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回到《金墟》故事发生地——赤坎”系列活动吸引了2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大咖”参加。活动当天下午,学者作家到赤坎华侨古镇以及马降龙碉楼群进行了现场考察,追忆“金墟”繁华,领略侨乡风韵。
赤坎华侨古镇有着371年开埠的历史,由上埠关族、下埠司徒氏在古镇东西两端聚居逐步发展而成。赤坎华侨古镇保留着600多座骑楼,是全国规模最大、界面最连续、保存最完整的古骑楼建筑群。除了让人惊叹的中西合璧建筑艺术之外,百年古镇还孕育出了司徒美堂、司徒璧如、关文清、邓一飞、沙飞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仁人志士和名人名家。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认为,开平是一片有故事的土地,这些故事就是文学创作最好的资源,先后孕育出《金山》《金墟》这些反映侨乡时代新声的优秀文艺作品,为开平打造了闪亮的名片。
韩敬群说:“开平作为侨乡,不但有源远流长、历史深厚的文脉,还有历代华侨爱国爱乡、重情重义的传统,这些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一个地方的书写永远不会结束,传奇总会以新的方式延续下去。我们希望广东的作家继续对开平这片神奇的土地进行书写,也希望新一代的作家能够书写出超越《金山》和《金墟》的了不起的佳作。”
开平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103万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分布在世界90个国家和地区。花城出版社社长、《花城》杂志社社长张懿表示,开平是充满乡愁和记忆的城市,而赤坎华侨古镇是中国近现代史与华侨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地点。
“作为出版社和杂志社,我们认为华侨故事是非常值得书写的中国故事,能够把中国故事、广东故事通过开平这个地点以及这段特殊的历史来传承下去、讲述出来,对我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开平是具有丰厚历史积淀的地方,我们期待开平在新时代的文学版图中成为重要的板块,我们也期待在开平能创作出更多作品,让所有中国人乃至世界了解开平故事和开平这个地方。”张懿说道。
开平拥有广东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1833座风格各异的碉楼星罗棋布,装点着开平的城镇与村庄。其中,马降龙碉楼群由永安、南安、河东、庆临、龙江5座自然村组成,为黄、关两姓家族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兴建。离开赤坎华侨古镇,学者作家还到马降龙碉楼群现场考察,进一步挖掘开平这座人文“富矿”,为文学创作注入“侨”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