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们在选购渔网。
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敖转优) 每年农历八月十一,开平市长沙街道楼冈圩都会迎来一场延续百年的民俗盛事——楼冈网圩。这个广东最大的渔网交易市场,一年只开市一次,专售各类渔具,吸引天南海北的客商前来。近日,今年的楼冈网圩如期而至,传承百年的民俗传统与现代旅游魅力交织,描绘出一幅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当天,一条长数百米、宽约10米的马路被分成三列,密密麻麻摆满了渔具摊位。大型的网罟缯、小巧的虾笼、各式渔网和鳝笼……各类渔具让人眼花缭乱,目之所及皆是网的世界,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来自周边县市的渔民和游客摩肩接踵。
楼冈网圩的渊源,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据《开平县志》记载:“是日,凡顺德、新会、新兴、恩平、台山各县渔民所织造之网,先期运至,以待发售。其邻县购网者亦结队齐到,初十夜旅客露宿,挤拥达旦,他市所未有”。“小时候我跟着父亲来网圩,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当时网圩连绵约1公里,比现在还要壮观。”年逾花甲的本地渔民吴伯回忆道。
楼冈网圩的活力,源于开平深厚的疍家文化底蕴。开平地处珠三角西部,河网密布,水上人家众多。这一带被称为“疍家”的水上人家以捕鱼为生,有着独特的水上生活习俗。疍家群体催生了庞大的渔网市场,楼冈凭借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自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网圩。
2008年,楼冈网圩被列入开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入选江门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楼冈网圩已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非遗的重要桥梁。”长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楼冈网圩正悄然焕发新生,它的文化活力是开平市推动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开平市加大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力度,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异彩,通过“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等模式,既保护传统文化,又激活乡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