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创应用多元化”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在基地举行,围绕文创产品销售渠道拓展展开讨论。
8月10日上午,“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之开平市“侨乡有约·创见未来”返乡入乡创业周在开平市文旅创业孵化基地启动。此次活动是江门市、开平市人社局落实人社部“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部署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吸引更多青年才俊返乡入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刘嘉猷
成立联盟 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启动仪式上,开平市返乡入乡创业联盟揭牌成立。该联盟由开平市人社局统筹,以创业召集人和专家委员会为核心架构,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创业者提供资源对接、能力提升、政策支持等“一站式”服务。
活动发布返乡入乡创业地图,该地图以开平市文旅创业孵化基地为核心,串联赤坎、百合、蚬冈三镇的特色产业资源,让创业者精准了解各镇的产业定位、政策扶持及创业项目,实现快速选址与高效资源匹配。此外,活动公布了首批4个片区的返乡入乡创业召集人名单,他们将依托自身资源,推动片区资源互补。人社部门牵头梳理扶持政策,切实解决返乡创业者在资金筹措、场地租赁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为降低创业成本、优化创业环境,开平市推出“创享汇”计划,首批吸引28家本地优质商家加盟,涵盖餐饮、住宿、购物、文创等领域。
活动邀请多位创业者代表分享经验。易柃陆文创主理人谭国馨回忆,创业初期,她曾撰写30页计划书未获投资人认可,在参加人社部门举办的创业竞赛并获奖后,项目迅速获得关注,多家投资人主动抛出橄榄枝。“人社部门提供的竞赛平台、政策支持,对创业者来说是极大的助力。创业者应密切关注人社政策,积极参与官方活动,把握曝光和资源对接的机会。”她说。
开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入乡创业,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开平市将继续发挥就业创业政策资金和文旅创业孵化基地的优势,完善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更专业的培训、咨询与指导,推动更多青年在侨乡落地生根,把侨乡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据悉,近年来,开平市将创业孵化基地打造为返乡入乡创业的“第一站”,以“总部+项目”模式带动全市相关产业就业人数超过2万人。
活动丰富
打开更广阔的创业视野
开平市“侨乡有约·创见未来”返乡入乡创业周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活动成为推动创业者交流合作的重要舞台。8月10日下午,一场以“文创应用多元化”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在基地举行,围绕文创产品销售渠道拓展展开讨论。
侨都文创公司代表分享了与知名企业合作的案例。该公司为知名企业设计了结合企业文化、历史背景、产品特色的文创周边产品,成功获得订单并实现稳定合作。这一案例启发了在场的文创创业者,不少人现场提出通过企业定制、线上销售、景区联动等方式拓展市场。
同日,在塘口镇粮语艺术公社1号仓内,KP.Market创业集市同步举行。竹编画、旋转冰箱贴、手工DIY套餐等创意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体验。摊主与游客面对面交流,现场热闹有序,创业者直观感受市场反馈。
据悉,开平市“侨乡有约·创见未来”返乡入乡创业周将持续至8月21日,其间将举办多场主题活动,包括“创业导航开平行”——邀请香港青年走进开平乡村,深入考察文旅、农业等产业项目,了解本地创业环境与政策优势,促进港澳青年与内地创业项目交流合作;“创业夏令营”——让学生在真实的乡村创业项目中参与日常运营,掌握实用创业技能,激发他们返乡发展的意愿;走进百合镇“沉浸式”体验创业项目——通过实地参观特色项目,直观感受乡村发展的潜力与活力,帮助创业者寻找适合自身的创业机会。这些活动聚焦创业者在信息获取、技能提升、资源对接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既为青年人才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也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创业视野,进一步增强返乡入乡创业的信心与动力,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