8-48”网格事项清单化推进基层治理标准化。开平市明确网格员工作职责,切实发挥信息员、巡防员、调解员、管理员、服务员、宣传员“六大员”职能;把网格内的党建和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八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按照“标准化、规范化、易操作”原则,创新推出48个网格化事项标准,印制《网格员标准事项工作手册》,分为社区、农村、园区三个版本,使基层治理工作更加精细化。
在具体业务中,开平市提升“平战转换”能力,推行网格员“三四五”工作法,即有突发事件、有矛盾纠纷、有专项工作“三必到”,党员家庭、村(居)民代表、特殊家庭、重点人员“四必访”,人、事、地、物、情“五必清”。例如,长沙街道结合志愿楼长制,实行“社区志愿楼长+网格员”管理模式,为开放小区每条楼道配备至少1名志愿楼长,鼓励志愿楼长担任网格员,并建立线上App派单和积分制奖励机制。目前,共有600多名楼长协同解决大小问题1300多个,让群众烦心事揪心事“件件有回应”,有效打通社区治理的“堵点”。
标准有了,工作方向更加明确。在具体工作中,各网格长、网格员每日奔走在网格内,用脚步丈量民情,建立清单台账。在蚬冈镇长乐村,以网格形式开展工作已成常态。“我们村有7户低保户,我和其他网格员每个月都上门4次,为的是和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的需求。”敖欢策告诉记者。在镇领导干部的带领下,网格员每月还会上门探访全村村民。“每家每户的情况我们都了解,群众有什么问题,都‘掏心窝’和我们讲真话。”敖欢策说,如今,真正实现了村民有事找网格员、发现安全隐患找网格员、邻里矛盾纠纷找网格员……
此外,开平市加强智治支撑,通过用好广东省“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江门市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平台和“江门邑家亲”网格员App,开发开平市“智慧网格云平台”信息系统,提升网格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双网”融合
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探索网格化管理,是为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更是为了给群众提供精准有效服务。
为此,开平市推动各网格党组织聚焦有效用网,利用网格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特点,不断推进党建网和业务网“双网”融合,推动服务精准对接、贴心到位,使网格化管理服务于各项中心工作,高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为使网格化管理更加高效,开平市各网格党组织纷纷拿出实招。
龙胜镇为辖区老人制作了专属的粤核酸码“爱心卡”,集多功能于一卡,亮出疫情防控和基层治理的龙胜速度。“‘老人机’跟不上时代发展,有了‘爱心卡’,无论是做核酸检测还是打疫苗,都方便多了。”龙胜镇大雄村村民张焯亮说。
龙胜镇的尝试,是开平市积极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镇(街)的一个缩影。又如,长沙街道深化“四议一审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完善小微权力清单,促进基层议事办事规范化科学化,深化“村日”“村晚”“邻里节”,进一步拉近邻里关系,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机制;沙塘镇进一步总结疫情防控“敲门行动”等经验做法,着力深化“结亲访友”计划,推动机关干部往村里走、往田里钻,与群众“结亲戚”“交朋友”,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网格党组织的凝心聚力下,各网格办事及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在防台风“暹芭”过程中,网格党组织发挥主心骨作用,做好台风预警、隐患排查、群众转移等工作,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文明创建工作中,通过智慧网格及时巡查反馈,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在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中,网格员进村入户,做好宣传发动,贴心接送服务,为群众筑起健康屏障……
值得一提的是,开平市各网格通过党员先锋户、“四张问题清单”工作法、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彩虹工作法”、“车间微党课”红色品牌,越来越多的“微心愿”、微小实事办成了、办好了,群众用水难题解决了、破损道路修复了、老旧小区整改了……一件件民生实事,体现的是网格化管理下基层治理新成效,守住的是群众的幸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