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 奋斗新时代”蓬江党史展让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李伟杰 摄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蓬江区上下紧盯目标、担当作为、攻坚克难,迅速组织开展学习教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矢志不渝守初心,接续奋斗开新局。连日来,蓬江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奋力推动蓬江“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黎禹君
A 学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
“我们合唱团组建了临时党支部,希望把队伍建设成为蓬江教育学党史的一支先锋示范队。”蓬江区教育女子合唱团领队谢国刚表示。近日,该合唱团在江门市庆祝建党100周年合唱比赛总决赛中获得了银奖。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蓬江区坚持以上率下,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区委坚持高位部署、系统谋划,区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开展督导检查、讲党史专题党课,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自上而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任务落细落实,累计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活动1661场次,覆盖超74万人次,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在这过程中,蓬江区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建立“精细化”工作清单;打造特色宣讲团,实现“镇(街)都有宣讲队、行行都有宣讲员”的党史宣讲组织网络;开展“六进”行动,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动党史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
蓬江党史学习教育,走心更创新,有了更为多样的“打开方式”——做优做精具有蓬江特色的“九个一”,即:一部纪录片、一本小说、一系列展览活动、一套思政读本、一个党史学堂、一场文艺演出、一系列比赛、一条红色路线、一组红色故事。截至目前,蓬江区各红色教育基地(景点)接待学习团体(含社区)230余个,参观人数超18万人次。
B 悟思想 感悟思想伟力
思想就是力量。蓬江区牢牢抓住“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这个关键,把学深悟透新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传统,坚定前行信念,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今年以来,蓬江区聚焦青少年群体,上好教育思政课;选聘100名中小学生做“小小红色宣讲员”,擦亮“童心向党”党史学习教育品牌;在全市率先行动,设置党史学习教育公益宣传景观小品,感悟思想伟力,有力激发起全区党员干部的爱党爱国热情和赓续前行的信念信心。
据了解,蓬江区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宣传宣讲,努力推动全区党史学习教育“有氛围、有声音、有特色”。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宣讲团作用,“1+6”红色宣讲团发挥作用明显。截至7月5日,各镇(街)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各类现场党史讲学1888场次,受众超84万人次。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蓬江区荷塘镇远昌小学音乐教师谭秋雯说:“在党史学习教育当中,我不仅汲取了丰富的红色养分,还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
C 办实事 践行初心使命
党史是明灯,也是号角。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蓬江区吹响“我为群众办实事”集结号。截至7月5日,蓬江区级100项民生实事已完成67项,已完成“过半”目标;第一批100项民生微实事已全部完成;全区各级各部门承诺的1423项民生实事已完成976项,完成率达68.6%。
今年4月,蓬江区城管局针对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美景社区全民健身广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为了满足不同年龄居民的需求,特意设置有健身设施、乒乓球台、篮球场、环形跑道和休憩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
广场改造完成后,美景社区居民吴阿姨笑眯眯地说:“现在路修好了,公园也漂亮了,群众心里乐滋滋。”这就是蓬江区绣出的美景里和谐小区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群众居住环境改善方面,蓬江区13个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提速,道路、社区公园和健身广场改造以及加装电梯、停车位施划、绿化景观升级等有新进展,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启明里二期、美景、良化南、五福等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惠及社区及周边居民2万多人。此外,推动西江、江门人才岛、江门河北岸、天沙河等碧道加快建设,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
在群众就业方面,蓬江区通过实施“你用工我保障”五邑行动计划、“展翅计划”、高层次人才“蓬博人才卡”、“粤菜师傅”进店培训等措施,促进人才服务,累计服务企业2300多家,达成就业意向4500余人;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284.57万元,惠及高校毕业生1127人。
在便民利民方面,蓬江区通过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增加全区公共服务中心“5+X”周末预约和可办事项,进一步提升办事便利度和时效性;打造城管110指挥中心,搭建创文督导指挥平台、城市应急管理平台和民生诉求处理三大平台,提高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效率,累计解决民生诉求1869项。
D 开新局 谱写发展新篇
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蓬江区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市委“1+1+5”工作举措结合起来,围绕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全力冲刺千亿GDP强区等目标任务,奋力推动蓬江“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同时,围绕市委打造“5+N”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倍增计划及蓬江产业园倍增计划,启动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先进制造业、健康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摩托车及零配件等产业加快集聚发展。
走进蓬江区,重大项目工地施工建设如火如荼。据悉,蓬江区落实“工业项目建设提速年”行动,举办一季度、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活动,稻兴、金鸿桦烨、康溪产业园二期等46个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总投资超过260亿元。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蓬江区将继续努力,以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牢记初心担使命,接续奋斗新征程,为江门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作出蓬江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声音
蓬江区文广旅体局党员干部刘志辉:
把青春奋斗融入 党和人民事业
蓬江区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9条革命老区村的英雄故事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这里有一生怀着满腔爱国热忱,以79岁高龄加入共产党的“一代宗师”、国宝——陈垣先生;这里有永不妥协,用舞蹈触碰“现实”,用艺术鼓舞斗志的舞蹈大师戴爱莲先生;这里还有从蓬江大地走出去的传奇红色特工、一个为党的事业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龚昌荣……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一代又一代的蓬江儿女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初心就是情怀,使命就是担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一名文化旅游系统的党员干部,我的责任就是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深入挖掘蓬江区红色文化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做强红色旅游产业,让更多的市民游客进一步了解蓬江区的红色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通过仔细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要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心用情用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旅游新需求,要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要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